糖尿病性心脏病简称“糖心病”, 就像其他一些内分泌疾病可损伤心脏一样(比如甲亢性心脏病),高血糖会损伤心肌、血管、心脏的自主神经等,严重时心肌纤维甚至出现灶性坏死。而这种糖心病比普通的冠心病更危险。

糖心病的心脏损伤常常是“悄无声息”的,它不像普通冠心病,会有典型心绞痛的表现,糖心病一旦发生严重疼痛,极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十分危险。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而心脏的疼痛实际是一种保护作用,只有疼痛了患者才知道去看病,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典型症状,一旦发生疼痛,就可能是心肌大范围梗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普通的冠心病相比,糖心病患者常伴有全身的血管损伤,范围大、病变广,这样也就导致有更多的斑块、溃疡和血栓形成。而普通冠心病的血管病变往往是局限性的,常在大血管(比如冠状动脉)的一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有病变,其他地方是好的。这就导致糖心病患者发病的几率、严重程度都远远的高于冠心病患者。

此外,糖心病比冠心病更危险还体现在治疗、预后等方面。因为有高血糖存在,不仅药物治疗更加复杂(有可能互相干扰),患者还容易产生心衰、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糖心病的发生,往往与血糖的升高是同步的,当血糖处于正常偏高值时(糖尿病前期),心脏的损伤可能就已经开始。此时,就需要预防糖心病的发生了,除了定期体检(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之外,还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粗粮、鱼虾等,控制体重、腰围。

糖心病虽然没有疼痛等典型症状,但早期仍会出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胸闷、恶心、呕吐,或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休息时心动过速(大于90次/分);不少患者还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出现头晕、软弱、大汗、心慌、视力障碍,此时收缩压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发现这些症状后,患者可进行动脉造影检查来确诊,同时严格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压,并进行药物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许安华

责任编辑:李雅琴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