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流失文物返还历史上“神奇的一年”。2月,美国返还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4月,意大利返还中国700余件文物艺术品亮相国博;8月,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昂首返京……

但无论是成为流失文物返还重要途径的国际公约还是道德准则,都并不能解决一切流失文物的返还问题。流失文物返还仍需经历众多调查、外交、审判等协商过程。

尽管如此,“数字”形式的文物回归已然有例可循,文化的传播再度开启,等待的过程不再漫长……且看天龙山石窟造像如何“数字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失与回归历程

太原天龙山石窟,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现存石窟25窟,窟群纵贯于东魏、北齐、隋、唐和五代,精美造像是中国石窟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作。

上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海外,闻名于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身首异处、天各一方。

2015年,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与太原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启动“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与推广展示计划”,旨在精确记录目前收藏于海外造像和石窟本体三维数据,以鉴别残像和洞窟的关系,通过分析数字信息,将残像还原于石窟中,数字复原天龙山石窟原貌,并传播所承载的文化。

本项目使用数字技术把历史中“移动”了的碎片和被破坏的原址进行数字撮合,通过中外合作、线上线下、实景复原等方式全方位推进天龙山石窟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及旅游业发展。目前,共完成天龙山10个石窟、108件文物数字复原,涉及8个国家31个博物馆多个科研机构。

案例技术特点和创新模式

本项目通过中外双边合作,涉及8个国家31个博物馆多所科研机构,使用数字技术把历史中“移动”了的碎片和被破坏的原址进行数字撮合,是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尝试,通过中外合作、线上线下、虚拟实物的运行机制,将流失100多年的天龙山石窟文化向全世界传播,促进天龙山石窟景区的旅游业发展。

一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获得天龙山遗址空间信息,运用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高清拍摄获得石窟造像的点云数据和纹理图像,通过模型构建、纹理映射等构建石窟遗址和海外造像的数字模型,结合考古、宗教、历史、艺术史等多学科知识完成天龙山10个石窟、108件文物数字复原;并结合数字复原数据,在石窟遗址对部分造像实物复原。

二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详细记录天龙山流散文物信息,建立天龙山海外流失文物数据库,并通过网站(http://tls.uchicago.edu/)与公众众共享数据。利用VR/AR、三维沉浸、全息投影等技术,制作石窟VR交互、造像全息投影、造像互动屏交互、手机APP交互等线下数字展示。线上线下的数字展示和实物复原为石窟艺术研究提供有力数据,也促进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成效

本项目是国内外首例将流散于世界各地的“文物”,以“数字”形式回归,并与遗址本体数字合体,复原石窟原貌为文物数字“回归”、文物数字复原、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探索和示范作用。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增加了天龙山景区的国内外知名度,并通过互联网传播,让人足不出户欣赏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成果,熟悉中华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该项目2018年被中宣部评为“中华文明走出去”项目,并在国内外巡展。2019年8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作为中法友好交流展览,在法国展览获得强烈反响。2019年9月,“美成天龙”——天龙山数字复原展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引来大量参观者。同时依托数字复原成果,制作拓片、茶具、首饰、丝巾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和创意产品,拓展了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实践,提供了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创新模式。

线上,建立天龙山海外流失文物网站,通过大数据、云平台详细记录天龙山流散文物信息。线下,基于VR/AR、视频动画等展示天龙山原貌。太原市政府出资3亿元开发改造天龙山景区,进行实地改造、实物复原,目前景区已基本改造完成,处于试运营阶段,通过线上线下、实地景区等方式展示传播文化,助力旅游发展。

天龙山石窟数字化项目使用数字技术把历史中“移动”了的碎片和被破坏的原址进行数字撮合,是在“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尝试,也是对文化遗产传播展示的有益尝试,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业态联动与共同发展。

责编: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