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长城组成的含意,不仅仅是一道连续性的高墙,而是由多种元素所组成,包括长城墙体上的建筑设施和长城的附属设施。长城的组成元素有26种,包括关隘、关城、瓮城、月城、城垛、马面、暖铺、空心敌台、睥睨、雉堞、女墙、横墙、马道、城楼、敌楼、战棚、敌团、堞楼、角楼、水门、水关、排水沟、吐水嘴、暗门、警门;长城的附属设施元素包括烽燧、天田、羊马墙、陷马坑、城堡、驿传、加工场。
这种体积庞大的古代军事建筑工程,由长城本体和附属设施两大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由许多建筑实体所组成。
(一)长城本体建筑设施
所谓长城本体,就是长城的墙体,以及在长城墙体上修筑的各种军防设施。古代的“城”与“墙”同义,都是指墙体而言,故而“城”、“墙”常常重叠连用,于是城墙成为人们常用的词语。实际上长城就是长墙,是连续不断的墙垣,长城之名即由墙垣绵长而来。
修筑长城往往以山河拒险。长城沿线地形地貌千变万化,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地段是不利于敌人翻越的高山峻岭,有的地段是便于骑兵飞驰的河川旷野。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进犯往往选择最宜突破的交通要道。因而,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往往本着山河拒险的原则,在要害之处增修长城墙体,成为长城的支线或复线。与长城主干相连接,称作长城支线;而不与长城主干相连接与主干相平等的墙体,称作长城复线。长城的支线或复线,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后来的朝代修筑长城中一起沿用。也往往会被称作“大边”或“次边”“小边”;或称作“外长城”与“内长城”。
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长城墙体必须有一定的高度。但从力学和建筑学的角度看,墙体的高度又与墙基的宽度有关,与墙体的收分有关,只有二者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方可使墙体坚固耐用,不易倒塌。不过,墙体所使用的不同建筑材料也影响着墙体的质量与高度。
现在,保存下来的土墙体高多在1.5—2米左右,但战国齐长城的土墙体高达3—4米,秦长城也有高达6—8米的。长城历经数百年到上千年的历史,可见当年修筑长城对其质量要求是很高的。如果按长城修筑原状,长城最高可超过10米,最低也在3米以上。当然,也有的土长城因质量差很快被夷为平地的,往往被人们称作“土龙”。
长城分土墙与石墙,历史上受风蚀雨蚀的影响,土长城容易倒塌而变得低矮;石长城抗拒风蚀水蚀的能力较强而基本能保持原状。战国的齐长城以石墙为主,至今保存完好,高度多在2.5—4米。汉代外长城是在戈壁滩上修筑的,缺乏可以利用的大块石料,只能采用两侧石砌,内部夹沙石的构筑办法,故而大部分坍塌,其残高1.5—2.5米,原貌高度也只能在3米。
明长城既有石墙也有土墙,石墙多见于辽东镇、蓟镇,有的石墙后来被改造为砖包石墙,抗御自然破坏的能力更强,在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地方,至今仍显高大雄伟。如北京的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金山岭等长城。
大同镇长城多为土长城,墙体夹带马面墩台,起加固瞭望传讯多重作用。现在残高仍有5米的墙段,原墙高度多在8米,就戚继光、谭伦所修建在关口上的空心敌台,高度有达17米的(例如左云镇宁空心敌台);也有达22米的,如平鲁的“箭牌楼”与“徐氏楼”,偏关的“九窑十八洞”。墙体高度应在6米左右。
古代游牧民族骑兵的威力,在于快速突击。骑兵一旦下马步行,其威力顿丧。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属于本地训练的良种马,被称作突厥马或蒙古马,其特点是个头不大,体形不长,但能忍饥耐渴,持久力强,能够快速奔跑跨越障碍物,故而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理想战马。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修筑长城也包含了抵御这种马的因素,只要修筑2米以上的墙体,即可阻拦这种马的跳越;如果墙体高度达到3.5米,马上的骑兵也就难以攀登翻越长城了,除非具有云梯之类的攻城设备。攻城云梯最早出现在战国,唐宋得以大量运用,因而唐宋以后的长城普遍增高,明长城的高度要比战国、秦汉长城高出了许多。墙体增高须得考虑其坚固性与稳定性,于是长城墙体随着升高而收分减少了宽度,即自墙基起筑,往上逐渐内收,内侧壁收分较大,形成外壁徒立,内壁斜缓,断面成梯形的墙体。
长城墙体是御敌的主体,虽然有多种设施和附属设施组成元素,但基本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火台这三大部分组成。可细化为诸多元素:
1、关隘:整个关隘构造,多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加城门、城门楼、瓮城(罗城、月城)组成,有的还设有护城河。
2、城墙:长城城墙,一般都很坚固,内外檐墙多用巨砖、条石等包砌,内填黄土、碎石,高度在十米上下,这不仅使攻城的敌人难于攀登,而且可以给人望而生畏的感觉。城墙顶上都有四马并骑的宽度,即有四五米宽,以便作战时部队机动和运送粮草兵器等。城墙还有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在城墙的外檐上筑有瞭望和射箭的垛口,在内檐墙上筑有女墙(宇墙),起保护人马不至于从墙顶跌落下来的作用。
3、城门: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是反击敌人的出口,早期多用水过梁,元朝以后均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门洞。为了增加稳固性,城门附近的一段台基多采用条石砌筑,不少城门上均镌刻着门的名称,门洞内装设巨大双扇木门,木门外包铁皮,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饰有门栓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城门是城防中的薄弱环节,常常在城门口设置瓮城或小城以作护卫,瓮城与小城又被称作罗城或月城。
4 、水关:长城建在溪流、河谷相交处,为达到水流通过和防御目的而设计的种种通道式结构,比较著名的有九门口长城、八达岭水关、黄崖关长城水门等。
5 、护城河(壕堑):利用地形挖成深沟灌水代替城墙,一般城关的四周均有护城河,它是在筑城挖掘土方时形成的,再引入河水,形成了关城的又一道防线。在山海关城外就有一道深约二丈,宽五丈的护城河,迫使敌人必须涉水过河才能到达城下,增加了攻城的难度,给守卫在城墙上的士兵创造了射杀敌人的有利时机
6 、城台:在长城城墙上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座高出城墙顶面一米左右的台子,外墙上砌有垛口,称城台。根据用途城台又分三种:墙台、敌台(敌楼、空心敌楼)和战台。
7、 烽火台:烽火台的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楼橹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下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羊马圈(羊马墙)和仓库等建筑。烽火台之间距离,根据地形通常选择易于相互了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
8 、关与关城:在长城墙体上,尤其在要冲,修筑长城时,必须留有可以出入的豁口;而这种豁口不能只设有城门或关门,相应还建筑一座具有各种军防设施的城堡,被称作关或关城。关与关城其规模大小根据地形视其重要性而定。在极冲隘口,均围绕关口墩台或空心敌台修筑一座关城,以便驻军防守。关城门洞,也被称作贡门,蕴含了和平时期边贸的意义。按照古代沿袭习惯,塞上之门,界上之门均称作关,出入关口必须持有官方印章证件,今日管理进出口货物之场所称海关,飞机场的起飞称出港,是继承了这种说法而引伸而来。
明代修筑的支线复线长城,支线上的隘口一般被称作口,而复线上的隘口一般被称作关。利用从居庸关分叉的内外长城,双线延伸到河曲合拢。内长城的隘口均被称作关,例如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等;而外长城的隘口均被称作口,例如杀虎口、张家口、宁鲁口、助马口等。
最著名的关应是紫荆关、倒马关和居庸关,合称内三关。紫荆关在河北易县西北,太行山的紫荆岭上,因山上的紫荆树得名。拒马河,在紫荆岭下大折屈,由东西流改为南北流,是古往今来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紫荆关与拒马河有“紫塞金城”之称。自内蒙古凉城,经大同南下的北方民族骑兵,常常取其此道侵掠京师,故而被称作保卫京师的重要关隘。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部的唐河上游峡谷中,“山路险峭,马为之倒”。战国时期这里为中山国地界,曾置关与此,称鸿上关。汉代南北朝继续沿用,称常三关、铁关,明代改称倒马关。倒马关属太行山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只有唐河河谷可以通行,北方民族骑兵亦可从大同,经灵丘,通关而直达定州、保定。一关可以控扼四方之旅,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除内三关外,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被称作三关镇,实则为山西镇的外三关。偏头、宁武、雁门,自西迤东三关并列,通向黄河东崖,东抵大同,属山西重镇关口。
雁门关在山西代县西北,以雁门山得名。雁门山古称句注山、西陉山、代山,山势高峻,谷深壁陡,其关穆天子西巡时称“隃子关隥”,有“天下九塞,句注为其中之一”之说。代县在战国时为赵地,李牧驻此,以防匈奴。汉代筑关于此,后世多沿用。隋唐时称西陉关,旋复旧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雁门关,长城与关城相接,横断南北交通。
宁武关为今之山西宁武县城,古为楼烦之地,赵国时在此设楼烦关,唐代改称宁武关。明景泰元年(1450年)筑关城,为山西镇副总兵驻地。宁武关在桑乾河上游恢河河谷之中,是控制南北往来之交通要道,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河套游牧民族南下,常走此路。宁武关东则可以护卫雁门关,西则可以应援偏头关,北可以呼应可扼守大同,亦可居中调度,堪称外三关之首。
偏头关即今之偏关县城,以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西濒黄河,东依管涔山,是山西西部南北往来之要冲。五代时设有偏头寨,元代改称偏头关,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筑关城,以防河套蒙古东进。明弘治十四年,驻河套蒙古军凭借地势平坦,步步紧逼偏头关,随入关侵扰往来蹂践,百姓无安宁之日,明王朝遂在此筑关设防,派军重点把守。
明王朝沿长城大镇有九,大同镇最为要冲,而大同镇之安危均会波及到内三关与外三关。
9 、瓮城与月城。城门是城防的要害部位,是城的薄弱之处,敌人攻城主要攻打城门。城门一旦被攻破,敌人便可蜂拥而入,迅占全城。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功能,在城门之外往往另筑一座小城,将城门包围起来,而这座小城被称作罗城、瓮城或月城。
瓮城之名来自陶瓮。陶瓮的特点是口径小,腹部大,是盛装粮食、酒水的一种容器。瓮中之物出入比较困难,故有“瓮中捉鳖”的成语。瓮城将城门外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敌人冲入,城墙上的设防士兵居高临下,环四周围攻,或用箭或用礌石,尤如关起门来打狗,敌人插翅难逃,束手待毙。
瓮城之门,设计巧妙,通常只为一门,与城门不在一条线上,是在城门旁侧瓮城墙上。人们进入瓮城后,须得拐一个90°的直角弯,才能进城,这是出于军事科学的考虑。由于瓮城门与城门方位不对,从瓮城门不能直接看到城门内的军情,使敌人难以侦探到实情,从而可以保证守城的安全。瓮城的平面布局有正方形、长方形和半圆形,因地制宜设计建筑,半圆形的瓮城形如初月,因而又被称作月城。
明长城城关上多有瓮城之设,尤其是八达岭、山海关和嘉峪关、瓮城规模之大,坚固宏伟令世人称奇。而且嘉峪关城设置了东、西两座正方形瓮城,更起到了防守坚固、据险御敌的作用。
10 、马面与暖铺。城墙墙体外部,每隔一段便要修筑一个平台,可以站立守城士兵,射击冲到城墙墙根底下的敌人。如果遇有骑兵,奔跑速度快,霎时间即可到达城下。这时,守在城墙上的士兵,从正面射击出现了死角,如果站在城墙上的侧面射击,便躲开死角,可以有效地杀伤敌人。于是在城墙墙体之外,每隔一定间距构建一个平台,就是出于避免死角的目的。每两个相邻平台的间距,以弓箭有效射程内为准。这种平台也被称作马面。马面即马首,马的两眼是从两侧看的,修筑马面是避免城墙射击死角的最好军事设施。所谓暖铺,是在马面上修筑的遮风避雨的设施。
11、 空心敌台。明代将马面称作敌台,御敌应变,相应出现了空心敌台。空心敌台最早见于赫连勃勃的统万城。到了明代,空心马面(敌台)就相当普遍了。空心马面最早见于榆林镇边墙,为巡抚都御史文贵所筑。他曾向朝廷奏上马面式样,并加说明:由于传统的那种墩台容易坍塌损坏废圯,我有了修造砖墩的想法。砖墩为空心,四面设置箭窗,遇有敌兵近前可以直接射杀,他的建议被朝廷批准。开始修建中空的新式墩台。后来在隆庆年间,又由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谭纶和其下属戚继光继续修筑空心敌台。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敌台解》中,对空心敌台作了说明:
庚戌之变后朝廷对京北蓟镇的防备更加重视,增兵益饷,增修边墙和敌台。将通人马冲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呼应,以资互援,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贼。贼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两防主客军士三五十名不等。今召到南兵一万,分布各台五名十名不等,常年在台,即以为家,经年再不离台入宿人家。以此台上时刻不致乏人,故此数年不虞。遇敌则击斩全捷。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节节而制之,官军得以固守无恐。即大举敌贼犯边,攻必难入亦难出。此修险隘之收效最著者也。
无论是敌台或空心敌台,只能用于记述明长城,不能用于记述明朝以前的古代长城。出现于明代的敌台,在形制上都是骑墙而建,与此前的马面有所不同。为了不至于在概念上想混,后来将高出墙体的骑墙台称“敌台”,将与墙体保持平面的骑墙台称作“马面”。
12、 睥睨、雉堞、女墙、横墙。长城墙体顶部,内外两侧都筑有矮墙,是墙上守卫士兵的安全保护设施,墙体外侧的矮墙,古称短墙,也称睥睨,又作埤堄、俾睨,还称女墙。睥睨的本义是斜视,筑墙御敌从墙孔中观测敌情,常常采用斜视,看敌人是否藏入墙底,故用睥睨来称谓城墙上的矮墙。这种矮墙称墙上之墙。古代有男尊女卑之说,以女喻小,又女子要依附夫男,故尔又称之为女墙,俗称女儿墙,还被称作女头墙。因形制作“山”字样,形成缺口,称为女口;两女头墙之间留女口一个,却像女阴之状,叫女墙也有此意。
睥睨的称呼,早在春秋时期的城墙上就出现了。在古代,又将睥睨称作雉堞。因为远眺长城或城墙,墙上的矮墙为山字形成齿状,与雉堞本意相合。虽女墙上方的缺口像女阴称女口,但如此称呼似乎不雅,故又改称城垛或垛口。
明代长城在外侧女墙上,往往留有观察孔,士兵便于射击敌人和施放滚木礌石,称作礌石孔。礌石孔多在女墙下部,是与墙顶马道比较接近的地方。
所谓“横墙”,是与长城女墙横列垂直而立的墙体,但也有称障墙或立墙的。
13、 马道。最初是指校场(即练兵场)上的跑马道而言,后来被移用了到城墙上,但这种马道并不能跑马,只能供守城士兵守城行走移动,实则是人行道。马道有两种:一种修建于长城城墙的内侧,是一条较长的斜坡道,也有筑成阶梯状的,便于士兵登城或下城,还便于运送军械武器和食物;另一种马道,是在长城墙体顶部,即内外女墙中间的走道,随地势而起伏平缓易行的墙段用方砖铺设,有陡坡的墙段则用青砖铺砌成阶梯状。
14、 城楼。城楼是战时的观察所和指挥所,也是战斗据点。在汉代就有了。城楼又被称作城门楼,多为汉、唐遗风。巍峨高大的城楼,是城防中重要军事设施。只有掌握敌兵人马数量、距离和装备情况,才能采取正确地应对办法。城或长城的要害处便是城门。在城门的上方,有多层建筑物。古代将二层以上的建筑物称作楼,一直沿用至今。城门上的建筑物多在二层以上,为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其屋顶多为方形,因而被称作城楼,整个建筑物内外用油漆彩绘装饰,赋予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增添了尊严威武的气势,以适应战斗的功能和完美的要求。高大多层的城楼使得士兵们站得高望得远,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敌情。另外,当敌人逼近城下的时候,高大的城楼距地面较远,减弱了敌箭的杀伤力,成为强弩之末。反之,从城楼向下射箭发石,却有重力势能而增强了杀伤力而威慑敌人。
城上之楼并不限于城门之上,在城之四角亦建有楼台,称作角楼。在城墙马面处,有时也设楼台,称作战棚或敌楼。战棚是敌楼的另一种称谓。战棚比较简单,不及城楼高大雄伟。这种战棚或敌楼还被称作堞楼。
敌楼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辽宋仍袭用。到了明代,敌楼之名尚在;但明代所称敌楼,多为空心敌台。
15、 战棚。属于木结构建筑,以长木为骨架,横架于女墙之上,以防止敌人的弓箭射击。战棚可以开合,根据战时需要可随时组装拆卸,便于运输,极似今日工地所使用的临时活动房。战棚属于临时性敌楼,用于城楼被摧毁以后的应急补救措施,绝不是永久性建筑物。战棚还被称作敌团,由于结构简单,防敌作用不如固定的敌楼。
16 、排水沟与吐水嘴。明长城墙体比较宽,顶上的马道随地形地貌延伸起伏。夏秋多雨季节,马道低洼处往往会有积水。如果久积不排就会渗入墙体之中,损坏墙体,引起砖石崩落。为之必须采取排水措施,这便有了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女墙之旁,然后通过排水嘴排出墙外。这种排水嘴俗称吐水嘴,往往用石雕成龙嘴形状。传说龙治水,可以避免城墙上的水患。
为了防止积水被排出之后危害墙体根基,在吐水嘴的下方还要修筑散水设施。通常是以砖、石铺成斜坡面,使吐水嘴吐出之水很快流掉,不至于积水成灾。
17、 水门、水关、水窦。长城绵延要经过许多山涧河岩,山涧河岩之水对长城墙体,尤其是季节性洪水,构成巨大威胁,如果不加以疏导便会冲毁长城。为此,在长城墙体下方构筑了疏水通道,称作水门或机关水窦。由于山涧河岩大小不同,山的高低水量也不相等;因而,水门的构造也不尽相同,但所筑水洞必须经久耐用。水门大多用大条石构筑,既经得住长城墙体的重压,又能够耐得住水流的冲刷。
18、 暗门、警门。长城墙体绵长,如果只凭关门或关城出入兵马,会影响战事贻误战机。于是,在长城墙体上又设立了许多狭小的便门,且被称作暗门,亦称闇门。“暗”、“闇”音同义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出于满足军事的需要,暗门设置的比较隐蔽,不易被敌人发现,避免敌人作为攻城的突破口。暗门的设置,因战时紧急之时出兵使用,故而又被称作警门。
(二) 长城附属设施元素
长城附属设施元素包括烽燧、城堡、天田、羊马墙、榆塞、陷马坑、壕堑、加工厂等。这些设施,看起来不与长城墙体相连接。但从军事防御角度看,却与长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辅助功能,与长城构成了复杂而严密的科学防御体系。这些元素,既有各自的独立防御功能,又与其他元素遥相呼应,紧密配合,互为依存,是不可或缺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一些研究边防体系的专家,便把三位一体的烽燧、城堡、长城称作塞上三绝。
1、烽燧:烽燧是烽火台的总称,亦是烽火台最早的称谓。中国的长城万里长,伴随的便是古城堡、烽火台。
烽火台是是组成长城的重要元素,是用土、砖或石头构筑的高台群墩,多为实心,少数空心,按序线性排列,置于长城内外高地、山头或驿道旁,相邻的前后左右墩台在目力相瞩范围内,是中国古代从边境向内地传达战争警报的重要通讯设施。
烽燧是战争的产物。当时“边防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焗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据《辞海》解释,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烟易见于白昼,故昼燔燧,火易见于夜晚,故夜晚举烽。
烽火台的种类很多,反映的内容丰富,其形状各异。分圆形、方形、空心,有圆锥体附斗式的,有砖砌的裸土的,不一而足。圆型基本属汉代,而方型多属明代。就其圆形,唐代杜佑《通典·兵典·拒守法》有详细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要之处置之。无山亦弧回平地置。下筑羊马墙,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太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挑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艾蒿、狼粪、牛粪。每晨有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因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堞,传堞。”
从杜佑的记述中,证明圆型烽燧属于汉代与唐代,然而,根据夯土层观测,明代也有圆形的(明代烽堠夯土为20公分)。这是因为,明代固边修筑烽燧,或许就在汉代圆形烽燧遗迹基础上加高。
沿长城烽火台不仅数量多种类多,一些大型烽火台甚至还有辅助设施,建有高大的坞墙、站台、营房、库房和旅舍。如果观察分析沿长城筑台筑堡规律,川界平地往往筑堡多,烽台适中;如果山地河涧则筑堡少,筑墩多,烽墩硕大。如山西镇偏关一带,圆形烽墩就比大同镇烽墩高大粗壮。论其地形地貌,大同镇多为盆地,而山西镇多为山地。《明实录》载:关于烽燧的修筑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台上建库房,以供兵需。台顶上建铺房,亦称楼橹。”偏关一带山地建堡少,筑台应该按此规定实施的。敌兵来犯,守军在台上,犹如敌兵犯堡,堡门关闭无奈逃离。
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民间口耳相传,烽火台只是一种通俗称谓和普遍概念。如果详细收集,烽火台有着多种的称谓。如烽、燧、亭、障、烽燧、亭障、侯望台、侯台、传烽、行烽、边墩、边冲台、火路墩、接火墩、接火台、烟墩、烟岗、台墩子、圆墩子、马面、腹里接火墩、烟台、烽堠、烽台、墩台、狼烟台、狼烟墩、望火台、骑墙墩、旗墩、燧亭、边台、敌楼、敌台、箭楼、塞上亭、建橹侯望、烽表、举烽、塞障、亭燧、列亭、列燧等40多种。
A 、烽火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记载,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好色,宠爱褒姒。褒姒不爱笑。为了逗褒姒发笑,周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点燃了那城镐的烽燧,把战鼓擂的震天响。按当时的律令,只有敌人前来侵犯,才能举烽燧报警。各路诸侯看到都城举烽燧,都以为有敌人来犯,迅疾带兵前来救援。“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后来犬戎真的来侵犯,周幽王慌了神,又下令点燃烽燧,各路诸侯都误认为周幽王又再搞恶作剧,戏弄诸侯,谁也不肯前来救援驱敌,“兵莫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下。”于是,西周被犬戎吞灭,该年为公元前771年。说明当时烽燧已用于报警通信。根据“烽火戏诸侯”的推断,烽燧在殷商之末西周之初就有了,起码近3000多年的历史。
到了战国时期,报警烽燧系统更为发达,使用亦普遍。几乎各诸侯国边境都设有烽燧。《史记·魏公子传》载:“公子(无忌)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反映了当时边境烽燧报警的大致情况。又据《秦新郪虎符》记载,当烽燧报警时,军事长官“虽毋会符,”也可以调动军队。
战国时期的烽燧报警并不局限于边境,在内地守城时也多有使用。如《墨子·号令》记载:“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可见烽燧应用于守城。《墨子·杂说》还记载当时曾借助于烽燧的多少来表示军情的紧急程度。
战国时期各国还修筑了亭、障的烽火台,后称汉亭障,用于军事上的守望、警戒。《韩非子·内储说上》“秦有小亭临境”,这就是秦抵临魏境的守望小亭。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
有关汉代的烽火台,出自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驻军图》亦有所表明。汉初,在与南越国接壤的边郡即有烽台之设。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地时,巴蜀与西南夷的边界上亦置烽燧。《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焗,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但自汉兴以来,烽燧的分布就集中在与匈奴邻境的北方边郡,后来则又沿长城扩大到西北和东北地区。《汉书·赵充国传》曾载其奏书曰:“窃见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燧有吏卒数千人虏数大众攻之而不能害。”西汉之时,有关烽燧的记载也多,《汉书·张骞传》载:“击破姑师,虏楼兰王,列亭障至玉门关。”《汉书·匈奴传》“建塞障,起亭燧前以罢外城、省亭燧,今载足以谨侯望通烽火而矣。”当时防匈奴南犯,在北疆边塞修筑了不少亭燧或亭障一类的军事设施。近代在西北地区长城沿线曾发现许多汉代烽燧遗迹、遗物,并出土了大批反映当时烽燧制度的简文。
东汉之初,经过长期战乱,边塞的“鄣塞破坏,亭队(燧)绝灭”(《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当时,尽管汉武帝刘秀实行保守的边防政策,但对边防的修复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如建武十二年(36年),遣杜茂“将众郡施(驰)刑屯北边,筑亭侯,修烽燧(《后汉书·汉武帝纪》卷一下)。建武十三年(37年),“诏(王)霸将驰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沿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后汉书·王霸传》卷二十)。建武十四年,马武“屯常山、中山以备北边……又代骠骑大将军杜茂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堡壁,起烽燧,十里一侯”(后汉书·马成传》卷二十二)。建武二十一年(45年),“遣中郎将马援、谒者分筑烽燧,保壁稍兴”(《后汉书·郡国五》志第二十三)。由于当时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故西北边塞的防御体系基本上得到恢复。自汉武帝之后,边境战事频繁,对亭燧也时有修筑,如顺帝永建元年(126年),“诏幽、并、凉州刺史……严敕障塞缮设屯备”(《后汉书·顺帝纪》卷六)。
明代是修筑烽火台最兴盛的朝代。当明王朝将蒙元势力赶到草原后,形成边境对峙。为了防止元朝复群势力南下,开始在北部修筑长城与敌台,现留下遗存甚多。明王朝增修边墙亦增筑墩台,多发生在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翁万达认为:“山川之险,险与彼共。垣堑之险,险为我专。百人之堡,非千人不能攻,以有垣堑可凭也。修边之役,必当再举”(《明史·翁万达传》卷一百九十八)。翁万达从嘉靖二十一(1546)二月,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四月,前后共奏请朝廷修筑烽堠363所。
B、 烽燧的管理。烽火台形状各异、种类较多、称谓不同;但共同的作用是“谨侯望,通烽火。”窥伺塞外敌情,侦探敌方动静,举火为号,以烽示警,传达号令。
在汉代,烽火台为边塞的侯望系统,是以烽燧及其戎戍为主的边防侦察报警体系,也是汉代边塞防御重要组成部分。
侯望早见于《左传》,烽火、烽表、举烽诸词,首见于《墨子》一书。《汉旧仪》云:“边郡太守各将万骑,引障塞烽火追虏。”据此,边塞侯望系统的最高长官,是边郡的太守,侦察敌情并举烽报警,是边郡地方长官防务的责任。由于太守职高繁重,而直接负责侯望系统的长官,是佑助太守掌武事的郡都尉和部都尉。都尉有侯、千长,司马军属官,其所在称城。
作为都尉属官之一的侯,包括军侯、斥侯、关侯,是都尉之下置于塞上警戒防御的一级机构。由于所处位置及任务不同,都尉之下所设侯官的数目也不等。侯秩比六百石,总领约百里边塞的守望诸事,其下有丞、令史、尉史、侯长、士吏等属吏。侯官又指挥官属,侯官所在称障。
汉制,“近塞郡皆置尉,百里一人”,西汉称“塞尉”,秩百石,是侯之属吏,位在士吏、侯长之上。西汉一般以侯官名塞,如居延都尉府所属甲渠候官名为“甲渠塞”或“甲渠侯官塞”。每一侯官治一塞,下置若干侯长,侯长官属称部。侯长负责若干烽燧,同时侯官士吏分驻各部协助侯长,一塞的所置部之多少因侯塞的地位不同而各异,如甲渠侯官塞地处居延中枢,故下置28个部,而与之辖区相连的肩水都尉治下的广地侯却只见3个部。
部下置烽燧,当时烽燧可与亭、燧互称,在一定场合,可称作亭障、列亭、列燧。烽燧是侯望系统最基层的单位,因位置或任务不同,烽燧大小不一,人数各异,最小者只有一二人,最大者则近30人。
侯望系统属于边防军系列,不同于兵书野战部队编制,而是兼有地方行政的某些特征。为有效的实现“侯望”,在亭燧戍所设有各种观察装置和侦迹设施。平时谨慎迹侯,战时举烽报警,为塞防之耳目。
C、 烽火品约。“烽火品约”乃汉简之文,是西汉时期关于烽火的品种、品数及其施放的法律规定,是边塞烽燧举烽报警的准则。除了中央政府颁布有关举烽的律令章程之外,各边郡都有自己的烽火品约,而个别边郡的都尉府又在郡级烽火品约规定的指导下,结合本防区的实际情况,把烽火传递的路线及所辖不同侯塞一一注明,从而形成了都尉府的烽火品约(程喜霖《汉唐烽侯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据汉简所示,西汉时期居延塞的烽火信号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五类:
烽为白昼使用的信号,其初义大概是草薪燃火为报警信号。汉边塞之烽有布烽和草烽两种:布烽是以缯布、布或绢制作,即在一种被称为“垫”得框架四周蒙上布帛而成;草烽即用草编成一笼形物(兜零)作为烽号。两种烽皆分赤、白两色,布烽不可燃,草烽可燃,置于竖在堠坞的烽架之上,遇到警报则举布烽或燃草烽。按置烽的位置,又分堠(坞)、上烽、旁烽、地烽(皆在坞旁地上)。
表是以布帛蒙在一长方形木架上,其形制如桔槔。表是布烽的一种,以大小不一分大表、小表,置所不一分坞上表、地表,又以用途不同分为亡人赤表、兰入表和诟表。所谓“亡人赤表”是以赤色的表告示烽塞警戒追索逃人;“兰入表”用于敌寇侵犯塞防之时;“訽表”是对烽火滞苗失误的督责信号,表用于白昼。
烟是烽燧白昼与烽、表相配合的烽号。烽燧备有施烟灶,灶在台下,烟囱高出台上堠顶女墙。报警时在灶膛内点燃柴草、粪,烟火,烟囱火光冲天,远远得以望见。汉代施烟多是灶与积薪并举,尤其是在军情紧急之时,多以点燃积薪施烟,其效果甚佳。
苣火是夜间使用的信号,简称火。因其形制、作用不同,苣分大苣、小苣、程苣、角火苣,但都统称烽苣或苣。苣,一般都用芦苇制成。苣火通常是由燧卒手执燃举,或竖于堠顶燃举,还可以置于兜零中燃举。
积薪是烽燧煽燃积薪以浓烟或列火表示的一种烽号,昼夜皆可用。积薪有大小之别,一般大积薪白昼施烟,小积薪夜间放火。凡积薪一般皆置于距烽燧10米以外,但也有特殊地段,像敦煌汉烽积薪距烽台为50—100米。积薪与烽燧线呈垂直排列,以便侯望应和。
图片
上述五类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而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依据敌人的多寡及远近,可把敌情分为几种。敌情品级不同,烽火的组合品级也就不同,烽号的举放次第及次数也随之而变。例如,敌号1000人以上入塞或500-2000人攻亭障为第三品级,烽火组合为烽与积薪和苣火与积薪,其举放为昼三烽、燔二积薪、夜三苣火、燔二积薪。在都尉府的烽火品级中,依敌入侵方位又制定了一些特殊信号,并规定了不同的举烽方法。
由于烽火传递只依靠燧卒的肉眼观察信号,如遇阴晦风雨,警烽便难以传递,便会发生举烽失误的情况。对此,则采取了遣驿骑驰急告或传檄等措施给予补救。
边塞烽火的传递不仅是定向的,而且也是有次序的,多以前沿始发烽燧而向后一烽接一烽传递,直至本塞应和,再由所属塞将警烽传到都尉府。这种传递,总是从北向南,因为胡人犯塞由北边而来,逐次向南传递直至部、塞、都尉府,都尉府再把警烽通过火路墩传至郡。
长城经过的中东部地区人烟稠密,堡垒的间距较短,往往辅以飞马传信来补充详细军情。西部地区辽阔,人力有所不逮,而采用了连墩,即五至十多墩编组,发布组合编码的复杂信号。宋《武经总要》对烽制有较详细的记载,明代基本与宋一脉相承。如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领边堠举放烽炮,若见贼一二人或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由于烽火关联紧急军情,所以烽火台接力报警信号所传递的信息包含了入侵者的大致数量、方位与危机程度。烽燧信号互动系统传播速度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必须迅速。根据史料记载测算,烽火运作的速度每昼夜600-700公里。唐《烽式》规定:“一昼夜须行二千里”。还有明中后期的记载:烽火信号可在三个时辰内传到800公里蓟镇。
D、 对部分烽火台的解读
(1)汉亭障。
我国古代烽燧遗存,以汉代和明代居多,汉代烽燧遗存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居民稀少,许多烽燧得以保存下来,称“汉亭障”或“亭燧”。“亭”为乡亭之引申,汉有“十里一亭”之制。所谓“燧”、“鐆”,《说文》曰:“燧,塞上亭,守烽火者也。”“亭”有时和“障”相连,称为“亭障”。汉亭障属大型烽火台,除瞭望报警外,还兼备了障城、驿站、行政管理与司法助民的功能。战时俨然是拒敌的堡垒,和平年代可为行旅、驿卒提供休息场所和给养,接待朝廷命官和草原汗王遣来的使节。
(2)烟岗
烟岗是俗称,顾名思义是空腹空心的,就像一个大烟囱。是诸多烽火台中的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烽火台。
烟岗属明代修筑,做工精细,虽然空心,但历经五百年风吹雨淋,坚固不到。据说,修筑烟岗采取了特殊的工艺,用土通过蒸或炒高温加工,杀死了土里的微生物和所夹草木的种子,用熬稠的小米粥或黄米粥搅拌夯实垒筑,其黏度增加了黏合力。所以烟岗较之其他种类的烽火台坚固耐久,不易剥蚀倒塌。烟岗主要修筑在塞口或关隘之处高地。
烟岗高耸高台或山岗,并不孤立存在,烟岗下有羊马墙和站房,是驻兵执勤警务的附属设施。烟岗还有通向塞口的马道,塞口一旦发现敌人侵入,就会有士兵骑马沿马道疾驰而至,告其迅速点火。
(3)空心敌台
空心敌台修筑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八月,明征召谭纶、戚继光升任并相继入京加强设防,主要是修筑敌台和边墙。隆庆三年(1569)正月,议筑空心敌台。谭纶认为,长城防线绵长,守备单薄,鞑靼往往以数十人在人们预想不到的地域攀援而入。守墙军见鞑靼进入,不看人数多少,往往望风而逃,全线崩溃,使鞑靼可以长驱直入,随意拆墙,大规模内犯。如果加宽边墙,两面皆设垛口,隔七八十垛穿一小门,人能曲折而上;修筑墩台,缓者百步,冲者50步或30步建台一座,内可容50人。修筑这样的敌台,无战事士兵可住在上面瞭望,有警时士兵可击聚攻之虏,更便于发挥弗郎机、鸟统等火器的威力,迫使敌人的冷兵器无威力,守兵有险可峙。
修筑事宜确定后,由戚继光主持。戚继光亲自沿长城查看地形,制定建台规则,组织人力修筑。
谭纶和戚继光原计划修建空心敌台3000座,每座需银50两,明廷批准建筑1200座,发银5万两。到隆庆四年(1570)二月,在且修且守的情况下,共建敌台472座。隆庆五年(1571)八月,第一期修台工程又完成1017座,这样长城沿线共修建1489座,台台相应,构成了较严密的长城防线。
第一期修台竣工之后,虽然要冲之处均有敌台,但有的地段敌台尚不足,于是戚继光于万历元年(1573)二月上疏请增建。经朝廷允许,开始了第二期修建工程。到万历三年(1575)二月竣工。两期共建台1799座,大大加强了长城的防卫作用。
(4)火路墩
顾名思义,火路墩是沿路修筑的墩台。当朱元璋将北元残余势力赶到草原后,在军事最俱要塞之地的边城——白羊城建立了大同都卫,之后又改山西行都司,是北边长城一线最大的军事集团,曾管辖26个卫所,其守边范围东达居庸关防界,西至黄河老牛湾。如此长线的守边军队,如何将所发现和掌握的敌情及时上报,只能靠烽燧传递信息。于是就将卫所与行都司的通道专门修筑了烽火台,这便是火路墩。以此形成传信的网状结构。遇有军事,从边防到卫所,再从卫所到行都司,得以迅速传信。
在宇宙间,以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每秒为30万公里。古代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科学道理,故而巧妙地利用烟火之光来传递边防军事信息。在设有电话、电台现代科学信息传递军事情报的年代,中央指挥部要及时掌握边防军事信息或情报,既靠驿马的传递,也靠火路墩的传递,但驿马的传递速度远远不如火路墩传递的速度快,因而火路墩是下情上达必须的指挥线和遥感线。
(5)旗墩
旗墩一般是指长城上的骑墙墩。明代火路墩与接火墩修筑密集,基本代表了旗墩的功能,即预警以举旗或挂灯为号。每当敌人来犯或接近边境时,白天举旗夜间挂灯,根据来犯之敌的数量多少,所举旗子或灯笼的数目与颜色也不同。旗信应由汉代举表演变而来。用旗墩传信避免了刮风下雨难以点火传信的缺陷,而且传递的防御面积大,速度也快。为了固定旗杆便于举旗,旗墩上还镶嵌了特制的旗杆石。
(6)修筑在墓冢上的烽堠
在山西左云、右玉境内,除看到沿长城密集的边墩外,还可看到点缀在长城一线星星点点的烽墩,称接火墩,为明代修筑。这些烽墩多修筑在山包、山梁、丘陵、土台等高地上。这些烽墩的下边,竟然是墓冢,近几年都被盗墓贼挖了盗洞。为何会有这种特殊的接火墩呢?
北魏前期,拓跋氏族在大同建都近百年,左云、右玉乃属代西畿内之地,有着广阔的土地面积。这个在大同近百年的王朝,修筑陵墓便成了大事。皇帝驾崩,根据鲜卑拓跋氏族的葬俗,陵寝墓冢均选择高地。皇帝占山为陵毫无疑问,代西大地的阴山余脉是最好的风水宝地,于是一世又一世的皇陵选址修筑在山上,而朝廷大臣只能在川界或丘陵高地上选择墓地。
历史跨越900年,朱元璋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复辟,明开始在边界线上修筑长城堡寨墩台,按防御力量的走向和对抗规则修建军事设施,除长城沿线密集的墩台外,在长城以内的府城周围选高地修筑接火墩,称“腹里接火墩”。而一些高地偏偏是封土高大的北魏墓冢,于是这些墓冢便成了基础,接火墩便修筑其上,为的是利用地形地物,节省开支。
(7)以烽堠命名的村庄
历史上,无论哪种形式的烽堠,都安排士兵守台,少则2人,多则50人。一些重要军事地段的烽堠,多数筑有羊马墙和站房,为的是守台士兵长期居住。后来战事消弭,这些烽堠闲置起来,羊马墙里便住进了居民或移民,居民集聚的多了就形成了村落,村落的名字也许就是这个墩台的称谓。沿长城一线叫墩、台的村落很多,这些村落的名称无疑是根据村中的墩台而叫的。当然,有些被称作墩台的村落,看起来村中并无什么墩台,但村庄的附近肯定有墩台。这样的村庄落成,一方面有附近墩台羊马墙内的居民迁来,一方面是异地移民选择附近墩台作为标志而落居,因而村落的名称也就是附近墩台的名称。
长城是在人文始祖颛顼帝时出现的。长城出现以后,便在长城沿线纷纷修筑烽燧,使烽燧得到了极大发展。一些研究长城和边塞文化的专家学者,调查长城往往沿烽燧寻找长城,这不无一定道理。烽燧作为独立的军事通讯系统,选地位置自有它的科学道理和奥秘,所以在没有长城的地方也会看到烽燧。
烽燧作为古代军事通讯系统设施,已三千余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人们依然用烽火狼烟作为战争的代名词,也当做新生的革命军事力量来称谓,甚至在文艺作品中时常出现。
明代以前,由于没有比烽燧更先进的通讯技术,烽燧制度比较完善,管理的也严格;到了清代,因电话、电报、电传从西方传入,烽燧逐渐被这些电讯设备所代替,因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烽燧毕竟是历史产物,是对历史最形象的说明,也是研究历史和边塞文化的活化石活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烽燧作为一种历史军事遗存,似乎又赋予了它新的而深刻的内涵,如“抗日烽火”之说,又如喻意接替、传递之意;因而人们对它崇敬,也给它赞美。
作者:刘志尧,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理事,山西作协会员,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副会长,山西保护研究长城十杰之一,左云长城学会会长
转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