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有个才子罗隐曾经参加过十几次进士科考,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才子却屡屡落榜;究其原因是他的文章锋芒毕露,虽然个性十足但是却不受考官的青睐。

后来罗隐不再强求科考,开始写擅长的讽刺小品文章,文中嬉笑怒骂皆有,涉笔成趣,展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最终他靠小品文成就极高。

是否很多人都有如此经历,你的缺点如果发挥对地方也可以变成优点。

我们在面对更多机遇和选择时,要懂得灵活变通,尝试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遭遇挫折后理智思考后的放弃反而会带来改变和希望。

从以上故事,我们看到了阴阳转化的奥妙,也正是我们人生大道之根本。

一、阴阳之道,世界本源

世界本源本虚无,世界诞生在阴阳

《道德经》中所说,无名为万物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分为虚实,分为物质和意识,分为天和地;如果我们回头想想我们的DNA双螺旋结构都是阴阳两条线的;由此可见,世界本源不是虚无,而是阴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动静合宜,顺逆平常,方圆自在,苦乐相随,强弱相伴......

道之真体源自阴阳之道。

何为阴?何为阳?

阴为虚,阳为实;阴为隐,阳为显;阴为难,阳为易;阴为劣,阳为优;阴为柔,阳为刚;阴为方,阳为圆;阴为静,阳为动;阴为苦,阳为乐;阴为弱,阳为强......

阴是事物的本质,是内在,是本源;阳是事物的外形,是外在,是体现。

世间万物,平衡之道在于阴阳之平衡,在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阴盛阳衰,而是阳盛阴衰,都将打破这个世界的平衡之道,引发新一轮的此消彼长。

二、阴阳转化,洞察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有“庄周梦蝶”之迷思,世界的真实与虚幻,如同朦胧梦境,难以区分,恍恍惚惚茫茫然然。

而人生若超脱,便不要纠结于物,我们应该破解真实与虚幻的破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平平静静坦坦荡荡。

敌人变成朋友,就比朋友更可靠,朋友变成敌人,比敌人更危险。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阴阳转化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有的是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其本无定数,只有轮回。

我们要学会跳出自身角度看问题,我们需要融入自身角度解决问题。

我们跳出自身用“无为”的视角客观地看待问题,然后再从自己的角度和从客观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从两个角度转换来看待事情,我们就会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决定是否正确。

最后,我们再融入自身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为何不是从客观角度来解决问题呢?

如果从客观角度解决问题,下属出的问题就应该下属来负责任;可是融入你自身角度而言,你作为领导,有一帮人跟着你干,如果你不能从自身角度帮助下属排忧解难,那么下属也就会慢慢的离开你的领导。

三、灵活变通,阴阳互存

我们说刚者易折,柔者长存;刚强者如同宝剑般不屈,若遭遇压迫,必然是决然的崩断;而只有灵活变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方能在世间长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中的晴雯虽然出身卑贱,但是心比天高。由于她心直口快,性子暴烈,撕毁扇作千金一笑,留着染成鲜红的指甲,抄检大观园时对来客破口大骂。

她的悲剧结局除了出身,更多源于其过刚易折的个性,她尖锐刺向世界而终被世间所伤。

世间万物本就是相克相生又共存的一个状态。

所以,我们曾经小时候有句话叫“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坏人该多好啊!”的感慨就是一句玩笑话而已,本就不存在的事情。

因为没有坏人也就不存在好人一说;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在于一个对比,在于一个转化,在于共存。

一个人待人接物严正刚直,如果不分场合,那这个人很容易遭到排挤,失去做一番事业的机会。

而《方圆》告诉我们内方外圆才是一个人处世之道,才能将刚直与圆滑并用,本色做人,角色做事,成就一番大业。


由此可见,做人做事阴阳结合,留有余地,方能成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阴阳协调,万事顺利

当员工犯了错误,领导给予严厉的批评,员工心里就有了怨言;而当员工做出了成绩,领导给予了表扬,则员工心里泛起了高兴。

对待员工,批评和表扬就如同抓事物的两个面,只有阴阳协调,才能领导好员工;否则随着时间推移,下属不服管理,最终自己出局。

世间万物离不开阴阳,阴阳转化,阴阳并存,阴阳协调,方能万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