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一、立冬度数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冬度数信:十月节

阳历时间:2021年11月7日12时59分

农历时间:辛丑年十月初三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25度

节气期间:2021年11月7日到11月22日

节气序列: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实为第22个节气

前后节气:霜降 立冬 小雪

二、立冬的寻根探源

(一)立字的字形字源

立字的字义,有作为动词和名词的两种字义。

《说文解字》: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臣铉等曰:大,人也。一,地也。会意”。这是古人在智识哲学文化时期和意识哲学文化时期的一些解析。

但是从慧识悊学文化的层面上,正确的会意应该是:大,应为道;一,应为德。道德行世方为“立”。以图象义,大居一上,即道以德显为立。

到了立冬这一天,道,运载着德,布输给自然的大地和地球上的万物之中,这个“立”才是真正本义上的立。

以图象义,大居一上,即道以德显为立。《广韵》:“立,行立。”《礼记·曲礼》:“立必正方。”《易经·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礼记·冠义》:“而后礼义立。”《易经·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论语》:“三十而立。”《易经·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当然,值得商榷的是最后这一句“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到底是应当先立信、立志,还是立仁与义?这就是一个本与末的选择和运用的问题,也是道学与儒学的原则分歧所在。《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左传·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从字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第四个立字上面的S玄,也就是“玄之有玄”的玄,也是指道德的能量灌输到大地上来。而且,这个法则只有人能明白,

是通过人来明白这个“德”需要道德行世而立。可以说,第四个立字非常完美而形象地揭示了“天、地、人”“道、德、人”这个整体的立意,是比较象形的。

(二)冬字的字形字源

看一看冬字的字形字源,甲骨文表现出的就是两粒果实吊在那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事物了。那么,这个果实也就象征着内果实和外果实处在一种收和藏的时机,应当及时把握。

是在提醒和暗示人们,应当及时收获、收藏。在金文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下方框形结构中,有一横线向两侧伸出来,已经穿出下方框,里面是有一个太阳的“⊙”,也是“德一”的一个图示。

而在后面的这几个字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变迁。下方框形结构中有一横线向两边穿出来,这就象征着一种“束”,束缚。

冬字的字义:意识形态的物相学之中,冬是会意字,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说文》:“四时尽也。”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冬之为言终也。考工記曰:水有时而凝。有时而释。故冬从仌(音同冰)。”《乐记》:“冬,藏也。”

蔡邕《月令章句》:“冬,终也。”前汉的《汉书·律历志》:“冬,终也。”《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智识哲学文化则保留着慧识悊学对冬的质象学定义。《礼记·月令》当中指出:“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

这段话也基本上可以引导我们向慧识悊学去体悟了,去感悟什么是天气,什么是地气。天气为什么是上腾而不下降,地气为什么下降而不升呢?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天。

《鶡冠子·环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就指出了天道是天下皆冬的一个指示器,其中北斗七星最后的一颗斗柄星指向正北方的时候,“天下皆冬”。

“冬”的字形中,“⊙”的形构是象喻“德一”的。“⊙”作为单独的汉字是指甲骨文的“日”,或者是小篆的太阳,是用离卦来象喻的,方位属于南方,五行属于火;

“仌”读音为冰,是指水,用坎卦进行象喻,方位属北方,五行属水。所以我们从上面字形的变化当中就可以看到,到后来冰就成为冬的主体,而阳火隐退了。

“大火隐退”在后面的字形上面就没有表现出来。到现在的楷体“冬”字,那就不认识是什么意思了,象形表意完全都不存在了。

三.、立冬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古代将立冬以后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曰:“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始冻,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

(1)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散在地开始出现很薄的冰,但是这个冰不会非常坚实,也不会非常厚。当然北方可能就不相同了,这主要是指的黄河流域,未至于坚也。

(2)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坼。这个时候土地都已经因为缺水与冻缩而开始龟裂。

(3)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蜃,物相可以释为蛤蜊,但应以质象为准。蜃为蜃景象的海市蜃楼,在智识与意识期,人们对于慧识中定义的物相与质象的互化难以解析把握,

所以就产生了众多的关于“雉入大水为蜃”的讨论和争辩。

四、立冬概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总结出可以用这一天的节气点来预测整个冬天的冷暖。

例如“立冬晴,一冬凌”,就是说如果立冬这一天的天气是一个大晴天,整个冬天里下雪、结冰凌的状态就可能比较常见,将会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立冬阴,一冬温”,立冬日如果阴天或者下雨,就有可能出现暖冬的现象。这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即这个时间转换点的气候,常常具有预测性、预兆性,对于这个兆头要把它掌握住。

在年度周期律当中,立冬、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立冬在尊道贵德、敬天爱地、顺天应人、治人事天的中国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古代的君王在这一天就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祭坛祭祀感恩,表达对北方宇天能量照临人类大地的敬畏与酬谢,虔诚地祈求水德能量的丰富与平顺。

资料来源:《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熊春锦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在留言评论与分享

编辑:刘述纪 排版:清水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