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个中国历史学界颇有争议的朝代,一个令无数文人学士扼腕叹息的朝代,一个灾难与成就并行的朝代,一个把黑暗和腐朽发挥到极致的朝代。崇祯朝的大明帝国可谓是风雨飘摇满目疮痍,内忧外患举步维艰。中原大地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多股流贼横行,遍地土寇蜂起,关外的后金政权也在秣兵历马不断叩关南下。各地水灾、旱灾、蝗灾、瘟疫横行,各种告急文书、塘报如雪片般飞向崇祯皇帝的御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万历朝就如洗的国库,和积重难返的国情让本就刚愎多疑、喜怒无常的崇祯皇帝每天都焦头烂额,阴郁的脸色,让身边的宫女太监一个个都如履薄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灾无常,人祸更甚,这个帝国官吏贵族的贪婪成性,自私盲目让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国家更加摇摇欲坠,他们欺上瞒下,谎报灾情、谎报战功、杀良冒功,加速着这个王朝的衰亡。然,国家危亡之际也不乏忠臣良将的殚精竭虑,和力图扭转国家的颓势的努力,可惜这个老大帝国腐朽的制度,官场的倾辙以及皇帝的刚愎猜疑让这些仁人志士无不以无奈悲凉的结局收场,徒增时代的悲哀和历史一声沉重的叹息!

袁崇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一介文官督师关外,宁远大捷扭转了明军惧怕八旗铁骑的局面,使努尔哈赤含恨城下,皇太极不得不用反间计,最终一代名将见疑而被凌迟处死,铸成千古奇冤,呜呼哀哉!

卢象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耿直儒将,多次击败农民军,千里赴京,率师勤王,不谙官场之道,因不给监军太监高起潜行贿,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

孙传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多次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得罪地方权贵,被陷害,在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情况下,朝廷多次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甄:“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可不至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