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印象中的新新一代是什么样子的?

游戏场上的霸主,还是作业圈里的搞笑派?

近日一则#小学生陪伴走失幼童直到交给警察#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一改我们对现在小学生的看法。

帮助不求回报

广东东莞,街头一名男童光脚穿着纸尿裤独自徘徊,一名小学生发现后,将其带到安全位置并一路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发现二人,向小学生了解情况后,将男童带回警务室,随后男童家人赶到将其接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当天男童父亲在家中睡觉,母亲在看店,孩子睡醒后就自己开门跑了出来。

粗心的父母,胆大的孩子,如果不是这位小哥哥,后果难以想象,事后这位小学生也受到了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何时,我们认为还在爸爸妈妈身后躲避风雨的孩童,已经长大成一个可以遇事不慌的小大人了,他们正是一步步强大的新一代中国少年。

可爱的中国少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么一幕暖心的场景

9月21日,当天是中秋节,市民莫女士带着儿子在城中区某商业区附近游玩赏月时,目睹了4名少年正在帮助陌生老人。莫女士说:当晚9时30分左右,她走到附近时,看到民警在路边询问一名老人,旁边还有四名少年。

“我好奇地走过去,听到民警在询问老人需要什么帮助,还说如果需要去救助站可以送她去,但老人拒绝了。民警离开前特地对四名少年说谢谢你们,小朋友。后来我了解到,是那几名少年拨打110,请民警来帮助老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位少年帮助老人

民警离开后,莫女士以为几名少年也会跟着离开,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没有离开,而是围在老人身边陪她聊天。一名少年还从裤袋里掏出一把糖果递给老人,并细心地帮她剥开糖纸;另一名少年到附近奶茶店拿来纸笔,给老人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他们离开前对老人说:“如果你饿了或是有什么需要就给我们打电话,奶奶再见!”

看到这一幕,莫女士非常感动:“他们的举动特别暖心,特别正能量。”她教导儿子向这些哥哥们学习,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

9月25日,相关记者联系上了四名少年之一,柳州前茅中学初二学生冯锦坤。他回忆,当晚他和同伴一行四人约好外出游玩。

中秋之夜,人们都是结伴而行,但路边长椅上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冯锦坤说,中秋节本该合家团圆,看到老奶奶只身一人,他们忍不住上前询问。

攀谈中四名少年得知,老奶奶是从桂林来柳州的。“你家在哪里?有没有家人的联系电话?”他们多次询问无果,冯锦坤和同伴到附近买来面包和饮用水,围在老人身边陪她聊天。同时,为确保老人安全,冯锦坤和同伴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由于老奶奶拒绝了民警提出的救助建议,冯锦坤便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老奶奶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他。

冯锦坤表示:“从小父母和学校老师就教导他们,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后碰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仍旧会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援手。”

就像冯景坤说的那样: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新一代的他们拥有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值得夸赞的,而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呢?

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德

培养孩子的美德,是孩子走向社会的一把“利器”,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很重要,那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注意下面三点:

A学会理解他人

让孩子学着理解别人。如:“你看妹妹一个人玩都没有人陪她,如果姐姐能够教妹妹,相信妹妹一定会很开心的。”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角色,进而逐渐学习与同伴分享及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学会分担工作

让孩子帮着做家务,比如做饭、照料宠物、打扫卫生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自发地做家务,父母必须耐心地教他们、鼓励他们,甚至有时强迫他们,但要注意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

作为家长应从家居生活着手,尽量找出孩子可以分担的工作,让孩子了解到他的付出和帮忙对别人产生了帮助,并因此而产生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多参加团体活动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缺乏团体相处的经验。所以,父母应多为孩子创造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机会,一方面学习独立,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互助合作的情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蛙很欣慰,看到新一代的他们懂得助人为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中国少年,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长为有一颗爱心、仁心、善心的人。

END

关注树艺蛙APP还有更多文章更新等你来看

注:部分图片文字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