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讯员 杨赛慧 王郑靖

日前,中国共产党裘村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总结“十三五”发展成绩,规划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会议指出,该镇将向南深度融合,加快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山海乡村旅游度假地;向北开放贯通,描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生态康养山居图。南北纵横联动,双向均衡互补,以“五个全域”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高质量一体化建设宁波湾现代服务业创新集聚区。

以发展质量为目标

实施全域创新行动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支柱产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和赋能,形成一批品牌知名度大、产品附加值高的明星企业。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争取更多高能级服务业合作项目落户裘村。

推动精品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山塘水库整治,推进养殖塘标准化改造。做精做优水蜜桃、猕猴桃、南美白对虾、茶叶、稻米等产业,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集群。

推动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和滨海旅游区高质量建设进程,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探索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构筑消费场景,创新培育现代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抢占宁波湾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以区位条件为依托

实施全域融合行动

推动区域融合多点联动。精准对接滨海旅游区,成立宁波湾滨海项目建设指挥部,聚焦陆海统筹、山海联动,全面融入宁波湾战略规划建设,主动承接功能外溢和产业转移。加强沿海三镇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合作、设施共联、生态共保、服务共享。

推动产业融合落地见效。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农旅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农特产品、特色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协作。同时聚焦工旅融合,引导时尚服装研学设计、私人定制与旅游业态、旅游产品跨界共生。

推动城乡融合有序发展。统筹编制新一轮镇区建设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和城镇功能,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探索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带权进城”或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以乡村振兴为重点

实施全域美丽行动

推动美丽乡村纵深发展。全面启动镇区重整式改造,按照“规划先行、分区划片、滚动实施”原则,加大老旧农房及零散地块整理力度,抓紧启动一批先行示范整治片区。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守陆域、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提高宁波湾近岸海域生态质量,加强森林、湿地监管保护,开展河道、滩涂综合治理。

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实施公民素养提升工程,深化垃圾分类文明风尚,巩固全域覆盖、数字管理新成果。以“我们的家园”升级版为引领,摒弃婚俗殡葬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弘扬精神之美。

以绿水青山为底色

实施全域旅游行动

推动空间布局优化重塑。大力推进“运动大景区”建设,发挥黄贤森林公园、马头古村景区、甲岙风车公路辐射带动作用,链接天妃湖、华侨城等地标品牌,加快创建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山海乡村旅游度假地。

推动乡旅业态蓬勃发展。着力优化配套服务,搭建“数字文旅”平台,建设智慧景区村庄,同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农文旅创业中心等基础设施,健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市场运营精细专业。择优遴选专业团队对全域资源整体包装策划、推广运营,用好秀山碧海、民俗节庆、红色文化、农副产品等特色资源多维联动,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实现从景点营销、产品营销向城镇营销、目的地营销的转变。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实施全域宜居行动

推动基础设施补短强弱。努力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品质,加速纳入“15分钟高速区”,大力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引入商业综合体,拓展群众休闲健身场所。完善农村污水设施布局,加快污水主干管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标进位。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教育资源,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谋划中小学迁建,争创省级现代化成人学校。加快完成卫生院扩建工程,实施省级老年人健康监测项目试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探索“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新模式。

推动基层治理整体智治。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基层治理中应用,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完善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处置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问题隐患预防、排查、整治体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来源: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