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声明或助女性做出明智决定
撰文 | 燕小六
当地时间10月27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发布最新声明,将对所有乳房假体执行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包括调整“警告标签”、销售限制等。
新的“警告标签”要求增加黑框警示,醒目程度为同类警示中最强。该警示将告知患者,乳房假体存在安全风险,包括破裂,导致系统性疾病,增加患罕见癌几率等。
FDA称,制造商和整形外科医生有义务帮助患者全面了解假体置入的适应证、禁忌证。尤其是乳腺癌术后患者,要知晓假体置入的替代方案。
同时,FDA将强制乳房假体制造商和整形外科医生,在术前按照“患者决策清单”,向患者讲解假体置入的并发症发生率,告知假体使用期限,及置入后定期接受影像学检查等,以尽早发现破裂、异常。
“根据FDA指导意见,每5名置入假体的女性中,就有1人在8至10年内要移除或置换。”《华盛顿邮报》报道,FDA最新声明旨在缩小信息差,帮助那些正在考虑假体置入者做出明智决定。
硅胶乳房假体,摄于2016年。/AP
全球发现500多例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报道,隆胸是美国执行数量最多的整形美容手术,主要使用的假体是硅胶和盐水袋。
美国整形外科学会数据显示,该国每年隆胸例数约为40万,2020年例数较往年减少30%左右。约3/4隆胸者是出于美容原因,其余是乳腺癌术后重建。
CNN称,早在1997年,便有报告首次表明乳房假体与疾病之间存在关联。
但此次FDA提高警示等级,核心在于其近10年来,持续关注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病例。这是一种可治疗的T细胞淋巴瘤,通常发生在置入假体后的周围瘢痕组织、积液或包膜上。
2017年,FDA确认存在BIA-ALCL风险。两年后,FDA发布“全球安全信息”,称全球已报告573例乳房假体置入后患BIA-ALCL的病例,其中33例死亡。美国登记在案的有300多例。
该份“全球安全信息”援引数据分析称,与同样造型的乳房假体相比,使用制药公司艾尔建生产的BIOCELL毛面(也有译为纹理)硅胶乳房假体,患BIA-ALCL的几率会高出6倍。大多数记录在案的BIA-ALCL病例和超过1/3的死亡病例,与这一假体有关。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整形外科医生Mark Clemens一直在进行相关研究。他怀疑,造成BIA-ALCL的罪魁祸首就是假体表面的纹理。设计成毛面可以防止假体滑动。但这种不光滑设计可能增加假体与周围组织摩擦,进而引起炎症、导致肿胀等。
2019年3月,艾尔建应FDA要求,在全球召回该款乳房假体和组织扩张器。但FDA不建议没有症状的患者移除或替换乳房假体。彼时,上海市药监局发布信息显示,中国需召回相关产品76576只。
所有隆胸术后都要定期复查
“目前中国大陆没有文献报告过BIA-ALCL病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任医师、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韩宝三告诉“医学界”。
韩宝三称,国内乳房假体置入情况和美国相似,多用于医学美容。有资料显示,中国隆胸手术量约为每年6万至10万例。
媒体报道称,中国专家们也颇为关注BIA-ALCL。2017年,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发表《BIA-ALCL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已置入假体的患者,目前不建议进行广泛筛查,也不必要取出假体,应正常按期复查体检。”
“乳房假体取出术或置换术是一种有创的手术。患者要承担全身麻醉的手术风险,即使在现代先进的麻醉条件下,BIA-ALCL的发生率仍低于因麻醉意外导致的死亡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栾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称,BIA-ALCL发病率非常低,白种人发病普遍比黄种人要高。且BIA-ALCL属于可治疗的疾病,其治疗效果好于其他淋巴瘤。只要早期发现,绝大多数病人只需做切除手术,不需要接受放化疗。
2019年8月,《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发布《对BIA-ALCL与毛面乳房假体安全性相关问题的认识与建议》亦称,基于BIA-ALCL的低发生率和疾病转归特点,权衡患者风险和获益后,当前给出的建议是:“无症状,不取出”。
根据《BIA-ALCL中国专家共识》,“按期复查”是针对所有乳房假体置入者的常规要求。一般在置入后第1、3、6、12个月,均需回院随访,此后每1-2年复查一次。对隆胸者来说,1年要做1次胸部彩超,检查胸部积液、包块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包括持续、进行性加重肿胀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英美监测“乳房假体疾病”
CNN指出,除BIA-ALCL病例,还有数万名女性报告与乳房假体置入相关的全身症状,包括疲劳、注意力减退、疼痛、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和内分泌问题等。这些被统称为“乳房假体疾病”。
FDA表示,没有明确证据支持乳房假体置入会引起全身症状,但收集到的案例报告指向部分女性存在上述问题,且移除假体后症状缓解。目前,“乳房假体疾病”已被FDA列为隆胸并发症。英国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局(MHRA)于2019年开始监测相关问题。
“那些因假体而不适的女性,因FDA最新声明而欢呼。”《华盛顿邮报》报道,Nicole Daruda在40多岁时,接受了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置入一对硅胶假体。此后,她出现慢性疲劳、记忆力减退、疼痛等问题,不得不辞职在家休养。乳房重建7年后,她决定移除假体,其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Nicole Daruda在社交媒体“脸书”组建“治愈乳房假体疾病”小组,组内成员近千人。
韩宝三告诉“医学界”,赞同FDA对于“乳房假体疾病”的认可,但目前未看到国内有文献详细这类疾病。从疾病的定义分析,“更可能与手术局部的创伤炎症和瘢痕,假体植入后的巨大心理压力,还有原本病人本身合并相关的疾病,比如骨质疏松、颈椎退行性变和心理压力有关,包括担心假体致健康隐患,乳腺癌术后重建者担忧复发。注意力、记忆力问题可能和年龄增长相关。而疼痛或源于手术瘢痕、假体重量等。”
韩宝三也曾遇到乳腺癌术后重建出现不适的情况,但取出假体后,患者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我们需要进一步系统评估,明确假体与全身疾病的关联,这方面的工作还缺乏”。
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官方杂志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于今年3月发文称,“黑框警示”可以提高非专业女性对硅胶乳房假体安全性及效用的看法,并影响决策。在基线时,353名参与者(70.6%)认为隆胸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的。在了解假体“黑框警示”内容后,认为不安全或非常不安全者比例明显高于基线(58.4%对28.8%,p=0.001)。
该研究认为,鉴于假体在乳房重建和隆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生们应该确保谈话会围绕乳房假体最显著的风险和好处展开,确保患者适当使用,而不是完全拒绝。
资料来源:
[1]FDA adds boxed warning to breast implants. CNN
[2]FDA Strengthens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Updates Study Results for Breast Implants. FDA
[3]FDA requires doctors, manufacturers to disclose breast implant risks to prospective patients. The Washington Post
[4]Thinking Outside the Black Box: Current Perceptions on Breast Implant Safety and Utility. Plast Reconstr Surg. 2021, 147: 593-603. DOI:10.1097/PRS.0000000000007626
[5]对BIA-ALCL与毛面乳房假体安全性相关问题的认识与建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35(8) : 833-834. DOI: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9.08.021
[6]Breast implant 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BMJ. Jul 2019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