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300余年的瓷器上以粉彩描画着“巴利斯审判”的场景。这是澳门博物馆的“重头戏”,一份份外销定制版的瓷器诉说着澳门中西融合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大学书院内的健身房

“中国的工艺,西方的内容。”大V们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共享祖国南端的文化交融与文化认同。

由澳门的地标性建筑大三巴牌坊为起点,攀上若干级台阶即可看到被葱绿树木环绕的澳门博物馆。往远处即可眺望高楼林立的珠海。

澳门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与大炮台和大三巴牌坊同是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历史建筑和遗迹。1998年4月,这里正式对外开放,收藏了书画、外销瓷、民俗礼仪等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每到一地最喜欢打卡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因为能在这里纵向地看一个城市,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能让我更立体地理解一个城市。有跟我一样的同学吗?”被博物馆藏品震撼到的博主@孤烟暮蝉在微博上分享。

“图六我小时候经常玩。”“我也玩过这个!”博物馆内一个钓鱼的人偶唤起评论区不少广东人的儿时记忆。小小的玩具,显示出祖国大地文化认同的紧密连接。

横琴有一片1.09平方公里的土地,校友大道被绿树环绕,明亮的图书馆迎来送往忙。这里就是大V们澳门行最期待的行程之一——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是一所位于澳门的国际化综合性公立大学。为中欧商校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创始成员和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是澳门第一所获AACSB及AMBA认证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风团参观澳门大学

“在大湾区建设中,要加快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澳门大学要成为其中重要一环。”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在向采风团介绍学校建设情况时铿锵有力道。

宋永华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大学提供了更多机会。未来澳大要鼓励更多的内地及港澳台学生到湾区就业创业,为湾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风团参观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郑裕彤书院,身着传统中式服装的院长带领着大V们在书院内参观。缝纫机、架子鼓、跑步机……一样样令采风团惊叹不已的“装备”一一在书院里呈现。他们还偶遇了一场由校园“明星”在书院琴房内唱响的演唱会。

“住宿式书院是澳门大学的特色,它和学院制度相辅相成。”澳门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在书院内一起学习、竞赛、娱乐和生活,并在同侪的激励与合作之下学习自律管理、自主行动、自我成长,达致全人教育的目的。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金色牌匾在教学楼内熠熠生辉,在书院内感受完澳大独特的青春氛围后,采风团来到了全国首个挂牌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可以看出各种药材、设备在这里被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学生们视若珍宝,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他们都把中医药研究视为自己的重要追求。”学生们在实验器材面前专注的模样让采风团成员感叹不已,表示这就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焕发新活力的最好途径。

令采风团印象更加深刻的还有澳门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上的发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带来了新机遇,实验室与香雪制药等湾区企业签订了相关创新转化的协定,打造新平台。

此外,采风团还去到了澳门CTM总部。

绿幕前,博主@basa帽哥拿着吉他与大屏幕上的澳门乐队共舞。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他也进入了屏幕之中,引得采风团成员都拿起手机对准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街景

位于老城区的CTM总部展示了引进及与本地机构合作推出的5G智慧生活应用,涵盖AR、VR应用探索、视听娱乐、阅读体验、科技及历史文化普及元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街景

澳门之行让采风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湾区的融合发展与共同的文化认同。从粤康码到澳康码的顺畅对接,到澳门本地媒体的全程参与,都让博主们在社交媒体上不住感叹。“澳门稳定发展不是没有道理的,也不是偶然的。脚下的土地让人心里很踏实。”

【记者】钱明雅

【作者】 钱明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