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 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巨头强生集团(Johnson & Johnson Consumer Inc.)宣布计划剥离包括婴儿爽身粉产品和李施德林(Listerine)漱口水的消费者健康部门,专注于制药和医疗设备业务。这是强生集团135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

此前,东芝(Toshiba)、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等多家大企业也宣布了类似的举措,越来越多的大型多元化企业趋向于简化业务结构以增加专注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在医疗保健行业尤为常见。在这个行业,洗发水和保湿霜等发展缓慢但稳定的产品销售业务,与开发和营销畅销药物的高风险、高回报工作日益分化。对此,强生集团首席执行官 Alex Gorsky表示:“我们认为,这些业务已经演变成完全不同的业务。”

强生集团首席财务长 Joseph Wol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对其他上市消费品公司的估值往往高于强生消费品部门。Joseph Wolk说:“坦率地说,这是强生集团的失误。同样,我认为,就制药和医疗设备而言,(混合经营)也阻止了聚光灯聚焦在这些行业上。”

强生集团表示,其目标是在18至24个月内完成拆分,预计开支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消息公布后,作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成分股的强生集团股价上涨了1.5%。未来,制药和医疗设备部门将保留强生公司的名称,预计此次剥离交易将免税。

一些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研究公司 Edge Consulting Group 的创始人 Jim Osman 表示:“从历史上看,当市场估值充分时,我们会看到许多公司在寻找创造更多股东价值的其他途径。对投资者来说,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强生集团的婴儿洗发水、创可贴和止咳药一直是招牌产品,但其制药和医疗设备业务(生产癌症治疗、疫苗和手术工具)今年有望实现近800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远超过其消费产品预计的150亿美元。

尽管强生集团的新冠疫苗销售令人失望,但增长前景依然较高。此前强生集团的新冠疫苗生产遭遇一系列挫折,并面临来自竞争对手辉瑞公司(Pfizer)和 Moderna 公司的激烈竞争。

强生集团也在效仿竞争对手。葛兰素史克(GSK.L)和辉瑞公司计划明年分拆他们的消费者健康业务,德国制药商默克(Merck KGaA)在2018年就将其消费者健康部门出售给了宝洁集团。世界第五大制药企业赛诺菲(Sanofi) 也计划剥离其消费者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晨星分析师 Damien Conover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强生集团选择的时机令人惊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重大的推动因素。不过,如果消费者部门不再占据合并后公司的大笔资金,未来消费者产品诉讼的风险可能会降低。”

此前,强生集团的消费者部门已面临近4万起诉讼,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石棉被认为与间皮瘤有关,并导致使用产品的女性患上卵巢癌。强生否认了这一指控。去年10月,强生集团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来承担滑石粉事件相关的债务,该子公司随后申请了破产保护。(详见《华丽志》历史报道:无力应对滑石粉致癌相关的1.5万起诉讼案件,强生集团的主要滑石粉供应商申请破产保护)

强生集团表示,其分拆决定与滑石粉诉讼或破产策略无关。

强生集团于2020年5月停止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婴儿爽身粉,部分原因是该公司称这种基于滑石粉的产品存在“错误信息”和“毫无根据的指控”。强生坚称,其滑石粉类产品是安全的,并通过数千项测试证实其不含石棉。

强生集团的医疗设备和制药业务也因涉及 DePuy 和 Pinnacle 植入物、手术网片产品和 Xarelto 血液稀释剂等产品而面临数以万计的诉讼。

咨询公司 GAMCO Investors 资产经理 Jeff Jonas 表示,此次分拆可能会让强生其他子公司更具收购价值。

强生集团首席财务官 Joseph Wolk 称,预计将通过新成立的消费品公司进行债务融资,以为强生集团带来额外的现金流,并表示这不是“不切实际的假设”。但这样一来,两家公司都将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包括对消费品业务的强劲投资级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