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前不久,记者驱车沿省道308东行,经平川区共和镇至黄峤镇交界处屈吴山下,一排排典雅亮丽的小楼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从村口通到每家每户……

这里是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村,也是白银市平川区试点搬迁移民村。2019年9月底,神木头村整村从山区搬迁到平坦宽阔的移民村,开启了新生活。

移民新村气象新

“红墙黄瓦小楼房,田间传来藜麦香,远看牦牛白如雪,近看乡村美如画。”这首诗描述的便是神木头移民新村的新气象。

“以前我家是砖瓦房,住在山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交通很不方便,搬来后住上了漂亮洋气的二层小楼,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吃上了自来水,下雨天鞋不沾泥,还办起了牦牛养殖……”村民郭世全越说越高兴。

郭世全带记者来到他的牦牛养殖场。他指着圈养牦牛育肥场内的几十头牛说:“大多牛在山上散养,这是育肥的一部分。今年贷款30万元,扩大发展养殖业,才有了今天的养殖规模。”

独具特色产业新

神木头村通过实施易地整村搬迁,实现了从穷山沟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

站在省道308路上,从高处俯瞰神木头村,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村室、卫生室、幼儿园、养老院、公厕整齐布局,文化广场上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尤其村内道路两侧栽植的柳树、国槐,十分耀眼。

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移民群众在移民新村稳稳地扎下了根。黄峤镇神木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学林介绍,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神木头村在谋划产业方面持续发力,结合本村特色优势和周边资源禀赋,按照“一全两社三产业”的发展模式,村上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土地(每户10亩为一股,每亩折股1000元)和现金(每股1000元)入股的方式,积极吸纳搬迁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三个富民产业,发展种植、养殖、旅游产业。

用村民牛宝田的话来说,就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们告别大山,圆了新房梦,娃娃念书、看病都方便了,一个个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产品销售渠道新

神木头村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新移民村,是平川区大力扶持建设的新农村。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不足4360元增加到现在的9016元。

“村上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今年种植藜麦5200亩,养殖生猪10000头、山羊8000只、牦牛500头。全村养殖户发展到74户,特色产业真正成为搬迁群众的富民产业。”王学林说。

去年,村上通过整合区级扶贫资金,投资800万元在安置点北侧建设黄峤镇农特产品产业园项目,藜麦、荞麦加工车间已生产加工成品杂粮,一袋袋包装精致的特色产品,通过村级电商销售到外地。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要抓住大好时机,做大做强产业,不但种好特色产业,还要深加工,精包装,打品牌,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增加村民收入。同时,发展旅游业,把美丽乡村打造成平川区新的旅游景点,让乡村产业活起来,富起来。”在谈到下一步产业发展打算时,王学林心里早有了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