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成很好,产量高。关键是优良的品种,加上科学种植、农业专家指导,这些方面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丰收增产,实在太开心了。”晨时农业有限公司工人王亮辉说。

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杜寨社区的晨时农业有限公司的240多亩红薯正在陆续丰收。记者在种植大户叶俊超的红薯地里看到,雇佣的工人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捡拾红薯装袋。随着挖薯机开过,在翻滚的泥土中,一个个红薯好似一条条红色的鲤鱼从机尾跳跃而出,饱满的红薯让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公司技术负责人彭辉锋介绍,今年主要种植的商薯19新香红薯,预计每亩产量都在350-400公斤以上,亩均效益能达1200多元,市场上每公斤红薯销售价在1.5元到2元钱之间,远销浙江、深圳、广州等地区。

不起眼的小红薯被该公司技术负责人彭辉锋亲切地称为“金疙瘩”,红薯产业被打造成了农业增收的特色亮点,成了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振兴需发展特色。这些年,伊滨区杜寨社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社区的老年人比较多,全社区老龄化严重,大量闲置的土地无人耕种。而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每年为居民发分红,同时,对于较贫困的居民,社区可以帮忙请他们到种植大户打零工。而且社区集体收入也上来了,我们能拿出更多的资金为社区居民谋福利!”伊滨区杜寨社区党支部书记杜宗勋介绍道。

(来源:洛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