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的小伙伴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去菜市场买菜,蔬菜的价格突然上涨了好多,而且涨价的幅度也明显的比往年要高出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有的蔬菜可能一斤只需要两三块钱而已,而现在突然价格暴涨,买一斤至少需要花上个四五块钱,甚至十几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说东北的大白菜,正常来说,冬天大白菜的价格应该在一块钱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大白菜能便宜到接近五毛钱一斤的价格,真的就是大白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然而自今年的十月中旬开始,全国各地的蔬菜价格普遍开始上涨,而大白菜的身价也开始飙升,有的地区的大白菜甚至价格上涨到三四块钱一斤的程度,大白菜的身价翻了好几倍之多。

再比如说菠菜,正常来说菠菜一斤的价格也就在三五块钱左右,冬天可能在稍微贵点的时候,最高能达到七八块钱左右的程度。

然而前不久,由于全国大范围的蔬菜大涨价,导致部分地区的菠菜价格一度直接上涨到二十块钱一斤的天价,甚至要比同期的猪肉价格还要贵上不少。

要知道国内的很多地方的猪肉价格现在也不过才十块钱出头的样子,蔬菜价格比猪肉价格还贵,可以说这次的蔬菜价格上涨,涨的那是相当的离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最近就有不少人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最近蔬菜会疯狂涨价,而且上涨的幅度还如此之高?

实际上此次全国范围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这里我们总结了一下此次蔬菜价格上涨的四点主要因素。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今年频繁出现的异常气候天气导致蔬菜的产量大幅度缩减。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发现了,由于全球变暖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极端天气频繁发生,而我国国内也同样出现了多起异常的极端气候现象。

甚至在很多地方还出现了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都难得一遇的秋汛和洪涝等灾害,造成大量农田因为积水或洪涝淹没。

例如前一阵子,河南、山西等地都遭遇了暴雨天气的侵袭,许多蔬菜就是因为在发育过程中,根茎等部位因为长期遭受雨水的浸泡,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再加上气温骤降等因素,最后就导致了蔬菜的总体产量出现了明显减产的情况。

而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我国北方地区还时不时就会出现大范围的连续降雨情况,而伴随降雨一同而来的还有降温,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持续低温以及连续的降雨情况,也会进一步加剧虫害现象的发生。

因此,各地蔬菜的大幅度减产让很多农民都没办法按照以往那样供应足够的蔬菜,而这就导致了目前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引发蔬菜价格的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次涨价幅度最高的几种蔬菜,往往就是小白菜、油麦菜、芹菜这类有根茎的蔬菜,正是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雨水以及降温的影响,所以价格才会出现暴涨的情况。

至于像南瓜、冬瓜、地瓜这种没有根茎的蔬菜,由于其自身容易保存,短时间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不容易对这些蔬菜的自身造成影响,因此这类蔬菜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其次,涨价的第二点主要原因就是蔬菜生产成本的提高,自今年开始,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开始纷纷上涨,而像农作物的种子、农药、化肥这类商品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有的肥料价格涨幅甚至超过了50%。

虽然最后这些成本分摊到蔬菜上,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并没有其他因素影响那么大,也就是让蔬菜每斤的成本上涨了几毛钱,但是农作物生产成本的提高也确实的进一步拉升了蔬菜总体价格的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此次蔬菜涨价的第三点原因就是运输成本的增加,在我们往期视频里有详细的提到,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的能源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而国际市场上的油价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蔬菜的运输成本。

而且由于部分地区因为气象灾害等原因,导致蔬菜在供应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需要从其他地方跨区域运输蔬菜,这都致使蔬菜的运输成本急剧增加,最终导致蔬菜的价格再次上涨,而这些成本最后都是由消费者来为此买单的。

那最后一点原因其实就是疫情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国内的个别地区再次出现了多起新冠确诊病例,而当地的有关部门也都非常负责任,在第一时间就根据规章制度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亲密接触者进行了隔离观察等措施,并对出现疫情的小区,以及各类公共场所进行了隔离封锁。

而因为长时间的隔离观察,就导致许多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比较紧缺,于是许多还没被隔离的民众也开始产生恐慌心理,选择到超市、菜市场进行生活用品的抢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前不久,部分自媒体对商务部下发的一份通知进行错误的解读,从而让不少网友有了错误的认知,产生了恐慌的心理,进一步加剧了蔬菜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面对国内多地出现的蔬菜价格暴涨以及民众恐慌式采购,农业农村部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民众介绍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当前国内蔬菜供应情况,通过详尽的解答来缓解民众的恐慌心理。

实际上,虽然目前部分地区的市场上出现了短暂的蔬菜供不应求的情况,但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个别地区的特殊情况所导致的,就总体上而言,我国目前的蔬菜供应量是完全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

近些年,我国主要品种的蔬菜,不管是在种植面积上,还是在产量上,都有明显的提升,这足以满足民众对蔬菜的需求。

尤其是现如今科技在不断进步,各种农业设施的规模在逐渐扩大,这不仅给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保障了蔬菜市场的供应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今年的蔬菜总面积高达3.2亿亩,预计总产量能达到7亿吨以上,这相当于什么概念?就是足够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吃上五斤以上的蔬菜,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如果每天能吃掉一两斤的蔬菜就已经算相当不错的了。

吃都吃不完,你还需要担心蔬菜供不应求的问题么?而针对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以及持续低温的气象,国家有关部门早就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为的就是确保民众粮食供应的安全。

除了国家层面上的应急预案,各地政府也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应的部署,例如沈阳,就通过市场渠道的方式来解决沈阳蔬菜供应的问题。

而天津则是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像准备储备肉一样,提前准备一定数量的储备菜,保证天津蔬菜市场在出现供应紧缺的情况下,能够有足够的储备菜来满足民众的日常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连和武汉则是下发通知,禁止任何人哄抬物价,并公布了举报电话,欢迎广大市民进行举报,一经查实存在恶意哄抬物价,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一律将从重处理。

可以说各地为了保障市场上蔬菜的正常供应的问题,那是真的操碎了心,而蔬菜的价格也在这一系列多重的操作之下,有了明显的起色,就在最近两天,之前一直疯涨的蔬菜价格终于开始回归理性,价格有所回落,不少蔬菜的价格甚至开始接近此次涨价之前的正常价格。

伴随着未来新一波蔬菜的生长,市面上的蔬菜价格势必会重新回归到正常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我们每一个老百姓依旧还是能够继续吃得起蔬菜,吃得到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