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意大利军队很少有可圈可点的表现,但是在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装备的轻武器还是有不少亮点的。

在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装备的步枪主要是卡尔卡诺1938步枪,在轻武器进入了无烟火药时代后,意大利也不甘落后,决定开发一支采用无烟火药弹的新式步枪。1899年,意大利正式开始了研发工作,很快意大利就开发出了一款6.5×52mm的步枪弹,在研发出枪弹后,意大利也决定开发新一代制式步枪。

研发新式步枪的重任交给了意大利都灵兵工厂的萨尔瓦多.卡尔卡诺带领的设计团队,1891年,萨尔瓦多.卡尔卡诺完成了新枪的设计,经过测试后意大利也决定正式装备这款步枪,并将该枪命名为了卡尔卡诺1891型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尔卡诺1891型步枪是一款全尺寸的栓动步枪,该枪全长1285mm、枪管长780mm、其采用的是漏匣供弹,卡尔卡诺1891型步枪在设计过程中直接购买了曼丽夏公司的漏匣专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军队的主力步枪就是卡尔卡诺1891型和卡宾型版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也顺应潮流,对卡尔卡诺1891型步枪进行改进,开发出了全长1018mm的卡尔卡诺1938型短步枪,同时意大利也开发出了新的7.35mm步枪弹,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意大利也没有时间大规模换装使用7.35mm步枪弹的卡尔卡诺1938型短步枪,只好将卡尔卡诺1938型短步枪改为使用原先的6.5mm圆头弹,在二战时期也欧洲只有意大利仍在使用老旧的圆头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最出色的轻武器就是其装备的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了。意大利对于冲锋枪的研究起步很早,早在一战时期意大利就开发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冲锋枪,在1918年意大利就将伯莱塔1918型冲锋枪投入了实战,其时间甚至比德国都早。一战结束后,意大利也没有停止对冲锋枪的研究,1935年伯莱塔公司完成了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的初步设计,经过数年的改进,于1938年正式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采用了自由式枪机自动原理,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可靠性也比较出色,但自由式枪机自动原理的缺点就是很难控制射速。由于自由枪机的自动过程步骤少,其射速很高不易于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将机匣设计的很长,使枪机的运动行程增大,从而间接的降低射速。

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的做工非常的精良,该枪大量采用了铣削件,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的重量相对较大,其空枪重量高达4.2千克。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还采用了双扳机设计,扣动前扳机是单发模式,扣动后扳机是连发,这种双扳机设计可以快速的切换射击模式,对于使用者来说这个功能非常的实用,无需通过调整快慢机切换射击模式。

不过双扳机设计也使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的扳机组件非常的复杂,这也使该枪的成本居高不下。随后伯莱塔公司又推出了简化版的伯莱塔1938/42型冲锋枪,但是该枪的成本也没有降低多少,在二战期间伯莱塔1938型冲锋枪主要提供给意大利的精锐部队,如山地部队和空降兵部队等,纳粹德国也曾大量装备过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的主力轻机枪是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该枪是意大利研发的第一款制式轻机枪,该枪采用了枪管短后座的自动方式,在当时这也算是机枪上应用比较广的一种自动方式,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的闭锁结构设计的非常繁琐,导致整个自动机的质量偏大,这也导致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的最高射速只有每分钟450发左右。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的可靠性很差,尤其是在沙漠地区,该枪由于抽壳机构设计的有缺陷,该枪就安装了一个自润油壶,给子弹上油来保证抽壳流畅。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的供弹方式非常的独特,该枪采用固定弹仓的设计,其供弹需要准用的桥架将子弹送入弹仓内,这也使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的操作流程非常繁琐,如果固定弹仓损坏后就无法正常使用,这些脑洞设计也大幅降低了布雷达1930型轻机枪的火力压制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战中意大利军队装备的布雷达1937型重机枪非常有意思,该枪的自动结构和哈奇开斯重机枪非常相似,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其枪管冷却采用的也是气冷方式,供弹采用的20发金属单板,但是布雷达1937型重机枪拥有一套复杂的供弹系统,这套供弹可以将空弹壳再重新排列在弹板上,这套复杂的供弹系统的故障率并不高,但是也使布雷达1937型重机枪的自动机运作较为繁琐,时期射速偏低,其最高射速每分钟仅有400发左右。

在实战中布雷达1937型重机枪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其射速虽低,但是该枪采用了重枪管,其射击精度也是非常的出色,而且该枪还可以快速更换枪管。虽然二战中意大利军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但是其装备的轻武器普遍还是很不错的,不少和意大利作战的国家也很爱缴获和使用意大利轻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