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欣 通讯员 赵效显)毕宪慧从教23年来,把汗水洒遍学校的角角落落,把爱根植学生的心灵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学生泡在一起的班主任

毕宪慧担任着两个班的班主任,每天早晨六点前到校,晚上近九点才离校。看学生早读,陪学生吃饭,晚自习到教室里转转,一整天都和学生泡在一起。毕宪慧说,和学生心里安稳。

在班级管理上,毕宪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选出一个班长和四个值日班长,负责维持班级纪律和总结每个学生的表现,班级秩序井井有条。毕晨辉原来跟父母在外地上学,刚转入毕宪慧班里的时候,毕晨辉的小毛病特别多,上课乱说话,在宿舍不按时休息,学习基础比较差。毕宪慧找他谈话,分析他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疏导。一年多时间,毕晨辉的成绩赶上来了,身心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班集体。在今年学校举行的春季运动会上,毕晨辉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毕晨辉说:“跟着毕老师学习,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出语文的真味

毕宪慧语文课堂,很少有精致绚丽的课件,很少有慷慨激昂的煽情,只有对文段内容的体会,对文章手法的解析,他把感情娓娓道来,把一串一串的文字流向学生,给学生送去心灵的感化。

语文的本质是选用典型材料,精妙组合文字,贴切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所需要的元素实现最佳搭配,产生最佳效果。毕宪慧深知这点,他注重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所使用的表达方法,而不拘泥于对字词的过度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换来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毕宪慧要求学生一周读一篇课外文章,一周写一篇作文,巩固验证课堂学习到的知识。

毕宪慧还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个性体验放在核心位置,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他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他还把“经典咏流传”引入课堂,把经典课文像唱歌一样唱给学生听,引起学生的共鸣。

一切为学生着想

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毕宪慧还承担着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每年初一新生入学后,毕宪慧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从仪容仪表、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勤劳俭朴、遵守公德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新年入校一个月后,学校都要举行一次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让文明行为习惯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毕宪慧说:“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终身受益。”

学校1000多学生的就餐是个大事情。毕宪慧反复考虑,对初一学生实行“包餐”的就餐方式,每班划分一个就餐区域,分成几个小组,把馒头、菜、稀饭准备好,让学生来到餐厅就能吃饭。初二初三学生实行错时就餐,这样确保了就餐安全有序。毕宪慧每天在看着学生就餐,等所有学生都吃完饭走了他再吃饭。同事杨勇锋说:“毕老师经常吃的是凉饭菜。”

毕宪慧说,与学生相处时间长了,已经和学生融为了一体,与这块土地融为了一体,再也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