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历史剧和历史典籍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句话:“打仗,打的是钱粮”。当然,这句话其实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因为本身战争打的就是消耗。

比如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派遣年羹尧去平定西北叛乱的时候,所消耗之兵马钱粮,数额巨大。当时年羹尧三番五次向朝廷催要钱粮,身为总理王大臣的廉亲王甚至还向雍正提出辞职,理由便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西北前方的钱粮需求。所以由此可见,战争消耗的钱粮之巨。

这里的“钱粮”,其实就是“军饷”和“粮草”的统称。在古代,年轻男子当兵打仗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赚钱养家,“当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因而想要稳住这些人,就必须要按时按量发放工资,也就是军饷,否则很可能就会引发兵变。

至于“粮草”,则是士兵和战马日常所需的食物,当然,这主要指的还是粮食。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想要让士兵们有力气打仗,就必须要吃饱饭,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可问题是,都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那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了吗?为何一到打仗,粮食就不够用了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来看看古代王朝的兵役制度了。

我们就拿明朝来举例子,明王朝时期所实行的兵役制度为

“卫所制度”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其实跟唐朝时期的“府兵制”基本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

所谓“卫所”,实际上就是大小兵区的统称,大兵区叫“卫”,小兵区叫“所”。据记载,

大约5600人为一卫,1128人为一所,112人为百户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

在太平时期,卫所里的士兵便在朝廷给的田地里耕种,自给自足,国家也不需要他们缴税。

等到有战事的时候,朝廷便派遣一个将军,叫做“总兵官”带着卫所军队奔赴前线。等到战事结束之后,便回来交出兵权,军队则回归到卫所中继续耕种。

无论是明朝,还是唐朝,他们的兵役制度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属于典型的

“兵农合一”,寓农于兵之策略。

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

“明朝的兵役制度,是将武装集团寄托于生产集团,而不是将生产集团寄托于武装集团”

。这跟汉代的“全民皆兵”政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这种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很大,很多王朝都用到了此方法,也就是在无战事的时候,士兵就是农民,可以耕种自给自足,不用朝廷供养。等到战时的时候,又可灵活做出调整。

可问题是,在古代战争中为何会如此消耗粮草呢?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遇到战争时,士兵们奔赴前线打仗,自然就不能耕种,也就必须要由朝廷提供粮草补给不可。而在运送战争补给的时候,又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首先最典型的便是

“运输消耗问题”。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运输辎重只能靠马车,遇到崎岖的山路,只能是靠人扛马驮,很费时间。而在运输的过程中,人和马也要吃掉一部分,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必须要给他们一部分。所以运送十分粮草,军营实际上得到的也不过只有十分之三四而已,其余的基本就在运送途中被消耗干净了。

当然了,如果运送补给线比较短的话,运送到的前线的也要稍微多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太可能全部如数运到,更别说粮食还得从全国各地征调!

除此之外,在战争中还会受到敌人的损毁,军官的贪污等等。所以,这样一整套的组合拳打下来,粮草自然不够用。

所以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太平时期,帝国基本上不用花费太多的军费,士兵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到了战事,士兵们停止了生产,朝廷就必须要征调粮草运送至前线,而在运送途中,又会发生巨大的损耗。

加上战争中敌人的破坏和军官的贪污等因素,粮草的消耗自然就大了!所以说古代打仗消耗粮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考文献:《明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