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国家一级作曲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贵州省音乐协会芦笙研究会会长韦祖雄以“回顾芦笙制作技艺,期盼芦笙制作美好未来”为主题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为“2021 年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研修班”的学员们授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上,韦老师首先向学员介绍了传统芦笙及改革芦笙的历程。最早的改良芦笙的扩音筒为笋壳叶,最初的多管芦笙是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由吴锡珍制作的9管芦笙,后来东丹甘见到9管芦笙后,在1956 年与韦文芳等老师开始进行芦笙的改革。芦笙在9管的基础上增加到12管,随后东丹甘、余富文、金欧等老师又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指法,不过目前各大高校使用东丹甘老师的芦笙指法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韦老师介绍了自己从艺和对芦笙进行改革的经历,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28管半音阶芦笙向学员们展示并分享其制作原理和核心技术。他说:“我出生于芦笙世家,父亲是一位‘芦笙匠’,曾在三都县文工团工作。1988 年考入贵州民族大学(原贵州民院)学习芦笙,师从杨昌树老师,学习的是 15 管芦笙,当时发现芦笙半音不全,演奏中无法实现转调和移调,于是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思考‘半音阶芦笙’。毕业后到黔东南州歌舞团工作期间,经过无数次思考与研究,设计出了28管半音阶芦笙,之后与父亲一起开始研究半音阶芦笙制作,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做出第一把28管半音阶芦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韦老师说:“芦笙制作师傅要有工匠精神,芦笙制作上要做精做细,争取做成制作家。而且价格要适中,达到薄利多销,利于普及,同时也要讲团结,不要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理,不要保守,要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大家要全方位发展芦笙,研究芦笙的制作技艺、芦笙曲目创作技艺、芦笙演奏技艺、研究芦笙的文化等,尊重芦笙,谦虚学习,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其实,我们做芦笙的只是‘徒弟’,吹芦笙的才是‘师傅’,学会借鉴,虚心学习,芦笙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