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地下铁路,常能反应出地上的人文气质。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西安,是怀古,北京,是拥堵,而南京,就是尚武。

这一点从早高峰就能看出来,无数钓鱼客像训练有素的工兵,盘踞在战壕两侧,每个人的装备都不尽相同,又各有千秋,鱼竿从背包中异常地突起,枝头的鱼线跟随着地铁的摇晃而浮沉,这些电报机的天线,随时都准备接收着来自战地特列的最高指令--“下一站,高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 @江宁婆婆

南京这座外省人看起来十分慵懒的城市,街头的节奏不像后海和珠江那般剧烈,路两边的店铺有的要到10点以后才开门。

而很多大叔每天乘坐6点的首班地铁去钓鱼,却比组局打牌还准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你掏出手机,即使调成60帧HDR拍摄,看到的也都是一群闪电侠事后留下的残影。

“从S9号线翔宇路南站进站到刷票口,就是一段百米冲刺,刷完票到上车又是段200米竞走,体力不好的下完扶梯就被淘汰了,上回还见有人摔了。”

“坐地铁到了高淳,再转公交到郊区塘口,都是用等车类的APP精确到秒,地铁可能不是最快,但最省钱,有的儿女直接送老人到鱼塘,去的时候鱼都没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和大神看到这个场景,肯定会对“提桶跑路”有了更深的理解,足步矫足力健都不如伯伯们的步伐矫健。

每天这个时间段的南京S9号线路,是全天荷尔蒙分泌最为旺盛的时刻,钓鱼者们彼此打量着对方的装备,狭长的车厢中气氛微妙,同行是冤家,同座也是,你能在地铁座椅两岸看到品类繁多的名贵跑鞋。

虽然鱼塘的坑位有限,先到先得,但南京人骨子里的秩序意识还是让人肃然起敬--愿赌服输,跑慢了的钓鱼客,即使出站转乘公交时,也会自觉坐更靠里面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 微博@想喝一吨柠檬水的cc

钓鱼老人的儿女很少担心自己父亲的健康问题,“饵包10斤,鱼具20斤,电池遮阳伞折叠椅水壶20斤,如果有斩获,每天负重百斤跑个半程马拉松,这样的身体,我只需担心会不会突然多个弟弟妹妹。”

“说真的,自从不打牌,改钓鱼了,我就很焦虑,老公以前做程序员,不到40,上车就有人给让座,现在和一群大爷整天赛跑,还跑不过,上周还给摔了。”

曾有地铁工作人员表示,疫情对南京最大的影响,就是塘子里的鱼儿更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曾写过很多关于南京的故事,沉浸在江浙沪的魔幻宇宙中,南京不欢迎马自达,鸡鸣寺需要反向祈福,市内野猪强得有些过分,夜空中盘旋着猫头鹰,红山还有教它们飞行的学校。

可当我们视角把聚焦到这座城市的基数之上,才发现了支撑城市运行下去的秘密,都在地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市内关于“钓鱼”的地名就多达500个,可以垂钓的地点超过2000所,有人开玩笑说新开的S9号线,可以改名叫“钓鱼专列”。

甚至南京的地铁线路图,如果仔细看,还会发现像个反写的小篆“鱼”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显然是继承了无数钓鱼先贤的夙愿,笔画没有触及的空白区域,很大概率也是在规划建设之中。

南京人爱钓鱼,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湖面的鳞波打湿了大爷绯红的脸颊,淘气的鱼儿在潮湿的土壤上搔首弄姿,每当这个时刻,就算没人推车,他脸上也会泛起奇异的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收获程度来看,鱼儿可能也喜欢被南京人钓,这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

长江大桥修建前的轮渡时代,不少南京人家里,都存有几张亲戚在轮渡踟躇的蹉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静止无法满足幻想,当排钩被列为禁用的伪装,甚至当玄武湖无法成为姜太公的温柔乡。

南京伯伯们比开发商更早对四郊五县进行打量,全面禁钓,是烙印在钓鱼客心头的“黥”。

它无时无刻不在催眠每个民间鱼王,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进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钓,是天人合一的妥协,是一位有着优秀作息习惯的南京中年男性市民的自我觉悟。

有经验的鱼类天敌,即使骑着电瓶车在路上驰骋,也能第一时间判断出周围哪里适合下饵,哪里适合打窝,有时候甚至越过草丛前去探索,却发现了早有高人在那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相视莞尔,这是高山流水边的伯牙遇子期,又似八臂哪吒城奠基仪式上的伯温与广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能发生于任何寻常却又不合理的情境之中。

护城河边的罗曼蒂克,那一晌片刻的欢愉,即使子孙傍身,又有几人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京伯伯眼中,钓鱼,俨然早就不是一种原始社会赓续至今的生存技术。

它蜕化于以收获论成败,又以成败论英雄的封建思想。

它,是一种肌肉记忆的本能,是一种一到这个岁数就越发期待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桥上的练习者,正在学会与这个没有的鱼世界和解。

空中抛出的鱼线,在朝阳下反射出中年人的失落与寂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钓鱼,看上去并不像一切积极的运动阳光。

也许只有到了这个岁数,人们才能静待,于清池旁慎独,在浊谭处思索。

老南京并不在乎收获,他们的欢乐,来自第一次登上那班开往鱼塘的列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