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堂针刀人,共话大健康。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30日-31日,由山西省针刀医学会、太原市中医学会共同举办的“2021年山西省针刀医学会年会暨第二届脊柱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山西省针刀医学会会长荆继存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秘书长白栋波为到会嘉宾及全体参会人员致欢迎辞。太原市中医学会会长刘克勤、山西省针刀医学会高级顾问王文德等多位针刀大师及省内外有关中医针灸、针刀专业医务人员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也是山西省科协“科技赋能、智汇三晋”分会。

本次会议受疫情影响,省外专家无法到场,主办方采用了线下线上现场连线直播的方式。荆继存介绍说,进入21世纪,脊柱疾病和脊柱健康问题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例如:颈椎病、腰椎病、脊柱相关病,成为了绝对高发、多发性疾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的进步,对疾病的认知有了新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姿势、缺乏合理的运动、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一特定体位,使脊柱的肌肉、韧带、神经等组织处于慢性损伤;以及不适当的饮食习惯导致人体代谢紊乱、钙、磷、激素代谢失调等。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类型的颈椎病、腰椎病、脊柱相关的疾病,构成了现阶段疾病谱的主流,涵盖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所有人群,直接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就目前来说,对于这类疾病普遍存在全社会认知不足、重视不足、认知有误区,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就医缺乏正确途径,辗转于各个科室,最终不一定有好的疗效。基于上述原因,本届学术年会,举办以“脊柱疾病预防与治疗学术交流”为主题,以“关注脊柱健康问题”为特色的经验分享大会,出发点就是要唤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强化脊柱病健康意识,让所有的人群都能重视脊柱健康,关注脊柱问题。他认为,关注脊椎健康应不拘泥于某一阶段人群,要加强综合性的脊椎治疗方法,不单纯以有无脊柱症状作为诊断依据。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中关注人体整体力线平衡的重要性,与中医“以外揣内,知常达变”的人体是有机整体的观念完全吻合,“上梁不正下梁歪”、“根不正苗歪”等虽为贬义词,但诠释脊柱病理状态极为形象。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针刀医学将会发挥更大更广的作用。

本届学术大会从新起点、新思维、新视野的角度和方向出发,凝聚大家的智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多学科共同发展。两天的会期,医学大咖们根据临床中的实践经验,围绕脊柱健康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30日上午,山西省针刀医学会顾问王瑾铭进行了“针刀医学的发展”的线下讲座;世界针刀医师学会联合会会长施晓阳在南京从视频上进行了“颈椎病的针刀病位论治”的讲座。下午-31日,先后由省内外针刀专家高春生、马鑫、王文德、荆继存、李玲、杨锐、高雨、杨恩来、耿夺林、杨二玲、张兴国、解刚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就脊柱健康的一些常见病症进行了学术研讨,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症治疗方案。

会议对针刀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向李奋平、张绍祖、耿夺林、张利剑、杜变凤颁发了“三晋神刀杯奖”;向针刀界年轻一辈的精英许爱国、侯瑞峰、张兴国、李冬平、李卫青、郭溢麟、张小慧、苗算明、乔国华、仝红德、樊金贵、王杏丽、秦晓铭、郝海文、秦婷婷颁发了“杰出青年针刀医师奖”。

受疫情影响,虽然很多外地的学者不能到场,但是会议安排网络同步视频直播,加入更多的现场实操来丰富课程,每位医师的报告精彩实用,互动效果好,使在场的同道都能参与进来,会场气氛活跃鼓劲,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