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位于帕迪科沃的俄罗斯军事历史博物馆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方面表示,他们正在研究这辆配备圆柱形炮塔的T-26早期型坦克。目前,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将这辆坦克恢复到1936~1937年量产型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这辆坦克已经完成了精致的翻新,只有一对炮塔上的探照灯没有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周,这对探照灯终于安装到主炮上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探照灯是上世纪30年代后半叶,苏联制造的轻型坦克的重要特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工作根据保存下来的工厂档案文件,以及一些保存至今的零部件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对探照灯是与历史完全相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探照灯通过一个支架安装在主炮的外部结构上,在射击时,这个部分并不会随着炮管的后坐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探照灯会发出强烈的光线,足以照亮数百米的区域,为夜间行驶或作战的坦克提供良好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灯头内有环状光栅,可以避免光线分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照灯的后部特写,能够看到外露的电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侧的探照灯结构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炮右侧有一挺DT坦克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安装探照灯之后,博物馆方面终于完成了这辆坦克的全部修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辆坦克的炮塔周围还有框状天线,炮塔顶部还有配备了对空瞄准具的DT坦克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26是苏联在英国维克斯MK.E 6吨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轻型坦克,被认为是上世纪30年代最成功的坦克设计之一。苏联共生产超过11000辆T-26坦克,远超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生产的任何坦克。抗战期间,中国曾进口了88辆T-26坦克,组成了最早的装甲师——第200机械化步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