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铁血鹰派明宪宗朱见深,下有荒唐不羁却尚武的明武宗朱厚照。

明孝宗朱佑樘承上启下的存在感特别低。什么八卦,风流韵事都与他绝缘。

有时候不得不怀疑,朱佑樘极有可能是性冷淡的主儿,要不然后宫三千佳丽,无论施展妖艳的手段,一眸一笑却撼动不了朱佑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可怜人,却不是可怜的皇帝。

一生只有一个张皇后,却日夜处理朝政不休,无暇于男欢女爱。

朱见深宠爱万贵妃,只是他曾经与她患难与共,也不妨碍他娶了一个又一个的妃子,生了一箩筐的儿子。

朱佑樘生下来也不可能被万贵妃迫害差点早夭,皇家严格的保护皇子制度,再加上朱见深本人看似厚道其实强硬的性格,万贵妃再这么骄纵也不敢对他的儿子们下毒手。

虽然不敢害死朱佑樘,但可以让朱见深多年下来不知道他的存在,万贵妃还是能做到的。

朱佑樘从小就是在冷宫吃百家饭长大成人,后来稍大一些,被皇太后接到身边亲自抚养。见惯了太多的女人为一人喜怒,使尽所有手段,费尽所有心思来争宠,冷宫也常有人出入。

出生下来笼罩的尔虞我诈的阴影,让他对后宫争斗充满了厌恶和警惕。只要有人,就有争斗。

怎么避免?

很简单,后宫只留一个女人,所有的争斗就化为乌有。

他娶了张皇后,与他一辈子做戏,成了千古以来一夫一妻制的最佳标杆模范。但是张皇后非常幸运,碰到了一个还愿意宠着她,将她当宝贝,站在权力金宝塔最顶层的那个男人。张皇后本身政治才能近乎于无,又没有其他的亮点,只是一个国家元首夫人。

她也是扶弟魔。

鹤龄、延龄并注籍宫禁,纵家人为奸利,中外诸臣多以为言,帝以后故不问。
上曰:地土既已明白,俱赐与张鹤龄,照前起科。丘聪等粮差即与除豁,权亨等地高铨以原价偿之。
经等复奏:东宫亲王庄田俱遵近例,每亩三分起科,独鹤龄五分。天下之人将谓陛下恩有偏施,例为徒具,非惟无以服亲王外戚之心,抑恐启天下后世之议也。……此若果如前旨行之,恐为圣德之累,臣等故不避斧钺而陈之,伏乞俯从。
不允。

对弟弟张鹤龄张延龄如此庇护放纵,没有皇后的因素,朱佑樘怎么会容忍皇亲国戚胡作非为呢?其实这两个弟弟只是贪财,并不贪权,朱佑樘拿出国库的钱来打发他们,只要不要触及到他手中的权力就好。

国家权柄和金银财富,朱佑樘做了一笔精明的账,不管文武大臣群情汹汹,他都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皇后及皇后的家族,朱佑樘已经仁义至尽。

在国事上,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末帝朱由检最为勤政以外,就数他最敬业了。每天都要上早朝,雷打不动。下午还要找一群大臣聚在一起,商讨国事,直到晚期身体不行了,实在撑不住了,早朝午朝会议连续记录告终。

早朝开始时间一般是早上五点,到下午还要勤勉处理各种堆积如山的案牍文件,召见内外大臣,谈论不休到傍晚,朱佑樘本身不是精于骑射的人,身体偏文弱,天天高强度负荷工作,大脑高速运转,很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治理朝政中,颇有作为。

水患,运河问题很严重,从明太宗朱棣开始,疏通过一次,朱祁镇时期,却马马虎虎用烂泥堵缺口,到朱见深时代,运河都快堵死了。朱佑樘上位后下令,把运河不惜代价全部疏通一遍。还有黄河、吴淞江。

在经济上,赋税收入比成化朝增加了100多万石,总共达到了2700万石。人口稳定增长,增加了1000多万,总共6000多万。

白天日理万机,晚上哪有时间去后宫钻入蜂蝶花丛之中呢?和张皇后见面、共卧只是照常例行公事,处理完朝政,朱佑樘回宫后,洗个澡,吃个饭,和张皇后并肩而卧,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从张皇后的子嗣来看,质量数量并不高,共诞二子,其中一个还早夭了,唯一独苗苗就是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