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别忘记爱自己多一点

告别黄褐斑

30+的女性,

问起她的生活,

回答多离不开孩子的成绩、老公的收入、公婆的态度、父母的身体,

却鲜少关注自己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一个女人美好的模样,

莫过于面容姣好、妆容淡宜、

衣装得体、内心丰盈。

然而事实却是,

还没来得及多分一点爱给自己,

就被已经爬上脸庞的色斑打乱了生活……

女人,不要忘记

还有越活越美的办法

“斑”,从何而来?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颊、前额及下颌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亚洲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达30%[1]

黄褐斑形成的病因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大体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去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因

①遗传易感性

②性激素水平变化

③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疾病

在中医文献中黄褐斑为“黧黑斑”、“面尘”或“肝斑”。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女人面生黧黑斑一节说:

“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朝服肾气丸,以兹化源,早晚以玉容丸洗面斑上,日久渐退。兼或忧思动火劳伤等件。但此生于夫主不利,疑事不决者常有之。”

陈实功说明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预防调理等诸方面。

从中医角度来讲,黄褐斑虽病机复杂难辨,但主要与肝、脾、肾、瘀、虚息息相关,中医学常以此辨证论治。

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3~6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中所说的脏器是个功能性概念,并非西医解剖所对应的器官哦~

藏血、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则精血疏泄不利,不能将其精血输布于面部,则面部缺乏精血荣润,风湿浊邪凝结于面部而成黄褐斑[2]。

主运化统血,如果脾虚不统血则血不循经而外溢,亦或者是脾虚健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化生无源,肌肤失养无华而出现的一个面部的色斑。

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肝失条达;若肾阳虚则阴寒内生,气血不得温煦而滞涩不畅,脾失温煦水谷也不得气化,而生化乏源。

按其病因病机,可分为 肝郁气滞、气虚血瘀、脾虚湿阻、肝肾阴虚证等。

具体致因还需专业的中医师综合望、闻、问、切以辩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郁气滞

表现:面部皮肤多呈青褐色,皮损呈蝶形分布于两颊,烦躁易怒或抑郁,月经不调,舌质红,脉弦。

调理:治宜疏肝解郁,调理气血。

气滞血瘀证

表现:面部皮肤多呈黄褐色,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

调理:治宜疏肝理气,化瘀通络。

脾虚湿阻证

表现:面部皮肤多呈淡褐色或灰褐色斑,皮损多分布于口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脘腹胀满,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缓。

调理:治宜健脾理气,祛湿通络。

肝肾阴虚证

表现::面部皮肤多呈黑褐色,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月经不调,五心烦热,舌淡红少苔,脉沉细。

调理:治宜补益肝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的黄褐斑辩证施治

中医分析黄褐斑辨证施治多用行气疏肝 、 补肾益肝 、 健脾化浊 、祛风解表 、 活血化瘀为治法 ;

此外还有:

①针刺疗法②埋线疗法③走罐疗法

④刮痧疗法⑤穴位注射⑥耳穴疗法

⑥耳穴疗法 等治疗方法

案例分析

患者主诉

女,45岁。

主诉:双侧颜面褐黄色斑块,近来加重

因家中琐事及工作压力较大,近来出现双侧颧髎部黄褐色散在斑块,神疲乏力,面色晦暗,精神萎顿,时有头晕乏力,夜寐难安,食纳差,小便黄,大便时干,月经量少,兼有暗红血块,舌红苔白舌底有瘀斑,脉细涩。

印诊:黄褐斑

辩证分析

辩证分析: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郁结,则气血不行,经脉阻塞,则有瘀血暗生。有诸内必行于诸外,脏腑气血失调,其华在面,故在颜面部表现为黄褐之斑。治宜养血疏肝,化瘀生新。

处方:柏子仁、生地、川楝子、麦芽、茯苓、黄芪、阿胶、玉竹、山药、首乌等25种中药材熬制成膏,三月为一疗程。嘱其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结果:三月后其斑明显减退,面色红润如常。

外因

①日光照射

②长期化妆品使用不当

紫外线照射可起色素细胞功能活化,长期紫外线损伤会使表皮屏障受损,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增多,刺激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并促进黑素合成及转运,引起黄褐斑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怎样远离?

未病早防,始于养生。苏州明基医院中医科刘军主任总结了以下六点,以预防黄褐斑的产生,也可用于调理黄褐斑期间的自我调整。

1

心情舒畅

①保持心情舒畅,消除患者的急躁、抑郁和焦虑心理,避免情绪紧张;

2

睡眠充足

②保持足够的睡眠,忌熬夜及作息不规律;

3

减少光照

③减少日光照射,外出时应用太阳伞或太阳帽,从事野外工作或外出旅游,应涂防晒霜或防晒油膏;

4

清淡饮食

宜清淡饮食,以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为主,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

合理选用化妆品

合理选用化妆品,勿使用过敏、有不良反应的产品,亦勿盲目应用一些虚假广告宣传的脱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