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绍武呼吸宇宙之美 吐纳海天风云 铸就中华之魂

以美铸魂

谨以此文纪念钱绍武先生

文/钱瑞泽

在香山碧云寺跨院住山已近一年,最初步入庭院映入眼帘的是水面上的一尊塑像,精美灵动又大气磅礴,庄严中透着慈爱之怀,神韵之美跃然而出,祂坐落在郁郁葱葱的古树之间。抬头恰好眺望远山的轮廓,一处清净脱俗之地有了点睛之笔,也有了此间的守护,于是日夜与她为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偶尔似乎由心底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不由得想起刚刚离世的艺术大家钱绍武先生,顿时哽咽抽泣,悲从心来…不禁感慨 2021 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多位大师先后离世而去… 人生在世,良医难求,良师难遇,如先生般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宽厚豁达,走到哪里都带来如沐春风的笑声…离我们远去了,这让我们很悲伤。先生留下的作品,在我们心里化成美的音符,久久回荡。

记得秋日里一个阳光明媚、山风和煦的下午,钱先生坐在这所院里微笑着和我们侃侃而谈。谈笑中说起他儿时的经历:他的父亲虽是一位做事十分冷酷严苛、脾气暴躁的爸爸,也是一位研究英国古典文学的专家学者,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曾要求儿时钱先生用英文散文诗形式写作练习。少年的钱先生在他父亲高压下痛苦不堪,不得已地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百无聊赖的寂寞中,木然地注视着木窗的缝隙里洒下的一缕阳光,那里有几粒尘埃在不停地上下翻动,这不禁让少年心有所动,仿佛是他的心一样在自由舞动着,此情此景触动了少年钱老的心。很快,少年就用英文散文诗的样式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看似“平淡”的画面。当作业交到他父亲手里时,少年注意到了他爸爸的表情剧烈地变化。此时,小孩的心无比忐忑、无比恐惧。少年心说:这下完蛋了,好好的英国散文诗,让他心里的“灰尘”搞砸了。无奈的少年默默地等待着最后的审判和无情的巴掌。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听到他父亲开怀的大笑声,这让战栗中的少年更是无所适从地,懵圈不已……当然最终听到的是他父亲从未有过的夸赞:“太美了…!”。而这种赞美却让如今垂暮之年的钱先生记忆犹新。这个“意外”的赞美,使得少年的钱先生不仅懂得了美,从此也打开了“美”的大门,开启了追求“美”的事业的一生。

至今钱绍武先生在雕塑、书法、绘画等领域卓然成家,是公认的新中国泰斗级艺术家。尤其在雕塑创作和艺术教育上,推动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钱先生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院长、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

钱绍武雕塑作品

雕塑方面代表作品有《大路歌》、《李大钊像》、《枫桥夜泊•张继像》、《瞎子阿炳像》……等几十件,享誉艺坛,是20世纪雕塑艺术的经典。

《大路歌》是钱先生1958年于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六年学习后的毕业作品。得到前苏联美术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从此中国有了你们自己真正的雕塑家”。这件作品还发表在当时苏联党报《真理报》上,钱先生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受到前苏联巡回画派以及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大众渴望新生活的精神面貌,给人以振奋和激励。这也是钱先生第一次尝试着以娴熟的雕塑艺术技艺,把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与美的能量进行同构同频的尝试。大锐角倾倒的三角构图,融入了钱先生对“美”的精神强烈追求,并把中国人民追求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坚强不屈、艰难奋进、勇往直前的强大能量凸现出来。这种锐不可当的“美”的能量,就是今天中国人民所有伟大成就的初心。钱先生载誉回国后,毕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一九四九年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中国艺术家之重要鉴证。

老人家是一位对美极其敏感的艺术家,这种才能使得钱先生经常能十分精准地扑捉、把握“美”。所以老人家对艺术这门情感学问的深刻性有着切身的体会。

初秋的香山小院里,先生总喜欢在午睡后坐在树荫下小憩品茗,眯着双眼聆听者潺潺山泉音乐般流淌的声音,怡然自得。此时偶然也会若有所思地有感而发,不经意地向我叙述着他老人家一生对艺术对美学的感悟和见解,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美是有能量的,人类情感也是能量,它们都是宇宙大自然最原始的存在。作为艺术家,不仅应该具备美的情怀,更应该善于发现美,再以艺术家特有的才能,用最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类的情感得到升华,让更多的人获得美的能量,共同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这就是艺术家的工作,艺术家从来都不应该是为自己而活着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炳坐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雪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路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攀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天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神农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大钊纪念像》

《李大钊纪念像》坐落在唐山大钊公园,高约4米,宽约8米。这尊纪念碑雕像不仅是钱先生个人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更是新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钱先生几十年积蓄的能量,在这件作品里爆发出耀眼的光芒。老人家践行着建国以来所提倡的中国艺术形式要民族化的文艺思想,还大胆地采用中国特有的天安门建筑样式构图,借鉴传统摩崖石刻造像的形体归纳方法,成功地将中国气派的共产党人李大钊先生那种刚正不阿、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完美地呈现出来。

该作品获得1999年“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展”金奖,并在二十世纪最后一天的人民日报文艺专栏中刊载,同时刊载的还有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大家名作。在回顾建国以来的艺术成就中,钱先生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钱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在美术领域对艺术民族化问题是有共识的,还经常就此议题讨论、共勉。“美”在古今中外早期人类活动中就有所体现,并不神秘,最初大多是集中在重大祭祀的巫术活动中,在甲骨文中多有记载,但绝非“羊大为美”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相类似的功能。著名美学专家李泽厚先生曾经有一篇专门文章论述,提出:巫术才是中国独特传统的核心根源。所以钱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美术就是巫术啊!”。当初,巫术是为了狩猎、为了丰收、为了打仗等重大场合才出现的活动。据考,孔子就是舞蹈大家。礼是从巫术演变过来的,后来形成“礼乐”。所以“巫术”里面有神明。而这个“神明”,钱先生理解它就是“美”。美是宇宙天然存在的能量,是人人可以感知到的。中华民族自古都讲“天人合一”,正是这种思想传统的体现。“美”是宇宙大自然的固有能量,人类的情感也是宇宙赋予人类的能量,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的情感能量与“美”的宇宙能量交融,产生频率共振,建立通路。所以不管是远古巫术也好,还是今天从巫术中发展而来的艺术,都是通过情感对“美”的能量的感知,从而创造“美”的感受,提升人类的境界,达到与宇宙能量相通,进而获得“天人合一”的“美”的境界。它不是我们人类主观愿望,不是简单的愉悦,它是生命的本能、是天然属性。按当今量子时代的说法,就是宇宙量子纠缠效应,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与肉体都是从宇宙中来的,还会回到宇宙中去。

钱先生自己还说:“塑像是不断咀嚼别人的灵魂,然后通过对别人人生的感悟、体会和同情,来把这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一瞬间给表现出来。”

李大钊先生的灵魂自带这种美的能量,他不仅刚正不阿,更有“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不仅是相貌上与中国式审美契合,在情感上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具有胸怀天下的豪情大义。这种情怀是中华民族自五千年以来传承的天道美德。所以必须运用渗透在中国文化骨子里的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任何西方艺术形式在这里都显得纤弱而不适用,都不足以体现钱先生心目中的“美”,不足以与这样伟大之“美”能量同频。

据钱先生讲,他在这件作品的艺术形式的思考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灵光乍现,想到了天安门的建筑造型。天安门的样式是典型的中国式审美结构,虽然那是封建帝王宫廷建筑,但最最主要的还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喜欢宽大而稳定,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只有把肩膀拉开这样如此夸张的横宽构图才能把李大钊先生的“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体现出来,才能真正把天下道义担起来。所以,这个构图形式既有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的文化精神,又有李大钊先生所具有的美之道义精神,更有钱先生自己“美”的情怀。将三者美的能量通过这样一个横宽构图样式在灵魂深处得到了高度统一,如此高度同频共振,使作品巨大的能量直达“美”的境界。也正是在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及“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导下的具体体现,就是钱先生常说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钱先生进一步回味着这件作品当初的创作经历。为了完善这件雕塑作品,不能只是在平面构图上对传统美的继承,在雕塑行当里,对具体的三维造型的推敲尤为重要。既然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一定要彻底地坚持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创作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一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卧人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子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愚公移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治炎帝》

百年前,中国并没有“雕塑”概念,这个词是舶来品,中国以前都称为“造像”。和西方一样,大量的雕塑都属于是宗教造像。中国的雕塑造像不论从数量还是从写实细腻手法的质量上,都远远高于同时代的欧洲艺术,但中国一直保留着自己审美样式的特征。尤其摩崖石刻的造型方法与西方写实技巧迥然不同,由于山体的自然条件的所限,发展出了非常浓厚的中国东方造型风格。钱先生在寻找《李大钊纪念像》的造型处理方法时,特别注意到这样的造型归纳处理的重要性。因为这种造型归纳法里凝聚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的能量的聚集,它能极大地唤起与中华民族所传承的那种美的能量产生共鸣。于是在对《李大钊纪念像》的创作中在不断摸索、反复推敲中,既保证了李大钊先生的形象的真实生动又保证了中国式的审美风格。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充分发挥了钱先生毕生所学,将中西合璧的艺术学养和美的修养赋予作品,最终实现了中国气派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完美塑造。这样的艺术形象才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才是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年代,是东西方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期。然而正是这种传统“美”的能量释放,使钱先生以一人之力推动了中国雕塑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钱先生自小就接受到了“美”的教育,深深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就是一种能量。艺术就是关于情感的学问,而艺术家的作用就是把人类的情感与“美”链接在一起,钱先生深信只有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让“美”和情感建立通路、产生共鸣共振,才能让更多人的心灵得到慰籍、得到鼓舞、得到勇气、得到智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的能量,而不再孤独。

钱先生对美的感悟、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对人类情感的强烈感受,与他的特殊机遇和经历有着直接关系。在不断地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往事时曾说:“只有背熟这些古典著作,它才能成为你的灵魂一部分。《三字经》是一般蒙学所习。我是从《大学》、《周易》等学起的,于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一个八九岁的儿童跪在小垫子上,大声的背诵着“大学”,旁边坐着一个老先生监督他背书。老先生姓杨,年逾七旬,是清末拔贡,也就是准备进贡给皇上使用的优秀秀才,他是这个小孩的姨公。小孩正是钱绍武先生,出身江苏无锡的大户人家,其父亲是北大赫赫有名的英国文学教授钱学熙。抗日战争爆发后,钱学熙在四川重庆帮著名学者熊十力翻译著作,因都是暴脾气而无法继续合作,钱教授便又举家迁回老家。钱教授不愿给汪伪政权效力,更不愿儿子钱绍武先生在日本开办的小学读书,便将他寄居在杨家姨父的家里,自己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从那以后,钱先生便跟着姨公学古文,同时有幸拜在高古学者秦古柳为师学习中国画,秦古柳先生提倡“琴棋书画气功武术同修”。四年的光阴冉冉而过,钱先生不仅已经背熟《四书》、《五经》,临摹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书画,还锻炼出强壮的体魄,以至于十二岁的钱先生开口闭口都是“之乎者也”,用毛笔给他父亲写信也是通篇文言文,连朋友们看了都误以为是钱先生的爷爷写的信, 完全一副古代文人侠士作派。钱先生的母亲深为忧虑,儿子变成小古董,以后怎么谋生?于是钱先生又回到父母的身边,先是被接到上海,开始学习英文,尔后,又随父母赴京。

……光阴荏苒

北京大学的红楼距离北平国立艺专很近(中央美院的前身),钱先生就常常跑到艺专董希文先生的课上旁听,结识了如今的美学大家杨辛先生,期间还曾与如今的国学大家汤一介先生一起私下成立马列主义学习三人组。后来,没有学历的钱先生自制中学文聘参加了北平国立艺专的入学考试,因专业技能考试、古文写作和英文写作满分,得到徐悲鸿先生的赏识,以入学考试第二名破格录取。至此,钱先生才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他倍感珍惜,在校期间刻苦用功,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后,钱先生参与留学苏联的考试,在美术学院几十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送往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雕塑,经过六年的严谨造型训练,真正彻底受到了的西方艺术洗礼。终使钱先生成为新中国一代中西合璧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

钱绍武绘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绘画方面:钱先生同样为世人竖起了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钱先生的绘画方面呈现多种类特点,包括素描、速写、线描、色粉画、国画,可谓异彩纷呈。尤其肖像素描更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慨叹,成为大多数国人学习美术的经典范本。由于是雕塑家,学贯中西的钱先生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夺光耀目成就,完全让世人难以企及。他的肖像素描给世人呈现出来丰富多彩的印象,有时像石头一样坚硬结实,富有重量感和体积感;又由于是受到中国画艺术滋养,有时揉进了线条凝练的灵动、有时泼墨写意的磅礴、有时刀削斧劈的洒脱等中国画水墨笔法。使这种高超的技法和极高的艺术造诣达到了“叹为观止”地步。钱先生的素描肖像艺术不仅超越了他同时代的艺术大家,更可与全世界任何名家优秀大作相比肩。

钱先生的素描技法上耀眼夺目,更在于他的每张肖像素描都能利用不同的技法充分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因为“美”一直都在钱先生灵魂里激荡,随时随地捕捉人间百态,从心底里希望把这些珍贵的情感能量,用最美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钱先生在坚持“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的原则下而不拘形式。并认为只有对人物灵魂的咀嚼,通过自己对对像的充分了解,经过艺术家的升华,把富有“美”的激情表达出来,才是艺术品中的尚上品,才能把人物的灵魂刻画出来,“美”和情感才能产生共振,才能达到艺术的目的。钱先生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践行的。这个原则充斥在钱先生的雕塑、书法、绘画领域的各个方面。当然坚持这个原则是十分不易的,艺术家自身必须具备“美”的能量,以极其扎实娴熟的基本功、极其广阔的视野、极其开阔的胸怀、极其勤奋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才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绍武先生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大型画册《素描与随想》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钱绍武素描人体选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1999年《钱绍武水墨人体选集》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他素描作品分别为各美术杂志如《美术》、《美术向导》等专版发表。钱先生的素描同样可以说凝聚了钱老艺术人生“美”的能量。他把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画表现技法融为一体,他把雕塑立体塑造方法与绘画语言结合一起,挥洒自如地带入了纯艺术创作,而直达“美”的最高境界。对于“美”中华民族的认识迥异于西方对美的阐释,早在西方诞生美学理论之前,在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美”字的出现。这个“美”绝不是一般定义为“羊大为美”,而是祭祀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美”的状态,可以通过巫师以音乐、舞蹈、吟诵、绘画、雕塑、器皿、文字传达出来,给人们以感染,显现一种超人的力量。这种力量看似某种激动的情感,其实是在调动人的潜能,是远古先民对“美”的神秘能量的崇拜。通过巫术祭祀,与美的宇宙能量的同频共振,才是祭祀的本意。恰巧,三星堆古遗址的发掘,其中青铜神树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棵神树和甲骨文的“美”字的字形可以相互印证。钱先生正是儿时在他父亲的启发下,种下“美”的种子,在各种机遇的加持下,将这种星点能量越烧越旺,并有意无意地运用在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也正是“美”的能量引导,创作出一件又一件充满美的能量的作品。“美”的能量并不神秘,人人都能感受得到,无论从日常生活中感人的故事,还是从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作品、绘画、雕塑……,充斥着“美”的能量。只是人们大多会简单地概念化理解,同时又被西方美学理论拽偏,而忘记了“美”的原始出处,更不会想到它就是今天量子时代常常提及的能量、频率、共振。实际上对“美”的体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本能。“美”不仅只是好、好看、漂亮……等等简单的代用词。柏拉图对话中也说:

“美”不是一个美丽姑娘,也不是一个美丽的盘子,它是美的本身。“美”在远古祭祀活动中,是通过“巫术”方式调动出来的。李泽厚先生在《为什么巫术才是中国独特传统的核心根源》一文中论述到:“我这里有一幅著名的仰韶时期的马家窑彩陶图,距今4500到5000年以前,纹饰的图样就是舞,群舞,不是一个人,而是大家手牵手都在跳。起什么作用呢?就是在群体里面,起着团结、巩固、组织的作用。……”在这里巫术的功能可见一斑,巫术是所有这些活动统称,它包括了音乐、舞蹈、文学、绘画、器物、雕塑……,这些被今天看来的所谓艺术形式都是巫术仪式中的内容,统统围绕着一个甲骨文中写做“美”的东西,它是宇宙能量,它也是人类的情感,是人的灵魂。而今天的艺术家充当了远古时期一部分巫师的功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今社会市民中的艺术家地位比较特殊的原因。

也许在钱先生这里,科学与艺术终于能够走到一起了吧?

钱绍武书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方面:钱先生除三四年级以前是在“新学”体制里受过教育,大部分时间是在准私塾中接受的教育。传统书画师承了无锡当地名家秦古柳先生,从小便得到了极高品位的书法艺术和国画艺术熏陶的机会,不仅熟练掌握了楷书行书草草书隶书篆书,更是很早便体味到了碑学和帖学的韵味,养成了书法爱好,耳濡目染着秦古柳先生每每以书法自娱自乐的样子,更是在钱先生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迹。至今,钱先生在写书法时,都自称“这就是我的卡拉OK”。名师的作派影响可见一斑。

此后,钱先生随其父母来到北平,扩大了视野,接触到了新美术,受到一代宗师徐悲鸿青睐进入北平艺专学习,50年代又留学前苏联,看到并学到了精彩而绚烂的西方艺术。这些机遇为钱先生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养分和“比较学”的研究机会。由于钱先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雕塑家,使得钱先生对中国书法有了绝对与常人不同的雕塑家风格。在这迥异他人的成长历程、深厚的学养功力和宽阔的发展空间中,逐渐形成了独有的书法艺术成就。钱先生书法作品风格具有多样化特征,或大气雄浑,或龙飞凤舞,或端庄典雅,时而苍茫、时而清丽、时而优雅……,可以说“幻化无常”。这种风格常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钱体”,开创出书法艺术的一片新天地。因为钱先生认为书法如果作为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家就必须让它的表现形式丰富起来,不同的情感必然有不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不仅需要艺术家熟练地写一手好字,更要求艺术家通过书法来表达出丰富的人类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称为“书法艺术”。凡固守一种书体,最多只是写了一手好字,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家。钱先生总结出书法的音乐性、书法的舞蹈性、书法的建筑性等等。这些总结都是钱先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映了“美的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主要代表巨作:中央政治局会议厅《泰山颂》、泰山南天门《万世师表》、中央军委会议厅《沁园春-雪》……等。一些名胜古迹的匾额,抱柱更是数不枚举、不计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先生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一直秉持初心,用“美”的能量引动书法艺术创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坚持临帖临碑练习书法,为的是保持对“美”的敏感度。他认为书法艺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书法品格就是人的品格,书法就是他的情感心电图、书法就是他的卡拉OK。我们说,书法是钱先生灵魂的诗画。

钱先生还认为,临摹古人碑帖是最快最便捷汲取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所积累下来的“美的能量”。中国历代优秀书法作品中集聚着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而强大的能量,字里行间传承着中华民族美的灵魂。

中国文化充满了“美”的能量,更是统一的。不管是周文王《易经》、老子《道德经》、孔子《论语》……,还是古代诗词歌赋唐诗宋词;不管是琴棋书画、气功武术,统统都是与甲骨文中的“美”一脉相承下来的,这就是中华“美”的巨大能量,是它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代代相传,它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根,就像甲骨文的“美”字,就像三星堆的神树一样扎根大地、枝繁叶茂。凡是违背“美”的能量,都将被抛弃。其实钱先生爱笑,正说明老人家“美”的能量常常被美所吸引感染,哪怕与人打招呼、或者认出一朵花、踢一块小石头,都觉得是很美的事,都会引出一串会心而爽朗的笑声。在钱老眼里,处处都有“美”,处处都是能量,时时都会感到欢喜。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把人类伟大的情感和“美”的能量链接起来,让灵魂有归宿,人们不迷茫。

我们的灵魂、智慧与生俱来地带着宇宙“美”的能量。感谢恩师钱先生,我们永远会记住,以美铸魂,守住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