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双方聊得很深入。

文 | 海上客

昨天(11月16日),中美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

从北京时间上午8时45分开始,一直到12时25分左右结束,这场会晤持续了3个半小时,超过了原定时间。可见,双方聊得很深入。

会后,外交部副部长谢锋接受央视采访时,将这次会晤的主要内容概括为“3421”——

也就是习近平主席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了“三点原则”和“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两个原则共识”,习近平主席就“一个重要问题”深入做了美方工作。

11月16日,中美元首进行视频会晤。图:新华社

在采访过程中,央视记者向谢锋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我猜您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定是台湾问题,当前台海局势再次紧张,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美方频频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踩红线,广大中国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请问谢副部长怎么看?”

01

谢锋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不仅介绍了中国领导人深入做美方工作时所讲到的“一个十分危险的趋势”,亦即“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以及介绍了历届美国政府就一个中国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承诺,还延展开来,说了一些情况。

央视记者向谢锋发出的第三个问题。图:玉渊潭天截屏

谢锋称,中国人民对美方有些人最近在台湾问题上不断采取错误言行,企图混淆、虚化一个中国政策,是强烈不满的。中国政府已经多次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关于一个中国的含义、内容,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法理上,都是非常明确的。它集中体现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联大2758号决议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国际协议和文件中。

谢锋更提到了三个“不容”——

不容篡改,

不容歪曲,

更不容否定!

谢锋进一步指出,在2758号决议以后,联合国秘书处在后续一系列法律意见当中确认,联合国认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台湾当局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地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更是白纸黑字地载明了“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02

海叔注意到,在中美视频峰会以后,台湾地区一些人,却又在莫名其妙地亢奋。原因何在呢?原来,他们发现美国国务院等机构有关中美视频峰会的通报中,不仅没有见到美国“不支持台独”的表述,还见到了美方一些通报里“美国仍然致力于‘与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指导下的‘一个中国’政策”等字样。

拜登 图:资料

如何理解美国一些通报,以及台湾地区一些人的亢奋呢?

海叔要说,不妨注意三个点——

第一,中美视频峰会,足足谈了三个半小时。中美双方的通报,不可能将整个会晤过程来一个全文照录。反正拜登既要想着和中国打交道,又想摆平美国国内的强硬派,他就需要寻找“政治正确”的说法,在一些平台披露。

白宫网站截屏,拜登连说四声谢谢

第二,在中美视频峰会开始时,两国元首互相挥手致意。“或许我的开场白应该更为正式,但你我之间也从不那么见外。”拜登一开始就这么说。发言中,拜登又表示,希望下次双方能当面交流,毕竟之前都是“老朋友”了。

发言最后,拜登还对他当选美国总统时习主席发以贺电表示感谢,他连说了四声“谢谢”作为发言结尾。由此可见,拜登在与中国方面打交道时,是很会来事的。而就过往来说,尼克松、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都曾表示过不支持台湾片面宣布“独立”。

美国几任总统都曾表示不支持“台独”

第三,至于谁更喜欢说谎,但凡对当代国际政治稍有了解者,一眼就能看穿台湾地区一些“台独”分子的嘴脸了。譬如他们口口声声说什么“台湾的国际空间”被打压,还有鼻子有眼地攻击联大2758号决议。

2758号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明确、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联合国和广大会员国均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尊重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在中美视频峰会以后,“台独”分子苏贞昌还一口一个“我国”,用以自称台湾地区,罔顾就连美国政府也并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这种说法,令苏贞昌自己的骗子本质暴露无疑!

03

中美视频峰会后,传来一个好消息——中美双方就媒体问题达成三项共识。

一是双方相互保障现任常驻记者在遵守防疫规定前提下可以正常往返对方国家。

二是美方承诺为中国记者颁发一年多次入境签证,并将立即启动国内程序解决中国记者签证停留期问题。中方则将本着对等原则,在美方政策措施到位后,给予美国驻华媒体记者同等的签证和停留期待遇。

三是双方将依法依规对等审批新任常驻记者签证。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在海叔看来,这三项共识显示的,正是中美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双方是平视的关系,不是谁俯视谁、谁听谁的问题。“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

至于台湾问题,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解决。怎么解决,中方也表示了——

“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何所谓“断然措施”,希望“台独”分子好好听,最好能听懂,否则,无非自取灭亡!

至于美国方面,应该从中美这次达成三点共识之事,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台湾问题上,改弦易辙,尽快停止一切干涉中国内政、炒作台湾问题的行径。不能再给“台独”分子以幻想的机会!同时,美国一些人,在国际上贩卖这种“致幻剂”者,也千万别自己把自己弄晕了!

延伸阅读:

美媒:与中国竞争,美国带着集体悲观主义情绪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11月15日文章,原题:与中国竞争,美国公众尚未做好适当准备 (美国时间)本周一,美中两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这是双方自拜登今年1月上任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此举暗示双方可能都有意为双边紧张关系略微降温。尽管该峰会及其成果引人瞩目,但一次会议将不足以为管理双边分歧设定规则,遑论化解这些分歧。对美国来说,中国崛起为全球经济与政治大国以及其迅速提升的军事实力所带来的挑战,将会持久存在并需要美国全社会努力应对。为此,美国决策者须有效地向公众传达该挑战是如何构成的以及这需要两国举行怎样的会议。迄今美国决策者未能条理清楚地阐述相关信息并予以有效传达。拜登应利用这次峰会向全美发表讲话以进行补救,此类讲话应包含以下5个关键部分: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简单答案是美国决策者20年前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铺平道路。然而,对华盛顿来说,显然未在地缘政治上获得回报。中国已变得更加富裕,在全球扩散经济足迹的同时扩大政治影响力。中国还变得更自信且直言不讳地表达其雄心壮志,要求获得与其实力相匹配的全球地位。

但将美国的相对衰落全部归咎于上述与世贸组织有关的决定或中国政府的作为是错误的。在此期间,美国放任其生产力增长硕果仅集中于日益不平等的财富金字塔最顶端,而非重新投资以使劳动力与时俱进或改善国内基础设施。同时,美国其他行为也于事无补,不但在两场战争和失败的国家建设项目中浪费数万亿美元,还任凭其因缺乏监管而酷似赌场的金融系统导致全球灾难。

与之类似的错误还包括美国将中国崛起的影响全都贬低为负面。首先,中国的崛起使数亿中国人脱贫,同时推动全球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后者开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减贫行动。此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助推美国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且通常是变得更好。

我们的现状如何。显然,美国相对实力正在衰落,中国相对实力正在上升。美国国内凝聚力的缺乏和生产基础的弱化也加剧了这一态势。但重要的是,不要得出扭曲事实的过度悲观结论。发人深思的是,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民调首次发现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强于美国,该看法与客观现实相去甚远,只是集体悲观主义的产物。现实是,尽管中国正迅速提升每个领域的国力规模,但在最重要的指标上仍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为在未来几年缩小这种差距,中国也面临着相当艰巨的挑战,其终极目标也存在不确定性。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华盛顿出现的鹰派共识来说,最令人担忧的或许是扭曲地描述美国公众所能期待的美中两国竞争结果。有关竞争结果往往沦为鹰派夸夸其谈的脱钩论、新冷战和散布热战恐慌等。其实,美中两国经济在全球供应链中交织在一起,很难甚至不可能实现脱钩。相比一场漫长的、零和博弈的冷战,我们更有可能看到一种持久的共生共存和激烈竞争的状态,其间不会出现任何具有决定性的胜利时刻。

应该担心什么。然而,当前局势在许多方面形成一段动荡危险的时期,双方可能都认为实现己方目标和阻止对方意图的机会窗口越来越小。如此一来,双方第一要务将是负责任地管理彼此间的竞争,以防止紧张关系和偶尔的对抗升级甚至引发冲突。此外,美国当然应担心将出现一种不再由华盛顿制定规则的世界秩序。但即便如此,美国须避免使其外交政策退化为一味与中国竞争的工具,或仅透过该竞争棱镜来定义其国家利益的冲动。

我们为何有理由感到自信。首先是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持久力和活力,历史证明二者都具有韧性。美国的地理位置——南北方向是关系密切的伙伴、东西两侧是海洋——及其全球联盟网络也是中国缺乏的两个优势。最后,尽管华盛顿在财政方面管理不善且滥用金融制裁,但人民币和其他货币尚未对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构成切实挑战,而这将继续支撑美国的超强实力和影响力。(作者为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主编贾达·格伦斯坦,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