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张照片,号称“中国最贵的摄影师”的陈漫,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去年,刘亦菲的《花木兰》海报,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赞誉。
当众人得知,这张照片出自陈漫之手,不禁竖起大拇指:不愧是中国顶尖摄影师。
陈漫是谁?
她是80后女摄影师陈漫,她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视觉改革的先锋”,她的作品在国际博物馆展览,被国际大师收藏。
诸多荣誉加身,让她成为“中国最贵的摄影师”。
坊间流传一句话:没被陈漫拍过,都不叫顶流。
不仅名人大咖纷纷邀请陈漫出山,诸多国际大牌也对她青眼有加,仿佛只要是陈漫的手笔,平面中的人物立刻被赋予了灵魂。
但就是这个享誉中外的摄影师,却被骂上了热搜。
1
起因是陈漫为法国大牌迪奥拍摄的一张广告图,名叫《傲慢的矜持》。
11月12日,《迪奥与艺术》展览在上海举行,其中这张拍摄于9年前的《傲慢的矜持》,引来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图中的中国女子,满脸的雀斑,阴郁的眯眯眼,暗黑的妆容,油腻的刘海,看得人毛骨悚然。
她的手里举着一只迪奥的包,但这个眼神,不是在揽客,分明是在劝退。
网友纷纷指责,这简直是在拍“清朝僵尸”,是“晚上会做噩梦的程度”。
也有网友批判这是“丑化中国人形象”,甚至有人直言,认为陈漫故意自我丑化、迎合西方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
连同被批的,还有出自同一系列的这组《中国十二色》。
怪诞的妆容,清一色的眯眯眼,丝毫没有展现出中国女性的美,凭什么叫“中国十二色”?
如果陈漫只是因为这组照片被骂,华妹觉得多少是有一点委屈的。
因为只要翻一下迪奥旗下的这本《i-D》杂志,就会发现,他们对模特的统一要求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似乎并不存在针对中国模特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大家的反应那么大?是不是大惊小怪了呢?
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2
西方对东方的偏见根深蒂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眯眯眼、邪恶、羸弱,就是西方对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就连《纽约时报》都承认,“眯眯眼”是对东亚的一种歧视性称呼。
● 漫威笔下眯眯眼、阴鸷的傅满洲,至今仍是典型的仇华符号
当下的欧美,如果有人想要对亚裔进行挑衅,其中一个常用动作就是把眼睛挑得细长,挤成眯眯眼的形状。
今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上,塞尔维亚运动员对泰国运动员做了“拉眼角”的动作,最终被禁赛两场,罚款2万瑞士法郎。
这些年来,国外品牌的“辱华”事件层出不穷,迪奥、D&G、Zara等知名品牌,都曾因为丑化中国人的外形引发争议。
难怪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挑动大家敏感的神经。
2019年的Dior大秀上,一名模特登上秀场,引起中国网友的不适。
只见她一头长发,一身奇怪的“龙袍”,戴着长长护甲的双手被枷锁绑住,嘴巴被红色胶带封着,俨然一副“清代僵尸”的模样,甚是恐怖。更奇葩的是,背景音乐还是京剧。
我们认为不美的东西,到了他们眼里,却成为东方的代表。
《VOGUE》杂志请来的中国模特高其蓁,夸张的眼间距,扁平的鼻子,却被欧美时尚界夸赞“有独特的吸引力”。
在时尚界,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符合欧美的审美标准,才具有国际化的高级感。
陈漫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一个中国人,却在代表外国品牌,做一些迎合西方口味、自我丑化的事情。
还记得前段时间,清华美院的毕业服装展被炮轰吗?
所有的模特,清一色的眯眯眼,并不是因为模特本身眼睛小,而是他们的妆容,一律延长眼尾,刻意拉长了眼型。
甚至还有几个模特披着长发,只有眼白,没有眼珠,看起来阴森恐怖。
明明是一场艺术的盛宴,却吓退众人,是谁的审美出了问题?
因为这显然不是东方人的审美,而是符合西方对所谓东方“美”的定义。
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清华美院这种迎合的态度,遭到了网友的狠批。
我们的艺术,为什么要迎合西方的口味?
陈漫的作品,为什么要迎合西方的口味?
迎合,几乎成了艺术界多年以来的惯性,是出于骨子里的文化不自信,完全屈从于西方的话语体系,甚至被洗脑这就是高级,这就是艺术。
3
争议之下,陈漫的微博一片骂声,虽然陈漫本人并没有做出回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品牌方已经删除了相关图片。
但有人替陈漫鸣不平,认为这只是审美差异,如果因为拍了几张不符合主流审美的照片,就被扣上“辱华”的帽子,实在是太过上纲上线。
甚至有陈漫的拥趸指责大众不懂艺术、不懂时尚。
然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大量水军集体出动:“对于美的标准从来就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人能够从客观的角度来争夺美的话语权。”
发文、配图都一模一样,可笑的是有人不小心“露出了马脚”。
的确,审美这件事因人而异,没有错。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左右他人的判断,也没有错。
但是,也有网友发现,陈漫在给明星和外国人拍摄时,就是正常的画风,到了普通的中国人这里,就是说不出的诡异。
比如李冰冰经典的小红帽系列,是陈漫最出圈的作品之一;
她给倪妮拍摄的大片,惊艳了许多人;
她为蕾哈娜拍摄的东方风格大片,也被盛赞是“东西方美学的碰撞”。
但大众对陈漫的认知,仅限于她出圈的几张照片,如果去找陈漫过往的作品,就会发现“别有洞天”。
在她的镜头下,呈现过许多阴森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比如这张《中医》,除了背景是中药柜以外,哪里和中医有关?
还有这张,不伦不类的唐妆,阴郁的眼神,屏幕这端的华妹顿起一身鸡皮疙瘩。
以及这个阴间妆容和死亡打光,又是让人毛骨悚然。
你会发现,在这些表达中国女性的作品中,有很多封建时代的产物,比如长长的护甲、大烟袋,让人隔着屏幕嗅到一股落后和腐朽。
这种对不同人物、不同甲方的差别对待,请问该如何解释?
陈漫曾在采访中直言:“我的目的是赚钱。我为什么要赚钱呢?因为我要拿赚的钱供养自己的理想,来‘买’自己喜欢的那些事情。”
如果说她只是拿钱办事,为了迎合甲方爸爸的口味,尚且可以说得通,那么接下来的作品则令人大跌眼镜。
4
陈漫早年留过学,崇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表达方式。
2011年,她拍摄了一组“少先队员”系列照片,虽然主题是“少先队员”,但找的却是一组成年模特。
三张图分别名为《少先队员与三峡大坝》《少先队员与中央电视台》《少先队员与嫦娥一号》。
恕华妹没有艺术细胞,我没有看出来少先队员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
但仔细看,模特身着类似80年代的少先队队服,短裙向上飘扬,大腿半露,卫星从裙底飞出……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她们的上衣竟是透视装……
回到她的主题——“少先队员”,这难道不是赤裸裸地打儿童色情擦边球?
这就是所谓“国际化大师”的艺术?这分明是儿童邪典!艺术什么时候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这不由让人想起之前由广州插画师庄汤尼(Tony Cheung)绘制的插画,主人公均是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场景却相当低俗。
此举被社科院专家批判这是在败坏神圣的少先队员形象,“具有政治目的,绝不仅仅是恶搞,更是丑化”,如果放任不管,甚至将毁掉社会价值观。
回到陈漫的作品上,她又何尝不是对艺术的歪曲?
艺术可以自由,但要有底线,打着艺术的旗号,去打色情擦边球,对象还是少先队员,其心可诛。
以上种种,陈漫到底是何用意,我们不想作过多揣测。但她被骂,真的不冤。文/喻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