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

“入世”2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将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结合,将实现自身发展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将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相结合,不仅在2010年就已全部履行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而且在很多方面作出超额贡献。包括世贸组织前总干事拉米在内的诸多专家和官员都给中国“入世”答卷打出“A+”高分。

贸易便利

首个以“进口”为主题举办国家级展会的国家

在贸易便利方面,中国一直以开放的姿态,敞开怀抱欢迎更多高品质国际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2009年至2018年,我国商品进口额增长了1.12倍,达到2.14万亿美元,高于商品出口额的1.07倍;服务进口额增长了3.3倍,达到5258亿美元,高于服务出口额的1.63倍。另外,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以“进口”为主题举办国家级展会——进博会的国家。

市场准入

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已开放120多个分部门

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平等待遇,目前开放了120多个分部门,不仅远超“入世”承诺的100个分部门,也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承诺的108个分部门。中国吸引外资额稳步增长,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9999.8亿元,逆势增长6.2%,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实现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新设或增资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938个,数量增长12.5%,宝马、西门子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华增资扩产。

营商环境

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111天,高于东亚地区

营商环境方面,中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迄今已推出130余项相关改革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并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目前在中国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111天,在该指标的质量指数上得到15分的满分,高于东亚地区132天和9.4分的平均水平。

制度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合作模式创新、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在G20峰会、WTO《贸易便利化协议》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不同国家对接顶层战略、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基础设施融资机构、创新基础设施融资模式、探索共建新型产业园区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为深化全球经贸合作,特别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球贡献

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接近30%

在全球贡献方面,过去2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特别是去年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我国加入WTO以来,其主要比较优势集中于熟练普通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主要承接了最终产品制造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环节,既提升了我国本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也有效提升了美国、欧盟、日韩乃至广大新兴市场国家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