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79

幼儿期指的是 3.5岁~6、7岁 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心理的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 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3.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一)古典游戏理论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游戏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点是关注人类的一般本性而非个体的“人”,主要是在“游戏-工作”二元对立的框架中讨论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等问题, 倾向于用生物发展的规律解释 儿童的游戏。

典型代表有剩余精力说、前练习说、复演论以及松弛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现代游戏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游戏理论,更多地把游戏看做是个体的人的行为,试图在个体发展的理论框架中解释和讨论什么是游戏、为什么游戏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型代表为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

着眼于游戏与儿童的 人格和情绪 的发展,他们认为游戏能获得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从而促进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知结构游戏理论

着重 游戏与儿童个体认知发展的关系 。

强调游戏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

游戏促进认知发展;

游戏 创作着 最近发展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游戏的发展

儿童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游戏的客观规律性表现为游戏特点的发展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的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机能游戏

机能游戏也称为 感觉运动游戏 ,是儿童产生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与感知运动阶段相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阶段的游戏最初是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不断反复练习已有动作,从简单的、重复的联系中,尝试发现、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例如:小孩子会不断地把玩具扔在地上再捡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又称 符号游戏, 是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与前运算阶段相对应。

这个阶段的游戏中出现了象征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来使用。比如:过家家时,用树枝代替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规则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 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与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

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组织游戏。

例如:跳房子、跳皮筋、下棋、打牌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一) 以主题游戏为主

主题游戏是幼儿的物质、文化和社会活动,主题游戏有情境活动,有角色分工,投入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情绪,使游戏达到“儿童游戏的高峰”(皮亚杰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象征性游戏的重要特点是运用不相干的事物代替现实物(如拿竹竿当马骑)或以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如鬼怪)来表征现实物,进行假装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游戏中越来越少地依赖现实物的支持,对真实情况的依赖性更加减弱,而是通过想象虚构脱离真实的假装情境(如在太阳上建筑抗地震的安全楼),进行创造性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象征性的主题游戏需要选择主题、创编情节、角色协调,各种现实物的替代符号的创想和灵活运用以及人际矛盾的协调等,这都激发着儿童的创造想象,激励他们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幼儿沉迷于游戏活动的过程,而不在乎游戏的结果。

游戏促进发展、游戏的学习功能都体现在活动过程中。

成人对幼儿的教育也多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中的社会性也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社会参与水平的不同,将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

这主要是指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

这是指儿童具有参与其他儿童游戏的意向,凑近他人游戏的场所,并进行雷同的游戏活动,但没有相互交流,也不试图影响他人的行为。

平行游戏可视为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游戏的过渡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

社会性游戏是指游戏活动具有社会交往性质,可分为如下两种:

其一,协同游戏。

其特点是儿童各自游戏,游戏过程中有言语沟通、情节交流等互动关系,没有共同目的,也没有角色分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合作游戏。

该类游戏是儿童的组群游戏活动,其突出特征在于,具有共同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

合作游戏要求儿童具有言语沟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需要和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复杂的社会交往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幼儿的游戏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具有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 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 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 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79

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情绪卡都有很多种玩法。

在孩子学习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情绪,以及识别他人情绪和学习共情的过程中,情绪游戏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套由ch提供的可下载打印的情感卡片(12张),以及8个适合与学龄前或学龄孩子一起玩的情绪游戏。

There are so many ways to use a set of emotions cards with ch, at home an. These act are part valuable as ch are learning to recognise an their own feelings an, as well as learning to recognise an with the emotions of others.

Today I am sharing a free set of 12 pr emotions cards an fun game suggestions you can play with them. These are great to play with preschoolers right through to school age.

We thought you might also like...

8 Ways to Play & Learn with Emotions Cards

我猜你会喜欢这8个用情绪卡片来学习的小游戏。

1. 做鬼脸

将一组卡片正面朝下叠放成一摞。翻开顶端的一张,让孩子讲讲这是什么情绪,再做出这个情绪对应的表情。

1. Making Faces

Place a set of cards face down on a stack. Turn over the top card. Have your child name the emotion and make a face to match.

2. 猜猜看

将一组卡片正面朝上排开。每人轮流挑选一张,但不要告诉其他玩家你选择了哪张。做出这个情绪表情,看其他人是否能猜出你拿的哪张情绪卡。

2. Guess the Emotion

Spread out a set of cards face up. Take turns to choose a card but don’t tell the other players which you have chosen. Make a face and see if the other players can guess which card you chose.

3. 我感觉……

将一组卡片正面朝上排开。每人轮流挑选一张,但不要告诉其他玩家你选择了哪张。讲一个让你感受到这种情绪的故事,让其他人来猜你讲的是哪种情绪。

3. The Way I Feel Story Game

Spread out a set of cards face up. Take turns to choose a card but don’t tell the other players which you have chosen. Tell a short story about a time you felt like that and see if the other players can guess which card you chose.

4. 情绪配对

首先需要两套打印好的带有不同背面图案的情绪卡片。然后把所有卡片正面朝下排开。每人每次同时翻开两张卡,如果两张卡是同一个情绪表情,就可以赢得这两张卡。所有玩家依次翻卡,最终得到卡片最多的人获胜。

4. Matching Emotions

Print two sets of the cards (complete with the backing pattern on the reverse side) to make your own Concentration style matching game. To play, spread out all cards face down. Take turns turning over two cards at a time. If you find a match, you keep that pair of cards.

5. 讲故事

摆出3-4张卡片。用一个小玩偶做道具,讲一个关于这个玩偶的小故事。比如:“佩奇的气球爆了。” 让孩子想想当这件事发生时,小玩偶会有什么感觉和感受,并把这个玩偶放在相应的情绪卡片上。

5. Story Emotions

Lay out 3-4 cards. Using a small f, tell a short story about the toy. For example – “Peppa’s balloon popped.” Ask your child to put the f on the card that shows how Peppa would feel if this happened.

6. 积极和消极

把一组情绪卡片分成积极和消极两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把某个情绪归为积极的或者消极的。

6. Pos an

Sort a set of cards into positive an emotions. why each emotion is in the nom group.

7. 情绪的支持者

选择一种消极的情绪,谈谈当发现有人处于这种消极情绪时,我们能说些什么来帮助他们。然后玩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想象你就是那个情绪的支持者,你会对被消极情绪困扰的朋友说些什么呢?

7. Supporting Our Friend’s Emotions

Choose a negative emotion and talk about ways to speak to an someone who we can see feels this way. Practice saying these words by role playing being a friend who supports the emotions of others.

8. 情绪对对碰

打印多套情绪卡片,用不同的背面图案做区分。我觉得至少需要四套卡片,然后洗牌就能玩游戏了。(注:Snap是一种简单的扑克牌游戏,类似“捉对儿”。参加者轮流亮牌叠成一叠,争取在出现同点数或同人头的两张牌时,先喊snap以赢得整叠牌。)

8. Emotions Snap

Print multiple copies of the cards (complete with the backing pattern on the reverse side) to make your own Snap game card pack – you’ll need at least four sets. Shuffle the cards for a game of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