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玉米价格延续下跌走势,山东深加工上量再增,连续4天上量破千,企业收购价连跌,今日跌幅在0.5-2分不等,其中沂水鲁洲跌2分,收购价1.44元/斤,暂为今日最高跌幅;华北其他地区整体持稳,个别小幅下跌;东北地区天气转晴,上量增加,黑龙江、吉林、内蒙均有企业下调收购报价。全国玉米平均指数为1.32元/斤,山东平均指数为1.44元/斤。

山东深加工晨间到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2021年玉米均价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玉米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是新粮上市节奏以及小麦替代。玉米底部由于种植成本增加和小麦价格上涨而抬升,顶部则受到国家政策以稳为主和饲料配方可以随时调整的限制。近期小麦价格出现企稳迹象,本周开始东北也告别强降雪,玉米或将大量上市,价格因而承压。

从夏季河南极端暴雨,到秋收山西、山东、河南等多地降雨导致玉米收获延迟近半个月,至今北方仍有少数地区无法完成收获(如河北),继而影响冬小麦播种进度,间接影响农民卖粮节奏。

同时,今年华北多地频繁降水,也给当地玉米市场带来影响:其一,玉米减产成大概率,新粮上市初期农户产生惜售心理;粮价连续上涨,进一步强化了农户的惜售心理;其二,收获期间降水导致玉米水分高于常年,如目前山东淄博等地玉米水分可达到18%左右,不利于脱粒;其三,玉米品质面临进一步下降风险,由于今年生长季华北玉米产区多雨,导致多地玉米容重偏低,毒素不稳定。收获后,玉米水分偏高不利于脱粒,农忙又导致农户错过第一轮卖粮小高峰,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本周至未来一周,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以干燥为主,有利于运输的恢复,也有利于玉米的上量。

随着降雪暂停和物流好转,东北新玉米供应缓解,一度出现在北方玉米主产区的惜售心理可能有所缓和,有利于新玉米上市,但东北气温下降过程以及华北玉米水分偏高、不利于脱粒的客观条件,可能使得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潮粮易见、干粮难寻。这或许也是广大用粮企业现阶段积极寻找进口替代品的原因之一。

另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明年1月至2月我国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发生极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东北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灾害,极有可能将再次影响售粮进度。鉴于极端天气多发,以及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明显,一定要把握售粮节奏,减少因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粮食价格,行情走势预判,专家解析,点击订阅查看!

(来源:中时通,仅作为分享,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