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留言有想问我问题的,现在我说一下,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河源客家人,既不懂风水,也不会算命。

故事都是听来的,我就是拼命地想把我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可是我的水平实在不咋地,在此对大家和小故事们说声道歉,也十分感谢大家耐心地听我讲诉。

今天讲一个客家围屋的风水故事。

客家人崇文重教,也讲究风水朝向。而客家围屋关系一族人的兴衰,因此更加被注重。

所谓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于是迁徙到小村落的周族后人需要新建围屋时,就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师。

族长和风水师交代,“我们姓周的从迁徙此处到现在,实在是人丁单薄、物资乏匮,希望你给我们选个好地方啊。”

风水师点头表示理解,因为方圆几十里,姓周的确实很少,此村这一支脉也才几十不到一百人。

接着风水师根据“天人合一”的儒道理念把周族的田地看了又看,山瞧了又瞧。最后确定了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基。

地基确定了之后,就要确定屋的向置。风水师拿着罗盘“格定又格定”后一脸自信地说:“坐山,乾兼戍,向山,戍兼乾,坐西北向东南。”

“绝对会人财两旺!”风水师胸有成竹地说道。

俗话说乾兼戍,当代富;戍兼乾,福在前。

族人听了兴喜不已,满怀憧憬的搞建设。客家围屋的主体结构是特定的“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有人有钱的姓族的围屋规模宏大,造型精致;人力物力匮乏的就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所以那时周族的围屋小巧简陋,仅容几十人。

围屋左右两边对称,前低后高,有利于通风,采光,排水,最主要是人健康;然后布局规整,里面是厅堂、天井为中心,外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

这样只要把大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而里面这个“小世界”,要安全有安全,要热闹有热闹,要特色有特色。

然后围屋大门前有供晾晒、活动的“禾坪”,以及照壁、半圆池塘。

听说在挖塘蓄水时,原来定好的有利“蓄财”的出水口总是塌边,重复几次后还是不行。这时一位年长的老人说:“丁财本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怎可两全其美?”

大家觉得言之有理,这看似完美的风水却不符自然规律,长久下去,怕会损耗根基。

怎么办呢?

“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这水就是财,既可财源滚滚来,也可如流水一去不复返。”风水师说道。

“担心财会影响丁旺,那就把水口改为巽辰、丁未两处吧。”风水师有点惋惜,因为这两位置是漏财口。

“水满则溢,财多则流。去财可保人丁兴旺,十年内,人口定可翻两番。”舍次保主,也算是一种明智吧。

于是水口便改了位置。说来也巧,这下一次便成功了。果然风水观“水口”,比觅龙更为重要。

这样呢,二者虽兼有,但“财多则流”。这样就像装钱的口袋太浅,钱多,则掉。

所以族人一旦有人发了大财的,一般富不了几年便会衰落,最后能留多少,完全看个人修行。

不过慢慢积累的小富人家倒是平平安安,猜想可能是有条看不见的财位标准线在衡量着。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该心满意足了。”那时的人总是这样说。确实,烂船还有三斤钉呢,最起码曾经也当过富豪嘛。

好在人丁是真兴旺,每一辈份中大多数都是男丁多,女姑少。这样族中“女姑”也成了幸运的女娃,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里我们不曾被嫌弃,反而是被喜爱。而这种幸运会融入血液,可以让世间少很多悲伤的故事。

而那十年间里,人数果然向风水师说地那样增至三四百人。

后来新建的围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宽敞,越来越精致。小时候的我们玩捉迷藏,有时半天都找不齐人,因为围圈实在是大。

回想起来,童年的我们甚是幸福,一围屋十几个年龄相仿的人一起嘻嘻闹闹,游戏节目每天不重样,甚至还可以约隔壁同姓屋的一群伙伴,那欢声笑语感觉还在耳边……

而现在,从村头到村尾,都有姓周的,可是各家各栋,再也不可能捧着一碗饭吃到全屋几十家的菜了。

【书迷周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