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年轻人都在刷EDG夺冠,而中老年人都在刷北京故宫的雪景。

我嘛……管他呢,我都不关心~

我喜欢玩,也喜欢雪,但我不喜欢扎堆儿和做别人都去做的事情。所以,我没有去故宫拍雪,而是在我家楼下,发现了一些奇妙的“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如既往,这些照片都是手机拍的。

一如既往,接下来聊聊创作的过程。

////

1

“海洋”与“保暖”

几乎每一个小区都有绿地,它们一般是你不会多瞧几眼的盲区。但在下雪之后,请多多留意,因为被一定厚度的积雪覆盖后,绿地会变成波澜起伏的“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发现,是本次拍摄一切的基本。

除了拍摄基本,另一个在拍摄前要做到的基本要素是保暖。一定要穿暖,否则身体上的寒冷会令你急于按下快门拍摄,焦虑可是很糟糕的拍摄状态。

////

2

低角度+长焦

看到了海洋,直接拍还是不行的。因为会有树叶、草丛干扰,乱七八糟不好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变焦。如果是相机,那么使用 50mm 以上的中长焦镜头,如果像我一样是用手机,那么直接切到 2×、2.5× 或 3× 的摄像头比较好(倒是不建议 5× 因为画质会变差且对焦距离会变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如果用相机拍摄,且拍摄时还在下雪,那么在不拍时最好盖上镜头盖,或是装上镜头的遮光罩以避免前镜片落上积雪。对手机而言,也要注意摄像头上别落上雪花,但手机皮实很多,落上了直接擦去就好了。

找好角度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一个选择题,那就是是否要前景。我的选择是尽力不要树叶、岩石这样的前景,除非它们的位置和形态特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低角度长焦拍摄的视角,更接近自然界中远观草原丘陵,而草原上很少有树,有的话也不会和绿地里偶尔凸出来的一片叶子相似。

所以不妨就将注意力集中于雪地起伏的线条,自己省心,画面也干净。

////

3

闪光灯或 LED

在自然光下,雪地已经可以呈现出波澜起伏的质感,很是优美。

但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强烈的对比,让雪地更具戏剧性,那么闪光灯或 LED 光源将是一个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闪光 VS 有闪光

如果你在傍晚或光线不强的阴暗角落里拍摄,那么 LED 或强光手电的亮度就足以创造戏剧性光效。如果是白天,那么恐怕就需要像我一样,用手机蓝牙连接一盏 Profoto C1 Plus 或 A10 了。

昨天我用的是 A10,不过很多时候输出功率都是在 6.0 以下,并且手动设定 ISO 为 50,快门大约在 1/2000 秒,以压暗画面,只让闪光成为画面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rofoto Camera App 的界面

Classic 模式

闪灯的作用,就是压暗环境,好让被闪光照亮的物体更加突出。

但仅仅调节参数还不够,直接闪光只会造成没什么立体感的糟糕画面。所以需要伸手,或是将闪灯/LED/强光手电固定在一个小三角架或独脚架上,然后向前伸长,再将灯头朝向手机进行拍摄。

用一个简单的词描述就是:逆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闪光 VS 顶部后方闪光

雪丘

逆光下,起伏的雪地会变得更加凹凸有致,像连绵的沙丘和山峦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得有多少香料啊~~

////

4

黑白修片更适合

选择黑白风格并不是因为,而是因为……雪本身就是白的,而影子是黑的,画面本就没啥色彩。转换成黑白后,可以更专心调节画面的反差明暗。

装逼

这次使用的修片工具依然是苹果和安卓手机上都能找到的 Snapseed(某些安卓手机可能需要下载第三方应用商店来搜一下)。

「黑白、曲线、画笔」是我主要用到的功能。

「黑白」工具就不说了,目的是把照片变成黑白的。如果想保留更多细节,以供后面修片去消磨,那么可以在转黑白时将对比度的数值降低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线」工具主要用来画面反差,让黑更黑,白更白。

调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笔」工具是重点,它并非是在照片上画画的作用,而是用手指在屏幕上涂抹的方式去局部控制照片的亮度。有点类似于 Photoshop 中的 “曲线+蒙版” 调节。

比如我可以将画笔中加光减光模式的数值设为“+10”,然后沿着画面中雪地的“山脊”涂抹,再设为“-5”去涂抹阴影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表示已涂抹过的区域

点击眼睛符号可以通过画面中的红色标示出已经涂抹的部分。

如此一来,画面的立体感和光效会更为突出。

最后,我曾犹豫过是否用「突出细节」工具来锐化画面,但后来发现过锐的细节反而会让画面显得景致很小,削弱自然的山峦起伏感。所以我倒是不建议锐化,甚至可以进行反锐化,即适当降低「突出细节」中“结构”选项的数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略微降低结构数值之后的照片

至此,在自己楼下拍摄的雪山就搞定了~ 不用去故宫扎堆儿排队,拍冷了拍累了,可以立即回家钻被窝歇着~(好吧这有点夸张,但舒适度肯定是没得比~)

其实我并不是说自家楼下会比故宫好看,只是想说生活有很多面,只盯着一处看,很可能错过很多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摄影讨论群请加

cameranote5

暗号:一点讨论群

读书美

我的《手机摄影笔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