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49岁王兆明是江苏省笫三届“百佳孝星” 获得者,同时也是高邮城南新区最有名的“慈善之星”之一,多年来,他一直以实际行动扶贫济困、投身公益,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倾心慈善已经成为王兆明人生中的一种习惯。

王兆明原是高邮蚕种站的职工,2005年企业改制后,他自主创业,成立了扬州明旺花木有限公司。创业过程中,他一直亲力亲为,一年365天,有300天是在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劳作。他致富后,不忘家乡的乡亲父老,遇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困难群众等,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他说:“我出身寒苦,受过救济,现在经过奋斗事业有成,我必须尽我所能回馈社会。”至今,受助于王兆明的困难群众达数百名,捐资捐物近两百万元。

母亲为他点亮慈善明灯

“小时候,我们家每年用申请的25元钱救济款过年,所以特别懂得穷苦人家生活的不易。”对王兆明来说,儿时的清贫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他宝贵的人生经历。虽然生活清贫,但母亲告诉他,人穷志不穷。年少时,王兆明便和母亲一起做小生意、种地,闲暇之余便骑行几十里路到各个乡村走街串巷卖菜,放暑假的时候自己通过养鹅赚取学杂费。小时候历经的苦难磨砺了他的心志,也培养起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性格品质。

母亲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了王兆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王兆明回忆说,那时候,虽然家里穷,但母亲一直积极帮助身边的人,看到有人上门乞讨,便主动盛饭盛菜给他们。“记得那时候村里有个孤寡老人,生活孤苦无依,我母亲可怜他,便时常接济他,逢年过节都去看望他,还自掏腰包给他治病。”在母亲的影响下,王兆明也养成了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

王兆明表示,母亲为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母亲那里,他继承的刻苦勤奋的品质,成就了今天的不斐事业。也是因为母亲循循善导,他学会了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

困难群体常年受助于他

在生活中,遇到有困难的人,王兆明都会慷慨解囊,给予帮助,从最先的10元、50元到现在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

王兆明常去的车逻敬老院,住着40多位孤寡老人,逢年过节,王兆明便会带着慰问品登门看望,十几年来从不间断, 过年的包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时令水果……一次次的探望慰问传递了真情,更温暖了老人们的心。

在他参加的大小宴会上,碰到过许多家里因病致穷或正因病无钱医治的人,他都会立马掏出成千上万的扶困资金现场捐赠。

许多人以生病、砌房造屋等理由向他借钱,他都是有求必应,粗略统计有1200多万元助急助难借款时隔多年未归还,菩萨心肠的他也从不追讨,他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认为没有人愿意放下尊严轻易向别人开口,肯定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别人没归还借款,肯定有他自己言不由衷的难处。

公益事业是他慈善事业的“重头戏”

王兆明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王兆明看到新闻,第一时间便通过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一万元,奉献爱心。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找到高邮城南新区的领导,一次性向城南新区捐款20万元,希望这笔钱主要用于新区困难老人的救助和新区敬老院防疫设施的改善。今年扬州疫情卷土重来之时,他又毫不吝啬地捐赠20万元。与此同时,每年5.19慈善一日捐,他都雷打不动地向蚕种站定向捐款5000元,今年又增至6000元。

捐资助学的步伐他从未停止

走上致富路后的十几年里,蚕种站辖区内不管谁家孩子考上了一本,他都毫无例外地送上每户2000元的奖学金,困难家庭的准大学生甚至能拿到上万元助学金。去年,他的善行义举还延伸到了周边乡镇,为高邮卸甲镇大庵村的一困难大学生送去1万元。

“帮助他人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别人来说,却能解燃眉之急。”王兆明总是这么认为。他为人低调,不求名利是他一贯的行事作风,时常有人主动登门拜谢,甚至还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当面道谢。在他的影响下,慈善义举已变成了全家人的共同习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编辑: 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