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时,人总是没精神、食欲差,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发烧时,身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加快,所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比平时更多,感冒从初发到痊愈都有一个过程。感冒发烧时,人总是没精神、食欲差,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但很多人感冒后为了好得快,就随意加药,殊不知这样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正确对待感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多喝水

在多喝温水的时候,吸入温温的水蒸气,促进鼻腔黏液流出来,从而缓解鼻塞。所以,感冒了,多喝水,多睡觉,不无道理哦。

多喝水可以促进药物排泄,也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建议生病期间每次喝水300毫升,一天的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为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必要时才服药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并非所有情况都要吃药。

  • 小朋友: 孩子生病后要避免外出,根据病情酌情用药,如果感冒三天后出现了发热,体温逐渐升高,咳嗽剧烈,咳黄痰,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 年轻人:感冒后出现怕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嗓子疼的症状,可以自己在家适当休息或者用一点药食同源的小方子即可。
  • 老年人:尤其有既往疾病的,包括像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 特殊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感冒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3别胡乱“捂汗”

捂汗并不适合于所有感冒,只是对初期的风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风寒感冒的表现就是怕冷、不出汗、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色白等。

不过,汗出得多了也会适得其反,使得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

最好就是注意空气流通,适当多喝白开水。

4别迷信输液

感冒输液不一定好得快。

因为,输液主要作用是缓解或减轻感冒的疼痛感,让患者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体力对抗感冒病毒。

过分依赖输液,不仅不能缩短病程,反而存在过敏反应以及静脉炎等风险。

此外,大家在口服药时也要注意不可过量服用、不多药并服。

因为,很多药物中往往都含有同一种成分,几种一起吃就容易超标,可能会造成肝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冒期间,人的胃动力较弱,应尽量少吃会增加脾胃负担的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茼蒿等。饿的时候建议多吃些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热的糙米粥、蛋花汤、藕粉糊、温过的酸奶、去油的热鸡汤等。随着病情好转,消化功能恢复,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