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和新冠病毒面对面的人中,有这样一群人,我们只在核酸检测报告上见过他们的名字,却不曾见过他们的忙碌模样、不曾听过他们疲惫的声音,他们在背后日以继夜地默默付出,只为尽快揪出核酸标本里的新冠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就是核酸检测工作人员!

很多小伙伴认为核酸检测不就是采样→检测→取结果三个步骤嘛,怎么出报告要那么久~。实际上,单单“检测”这个步骤,包含了以下6个内容:

标本转运 核酸采样点和检测点不会在同一处,标本转运人员的调度、运送路途等因素,都需要时间 。

标本签收及录入 标本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再录入信息系统,不管是大量还是一个标本,必须做到零错误率。

配制试剂 有多少份标本就需要配置多少份扩增试剂,配置试剂必须保证零污染,精确操作。

提取核酸 面对很多的标本,工作人员需要一个个拧开盖子,一个个用加样枪吸取标本加入核酸提取试剂中,接着再上机进行核酸提取,同时要确保不出差错,防止交叉污染。

加样 提取好的核酸,需加入5微升进入试剂体系进行扩增,5微升大概相当于一滴水的十分之一。

上机扩增检测 将所有提取好的核酸加入扩增反应液后放入扩增仪中开始扩增。病毒是肉眼看不到的,而且微量标本也不容易检测到,所以要让它变多,才方便检测。这个过程需要1-2个小时,而且一旦启动扩增程序是不能停下来中途添加新的标本的。这也是为什么核酸检测不能做到随到随测的原因之一。

核酸检测,女孩子撑起半边天

自疫情发生以来,大邑县人民医院医院医学检验科就承担了医院所有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医学检验科的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中,女孩子占了一大半”医学科检验科副主任林蕾说。特别是近期成都疫情发生以来,医院PCR实验室和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同时运行,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更是满负荷的工作,女孩子变成了女汉子。

面对突发疫情,大邑县迅速组建了一支40人的队伍在城市核酸检测基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女孩子也占了一大半。这支队伍中的31个成员来自该县其他各个医疗卫生机构,林蕾作为这支队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组织队伍积极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准确上报各类数据、协调解决各种工作难题,最终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蕾正在组织给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工作人员开会)

关键时刻 该上就上

“没想那么多,关键时刻,该上就上”,主动报名去做核酸检测工作的洪驰说。

洪驰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最大的孩子只有4岁多一点。“爸爸你回来了”、“爸爸为什么又上班”“爸爸晚上不在家”是孩子最常对他说的话。

当问到妻子是否支持他主动去做核酸检测工作时,他说,妻子也是医生,这就是我们的职业,这个时候我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爸妈知道我是做疫情这方面工作的,但可能不知道我做的是核酸检测。或许知道,或许也懂,但是从来不问。”父母给了洪驰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在这信息满天飞的时代,五十多岁的父母怎么可能不知道或不懂核酸检测到底有多危险。

“兄弟伙加油~!”洪驰的大学同学近期也有很多都在做核酸检测工作。这群青年人,工作之余,大家相互交流相互鼓励,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接到核酸检测标本时,如何快速、高效、准确的出具核酸检测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驰正在做核酸检测工作)

我夜班后还能继续上班

在这疫情之下,医院所有核酸检测人员都相当辛苦,但是大伙儿没有半点怨言,默默地做着手中的工作。其间意外的是,在这么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有很多工作人员自发主动向负责排班的杨伟老师报名:“我夜班还能继续上班,让他们有核酸检测证的同志全力做核酸”、“杨老师你随便安排,没的问题”、“杨老师那个班没有人上哇?我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协调解决核酸检测环节中扩增、结果审核判定等的分子专业组组长高晓琴是其中的一员。她的工作认真负责,常常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默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工作是常态。那天不经意间听见,刚下夜班回到家的高晓琴担心科室工作忙不过来,连觉都没睡,就主动在电话里和同事又开始了工作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晓琴正在做核酸检测工作)

这些工作人员,走在路上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路人,一个匆匆
擦肩而过此生或许再也不会见一面的人。
正是这些平平无奇的和你不经意间擦身而过的人,在防护严谨的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给你最准确的检测结果,轻轻地~在你的核酸检测报告上落下一个名字。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组成的名字,承载着的是他们温暖的坚持和守护!!

(医师报陈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