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宝上卖几百块,说自己堆了十来个单元的耳机,称自己音质多好多好,靠不靠谱?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我的经验之谈。

上次我介绍过了某品牌150元的入门价格,可以买到静电+动圈配置的耳机,达到匹敌过去千元价位耳机的介绍,还是不少人来询问我具体情况,看来想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音质的朋友还是挺多的。当然,也有不少人表达了质疑,甚至有的直言我“扯淡”,说什么根本达不到千元效果……我都会反问他一句,“你听过多少耳机”来问我千元耳机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玩(入耳式)耳机的时候,还是“动铁四厂”的时代,音特美、舒尔、威士顿、UE号称“高端入耳四大厂”,什么森海塞尔啊、AKGE这些个做头戴动圈发烧耳机的大厂根本算不进去,就是IE8等经典型号出来我怕也难以重塑动圈作为高端入耳式耳机的旗舰形象,大概起码要到索尼的EX1000出来后,获得大量烧友认可,再之后森海塞尔出了IE800,高端市场才区分动圈和动铁,然后K3003带动了圈铁的耳机,国产耳机品牌获得了圈铁分频技术,大量量产圈铁耳机,解决了当时高端动铁低音不好的问题,才有了之后高端入耳式耳机的格局。

那个时代什么舒尔SE535、罗技UE900、威士顿W4R、森海塞尔IE8,哪个旗舰我没有玩过?都是正品卖到3000的东西,这些个棺材货放今天,我毫不客气地说,都是如今国产1000以内的入耳都打不过的垃圾,放今天没有一支耳机配得上说是旗舰,耳机这个东西就是在飞速进步的,如今就是150块的静电入耳可以随便超越的情况,尤其是当时卖2999块号称4单元旗动铁的UE900,当时就因为促销价格失误被嘲讽成“UE299”,也有很多烧友说它声音就是这么难听……只值299块也成为发烧友之间常玩的梗。你真以为过去的旗舰放在今天就真的好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KG之前一直没有高端入耳式耳机,在9年前发售了K3003,当时卖到人民币18000的价格让所有发烧友大跌眼镜。国行引进之后,价格稳定在9999元左右,是比较出名的圈铁混合单元耳机。我那个时候就去了上海的知音堂试听,在当时来说,确实它的素质非常惊人,声场、解析、通透度,尤其是强力的动态,没有耳机可以匹敌。

但时过境迁,这个耳机价格已经稳定在3000多块了,二手基本1500左右可以拿下,本人在它还有5000价位的时候,3出3入K3003,对它的声音是了如指掌。尽管素质上一直是标杆,但等国内的UM MELODY等公模耳机厂走向世界,入耳式的发展从西方“四大厂”开始倾向于国产品牌的时代,K3003的声音已经属于惨不忍睹的水平。声音硬,太过强调动态和细节导致通透度其实也不算很高,只能说透明度不错,太冷太薄的声底非常容易觉得声音发干发刺……根本就不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卖到7-8000都不止的UM MELODY的MENTOR,10单元号称声音是K3003的升级版的公模,我也买过听过很久,声音完成度比K3003高太多,整体顺滑好听许多,但放在如今,和万元的公模耳机比,完成度依然算不上很高,我挂咸鱼2000块,都无人问津。

这说明什么?说明虽然是小小的入耳式耳机,虽然是小众市场,但这玩意儿技术迭代就是比你想象的快得多,一个耳机一旦出了新款,旧款就瞬间不值钱,声音一般来说还是会有一定提升的。“以声论价”只是商家的一种手段,让它的商品可以有不同价位去迎合不同的市场。但以声论价尽管总体走势是如此,但放在不同时代对比就完全不靠谱了。

我说的150块耳机对比的本来就是几年前的千元耳机,甚至3000价位的耳机。至于信不信你自己可以花150块再花几百块买一条几年前3000块的耳机试一试,就算被骗也亏不了你多少银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出了名的杰士X10也是“以声论价”不靠谱的一大例子。一个一单元耳机,卖2000多的时候,被吹得如神一样,什么“动圈味道”“模拟味”,满天飞,后来降价到白菜价699了,大家伙都买的起了,才发现这玩意儿就是把高音做得暗一些,低音多一些,跟真正的高端动圈、高端动铁都没法比……数码多说的没错,这玩意儿卖699,也算不上性价比高的耳机……毕竟单动铁……我还真没听过特别靠谱的,就和前些年,QDC卖得很火的海王星一个样,哪怕是音特美的“小四”,也是一个尿性,单动铁就是连频响都做不好的玩意儿……更别提动态和声场了……吹上天都没用。

回到标题的问题,为啥那些某宝卖1000块甚至几百块,标了用了多少多少动铁单元的耳机,没有发烧友说用这玩意儿退烧?确实,这些几百块的号称发烧耳机,他们也不傻,考虑成本,是不会用进口的声扬、楼氏的单元,10来个肯定是低价的国产单元……调音上也很可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我承认。但如今国产单元素质进步不小的。你去看看欧美的HIFI论坛,国内卖6-700的圈铁余音春纷,被认为是性价比非常高的耳机……用的就是国产单元。国产单元可能的确比不过高阶的进口单元,但比起前些年来说还是进步很多……就注定出不好声音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的确,从用料的理念上考量,这些个耳机的确不够“发烧”,但我觉得连听都不愿意听就下结论的人,还是大一开始就没相信几百块的耳机可以“退烧”,不相信自己手里这个价位的耳机可以退烧。退烧,还不得上万元的耳机?

所以你觉得“万元以内听个响”是胡说的?还真是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变成发烧友越烧越糊涂的谣言了。相信自己的耳朵,而不是价格。厂家的确不傻,但你要相信你绝对比厂家聪明。多AB对比,多听,你会发现,低价位超高价位的情况,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