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说起青藏高原,或许很多人的脑海里都响起了洪亮的 “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歌词,那高亢嘹亮的嗓音,能使听众犹如亲临青藏高原一般,领略到它“世界屋脊”之威,感受到那连绵起伏的高山。

事实上,青藏高原是全球年纪最小的高原,在2.8亿年前的时候,原本的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海洋,属于亚欧大陆的南部大洋,也被叫做是“特提斯海”,无数的海洋动植物都生活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时的地质活动非常活跃,因此在距今2.4亿年前的时候,印度板块不断向亚洲板块碰撞,并向北挤压,从而使得印度板块北部发生了断裂。

与此同时,因为挤压作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连接的地方还在向上抬升,原本在海底的地形逐渐隆起形成陆地,成为了古生代的褶皱山系,也就是昆仑山和青海可可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不算结束,印度板块在后面的几千万年里一直向北漂移,在2.1亿年前因为它插入古洋壳下,导致洋壳断裂,使得当时的特提斯海地区又开始活跃运动了起来,更多的山脉出现在了陆地上。

到了8000万年以前,再次活跃的构造运动推动着念青唐古拉山等地区升高,高原地貌已经有了初步的形成,到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板块不断地与亚洲板块碰撞,推动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藏高原湖泊

事实上,青藏高原不仅有着高大的山,还在几千万年的发展中形成了1500多个大小不一的湖泊。

有的是因为山体岩石崩塌或者泥石流等原因堵塞了河道,从而贮水形成的堰塞湖,有的是因为冰川挖蚀作用,形成了梯形的槽谷,又因被冰川搬运或者是堆积运动后形成的垄状巨大石块阻拦,因此成为了长条形的冰川湖,甚至还有随着冰川融雪的多少而时隐时现的间歇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因为青藏高原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就是冰川融雪,其他的补给很少,并且由于是内流湖,只有流进,没有流出,来自各个地方的盐分在此堆积,高原地区的干旱和日照又令湖泊水受到大量蒸发,从而使得青藏高原的湖泊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高海拔赋予了它丰富的冰川和冻土,也令它不仅能形成大量的湖泊,也延伸出了无数的河流,甚至发育成了黄河和长江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我国,青藏高原还为东南亚、南亚,还有遥远的中亚地区赠予了宝贵的水资源,因此也被誉为是“亚洲水塔”。

青藏高原湖泊的变化

然而在20年间,专家们发现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不断增加扩大,从原本的2.56万平方千米已经剧增到了3.23万平方千米,扩大了将近1/4的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时候,这些湖泊还没有出现增加的趋势,而是不断萎缩,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只是它们并没有像人类预想的那样一直萎缩下去,反而忽然开始快速扩大“地盘”,比如青海湖,它本来就已经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了,可它似乎并没有感到满足,从2004年起到2016年,短短12年就扩大了170平方千米左右的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有人并没有关于这个面积的概念,那么换句话说,青海湖在这12年里“吃掉了”25.5个西湖,或许能让大家有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还有色林错,这个湖泊在1976年也就1666.96平方千米大小,在后面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积增加了大约能有43%,在2017年的时候就达到了2300平方千米,这是非常惊人且难以置信地增加速度,甚至使得色林错一跃成为了我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青藏高原因为湖泊很多,有些湖泊距离较近,形成了湖泊群,比如可可西里地区的西金乌兰湖,它就是曾经由附近的小湖泊不断扩大,从而组合而成的70多千米宽的较大湖泊。

而现在,由于湖泊面积继续增加,西金乌兰湖可能还会与周围的勒斜武担湖等近距离的湖泊连接,从而形成更大面积的超级大湖泊,甚至它们已经有部分连起来了,如果它们真的形成了一个湖泊,那么可能会挤掉青海湖,夺得我国第一湖泊的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

青藏高原湖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事实上,这其实与温室效应脱不开关系。

自从人类发展工业以来,随着燃料不加节制的燃烧和排放,植被遭到破坏性的砍伐,全球气候逐渐上升,平均每10年的上升温度为0.17℃。青藏高原每10年的平均增温远超同时期全球的气温变化幅度,达到了0.3℃到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50年的时间,青藏高原出现了暖湿化的趋势,冻土缩减了24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是一个英国大小,而冰川也在不断退缩,30年里就减少了15%的面积,越来越多的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成为了我国和印度将要面临的世纪难题。

世纪难题是什么

虽然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加、逐渐变得暖湿,绿意增加,野生动物多了起来,看起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科学家们预测这种变化只是短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高原冰川的不断减少,21世纪中期以后冰川对于湖泊的补给就会达到临界值,并会逐渐减少,从而造成水资源反而开始减少和短缺。

而那时候如果湖泊面积变小,露出的湖底土地和周围的土地就会因为长期受到盐水的侵蚀成为盐碱地,根本无法满足令植物在这里正常生长,从而影响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从短期来看,湖泊面积增加,咸水湖的盐分必然会被稀释,而长期生活在咸水湖里或是附近的生物都已经适应了湖水的盐分,一旦在短时间里发生变化,那么很有可能使得这些生物无法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破坏生态平衡。

对于人类而言,随着湖泊的增大,再加上冰川融化速度增加,以及超强对流的降雨,越来越多的洪灾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一旦湖泊发生决堤,周围生活着的居民将会遭到财产和生命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在2013年就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因为冰川湖无法容纳爆发性的冰川融水,从而出现了巨大的洪灾,造成曼达基尼河谷地区5000多人因此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而在今年2021年2月7日,因为冰川断裂引发了巨大的洪水,印度北阿坎德邦正在建设的水电站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摧毁成了碎片,并冲毁了下游一个村庄,这场洪灾使得18人遇难,200余人失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也遭受着青藏高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引发的灾难,在2016年,因为冰川崩塌,引起了“湖泊海啸”,导致西藏地区的一个村庄里几百头饲养的牲畜死亡,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失。

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和印度都正在面临,并且急需解决的世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

我们都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如果想要减缓青藏高原的问题,首先就需要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量,增加植被面积等。

而这正是我国一直在做的事情,甚至在国际签署了减少碳排放量的协定以后,我国不仅率先完成目标,还是超额完成。在未来,我国将不会停止减排造林,会一直为了环境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