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顾诵芬院士与国产飞机的故事远不止一架歼-8
许多人听说他,是因为他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而实际上,他的故事里远远不止一架飞机,他用一辈子的时间见证并书写“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今天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自小立志保卫祖国蓝天
顾诵芬与飞机的缘分,开始于少年时代。幼时随赴燕京大学任职的父亲迁居至当时的北平,日军轰炸中国29军北平营地的记忆至今清晰——“漫天压得人睁不开眼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投下的炸弹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保卫中国的蓝天将来不再受外国侵略,早早将航空报国之梦埋在心中。
顾诵芬为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的学生做学术报告 上海交大供图(下同)
小学毕业后,顾诵芬就读于上海的南洋模范中学,他一直对飞机模型很感兴趣,父亲还为他从上海开明书店买了一批航模制作方面的书。梦想和兴趣坚定了他的方向,高中毕业时顾诵芬专门报考有航空专业的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全部被录取。最终,他选择就读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50年至1951年,顾诵芬在交大就读期间所作《飞机设计》的实验报告
大学四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养成了严谨的科研习惯,学会了探究方法。大二时,顾诵芬修读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开设的两门基础课。课上,季先生只突出基本概念,联系工程实际,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运算,找到解决方案。这些训练为日后顾诵芬成为工程师打下很好的基础。
决心自主设计研发中国飞机
1949年下半年,国防建设急需理工见长的大学生,不少优秀交大学子投身于国家工业建设,顾诵芬也登上北上的火车投身航空事业。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国使用的飞机几乎都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制造的,只能原样复制,对设计原理一概不知。那时候顾诵芬就已经意识到,“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我们没有任何主动权”。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建立,首项任务是设计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没有任何指导参考文献,经验技术和设备物资都极其匮乏,但他拿出交大学到的本领,一点一点解决问题。
当时也没复印机,他就买描图纸、三角板、曲线板描图,花了一个星期,基本解决原理问题;后来又把医务所废针管的不锈钢细头,焊一排在铜管上再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去做风洞实验……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环境下,历时两年时间的研制,歼教-1首飞成功。
此后的岁月,他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肩担歼-8和歼-8Ⅱ的总设计师重任,在那些特殊岁月里,顾诵芬和同事们克服了巨大压力,攻克了无数难关。歼8战斗机实现首飞,却在随后的飞行试验出现强烈振动。为了搞清楚问题所在,作为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非专业人员,顾诵芬不顾危险和他人劝阻,三次乘坐歼教六紧随歼8飞行,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气流情况。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过载,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抖震问题。1985年7月,歼8全天候型设计定型,同年10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顾诵芬与交大同窗学友合影(前排左三)
始终牵挂祖国航天发展
1986年之后,离开了飞机设计岗位的顾诵芬将主要的精力转向了飞机的主动控制技术研究,以及推动国产大飞机的发展。他力主并做出巨大努力促成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的立项。参加运-20试飞评审时,顾诵芬其实已经显现出直肠癌的症状,身体极为虚弱。可他在后来手术住院期间,还叮嘱资料室给他送外文书刊,看到重要资料甚至会翻译好提供给学生和年轻技术人员阅读。
这些年,他还心系母校发展。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成立时,他作为“特班”班主任为首届36名硕士生开讲第一课,他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空天科技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飞机出版工程》总主编……此外,顾诵芬还积极参与“思源校友年度捐赠”项目,为建设校园和帮助学子慷慨解囊。
现在,办公室或是会议室里还常常能见到这位耄耋之年的航空英雄的身影,他依旧活跃在第一线,关心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王大中院士我国独立研发核能技术的拓荒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奖励 “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专家”。王大中院士,就是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他被同行誉为“中国核供热技术第一人”,在我国真正独立研发的核能技术——高温气冷堆技术和快中子反应堆技术领域,他是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大中院士
“23岁半传奇”的一员
今年86岁的王大中院士,面庞清瘦。熟悉的人都知道,自带几分威严的他,十分和善,平易近人。1953年夏天,他由南开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留校后不久,就参加了2兆瓦屏蔽试验反应堆的筹建,决心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
在清华核研院,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23岁半传奇”的故事。1958年,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作为骨干成员投身到屏蔽式核反应堆的建设中。当时学校组建了上百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为23岁半。经过整整6年的努力,团队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零功率反应堆和屏蔽试验反应堆。“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充分锻炼了我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时,王大中更愿意将它称为一次“建堆建人”的历练过程。
“200号”基地年轻的建设者(左列自上而下第三为王大中)。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出国进修不忘国情
80年代初,王大中被选送到世界著名的于利希核研究中心进修。进修期间,他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了"模块式"中小型高温气冷堆的设计和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当时在联邦德国也是刚提出不久。经过一百多个方案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他提出了一种新型堆芯的概念,使这种模块式反应堆的单堆设计功率提高了一倍。在短短的一年零八个月进修期间,王大中不仅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在联邦德国亚琛大学以总评成绩优秀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80年,王大中(前排左三)在德国和朋友们在一起。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当归心似箭的他回到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时,迎面而来的却是核能科研低潮期。面对困难,他保持清醒,经过对我国能源含量、需求和国际核科技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果断地开始了低温核供热堆的研究开发。低温核供热堆是利用核裂变能产生的热量对城市和企业进行集中供热,它是核能和平利用的一个新途径。这种反应堆是世界上开始发展的一种先进、安全而清洁的新能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安全性好、投资少、供热成本低,建造周期短,可节省煤炭,不污染环境,在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悟性、勇气和韧劲
为了争取将这一研究项目列入国家研究计划,加快研究工作的步伐,1983年冬至1984年春,在王大中主持下,利用核能所原有的屏蔽试验反应堆,通过改建,进行了国内第一次低温核供热试验,取得成功。此后,我国建成的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接着,他又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核供热堆综合利用研究,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在我国初步建成高温堆研究基地。
1994年,在学术上具有强烈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王大中,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开始了十年的清华大学治校征程。他秉持着“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办学思路,为清华铺就了的蒸蒸日上的宽广道路。他还邀请了杨振宁等学术大师来到清华任教,开阔了清华的国际化视野,带动了优秀学术的凝聚力。
2000年12月1日,王大中(中),在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堆临界现场。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在他心目中,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办教育,”悟性、勇气和韧劲“是三大关键词。比如,“什么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都会遇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这些情况下做决定的时候,你就需要勇气;韧劲就是,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把事情做到底。”
上海首次实现
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金花齐放!
在授奖数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上海获奖总数、“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各自获奖数量占全国总授奖数量的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且首次同时牵头摘得“三大奖”高等级奖项,体现了上海科创策源功能“硬实力”和创新生态环境“软实力”。(上海获奖详细名单点这里)
2020年度上海获奖项目奖种和等级分布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据上海市科技奖励中心介绍,上海共有48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7.45%(2019年为16.88%),连续5年获奖比例超过15%。上海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有25项,占获奖总数的52%。在牵头获得的奖项中,有4项一等奖,占全国的17.39%。这是2000年以来,上海牵头获得国家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是上海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高等奖项中实现“金花齐放”。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复旦赵东元团队:
在微观世界“异想天开”,创制“神奇”新材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教授李伟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新材料基础研究的突破,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相关报道戳这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海农业科研团队:
摸清水稻家底
民以食为天,“米袋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我国到底有多少水稻种植资源呢?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首次给出了一个完整准确的答案。(相关报道点这里)
项目负责人,上海农业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海联影:
高场磁共振设备“破冰”
完全为国外垄断的高端医疗影像核心技术,让我国百万人口磁共振拥有量不足美日等国十分之一,而进口设备价格又异常昂贵。直到,今天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一项上海成果,自十年前开始萌芽,大病“难看”的尴尬局面逐步破冰。
这一成果,就是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携手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相关报道点这里)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山医院周俭团队:
研究肝癌三大临床痛点,把肝癌变成慢性病
在樊嘉院士指导并参与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周俭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个历时近十年的项目覆盖肝癌诊治的三大临床痛点:早期诊断、术后转移复发,以及个性化的精准治疗。(相关报道点这里)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上海市一医院夏术阶团队:
保护创面“种子”,守护中老年男性健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团队历时20年,联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其研究的《前列腺创面修复新理论与精准外科干预体系》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精准针对当下前列腺增生手术亟需解决的难题,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系统建立了前列腺增生精准外科干预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前列腺增生手术疗效和诊疗水平。(相关报道点这里)
祝贺!(记者 易蓉 马亚宁 通讯员 祁洁 江倩倩 海报制作:叶聆)
来源:新民晚报综合新闻联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