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养生,可能大家都比较注重吃吃喝喝。食疗养生咱确实也讲了挺多,今天就来聊点别的吧,比如穴位。

说到穴位,很多人都会觉得太复杂、太专业,其实一些保健穴位,找起来、按起来并不难。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养生穴。动手按一按,每天几分钟,不花一分钱,轻轻松松把身体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上有个“助眠开关”

按按倒头就能睡

手腕处的神门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常按可补益心气、安神助眠。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引起的失眠。

位置:在手腕横纹靠内侧的位置,从无名指与小指的指缝延伸下来,到手腕根部末端的凹陷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

仰卧床上,头、躯干、腿自然放平,两手心相合,五指交叉,握置于丹田上。

先用左手大拇指压迫按摩右手神门穴,默数1至120;再换用右手大拇指压迫左手神门穴,默数1至120。如此往复两至三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底藏着“补肾开关”

冬天最该多按按

双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底穴位密集、汇集多条经脉,这里就藏着一个保健要穴——涌泉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心上的涌泉穴,是肾经经脉第一穴。常按此穴,可激发肾经气血,补肾固精,固护阳气。

常按涌泉穴还可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感冒、增强记忆力、缓解手脚冰冷等不适,还能改善睡眠。

位置: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

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3分钟,之后换另一只脚操作。

泡脚时按按更好,也可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上有个“灭火开关”

一按浇灭火气

肝主“生”,所以肝易生火。肝火旺时,会出现眼红眼干、耳鸣口苦、舌边红、急躁易怒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上的太冲穴,是一个降火的“开关”。阴经原穴均称“太”,“冲”指要冲,此穴血气盛,故名太冲。常按此穴,能平肝降火、解郁安神。

位置:位于脚大拇趾、二趾趾缝间上两指宽的凹陷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用拇指按住穴位,朝脚趾的方向来回按揉,每侧按摩约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肚子上有个“通便开关”

一开肠道畅通无阻

天枢穴是我们观察大肠功能的窗口,要想了解大肠功能,不妨多摸摸天枢穴。若无明显痛感,就说明肠道比较健康。

如果有便秘的困扰,可以按揉天枢穴来帮助排便,但要注意须按顺时针方向按揉。

位置:平脐向两侧旁开两寸(约三指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

取站立的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

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还要向前挺出腹部并缓慢吸气,随后上身缓慢向前倾并呼气。反复做5次,然后两腿并拢坐下。

在按压天枢穴的同时,左腿尽量向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上抬、收回。抬腿动作也反复做5次。

Tips:天枢穴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向调节功能。如果想止泻,可按逆时针方向按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脖子上有个“暖气开关”

常按手脚都暖和了

低头时,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突出的高骨(转动脖子时这个凸起是不动的)就是第七颈椎,它的下方就是大椎穴。

中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常按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椎穴还可用于预防感冒。如果觉得感冒袭来,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多搓搓大椎穴,有助于振奋阳气,抵御外邪。

位置: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往下推到凹陷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法: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钟,感觉酸胀发热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上有个“化血栓开关”

打开就能清血管、防血栓

这个“化血栓开关”,其实就在我们的脚上,只需一个小动作,即可打开它。这个小动作就是抬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动作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踝泵练习。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方法:

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可以同时做。

来源:养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