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钢铁行业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和自身转型升级需求,不断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试点示范成果。

尽管当前部分大型钢企在“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领域开展了先行先试,但在钢铁行业整体推进还存在一些瓶颈。一是企业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使用价值及建设路径缺乏系统认识。二是建设“5G+工业互联网”的资金、人才及技术要求门槛高。三是当前技术发展难以完全满足行业各类业务需求。

为更好推进赋能,还应从以下方面发力:

加强方法论研究。加紧编制行业应用指南及标准化文件,为企业认识、建设及应用“5G+工业互联网”提供参考;加快梳理“5G+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行业解决方案及优秀供应商,推进供需对接。

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探索商业模式。通过构建规范、健康的产业生态形成规模市场,降低产品研发与生产成本;积极探索5G网络在钢铁行业运营的商业模式,推出低成本、标准化、可定制的部署方案,减轻企业建设负担。

加速技术融合创新。通过5G与工业网络、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加速融合,实现“5G+工业互联网”在可靠性与实时性等性能方面的提升,满足钢铁行业不同种类业务需求。

(作者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本报记者韩鑫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1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