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编有幸地拜读了某电子烟行业媒体《今日快评:电子烟当下最好的赋能是「不打扰」》,什么才是真正的 "不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某一位同行给我说的一句话,同行(hang)亦同行(xing),让我深受感触。不过任何行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都是存在的。同行更能体会同行的不易,也希望善良的人多一些,那些虚头八脑、说自己脸红的事情就不要标榜,扯下面具无非都是利益相关。有时候为了所谓的利益以及发展,大鱼甚至连虾米都不会放过,如同小编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遇到过,也从什么都不懂摸索出了一些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规电子烟品牌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来自媒体

正规电子烟品牌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政策、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更多的是媒体们的"骚扰"。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比如疯狂邀请参展,比如疯狂邀请参加各种「赋能」活动,再比如参加什么行业论坛、行业峰会,搞个什么行业最喜爱的品牌奖

小编目测了下咱们行媒圈的一些自媒体,几乎都是些分享峰会、论坛、人物专访的稿件。说实话整体大环境如此,这种输出也起不到什么KPI。

当下,电子烟国标意见征集稿还未完全落地,虽然电子烟国标网传有点可靠,但是大伙儿要明白,那是极度利好HNB,中烟的赛道。对于电子烟来说只能一般般,有可能会完全回归烟草味,后面真的玩不开什么花,再加上电子烟负面舆论严重,电子烟店主倒闭潮加剧,品牌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蛰伏起来,研究如何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媒圈的"骚扰"伎俩,品牌商真的欲哭无泪

1、发布负面信息

任何企业避免不了的就是负面信息,有的是刻意为之,有的是自作孽。当然行媒们喜欢的自然是那些群众爆料的,让企业措手不及的。站在行媒的角度来说,报道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但是那些添油加醋、极个别发生的案例需要区别对待。这就如同广大非行业媒体揪着"未成年人"、"引诱年轻人"不放,一个道理。一个逼着行业,一个逼着企业。

2、毫无营养的赋能活动或峰会

邀请几个行业大佬,然后你一句我一句地分享着经验以及预测,然后一起打点鸡血,雄赳赳气昂昂,一起自嗨。说句心里话,若要是自己有门道,会跟你分享?你怕是没睡醒。特别是如此大环境下,什么话都起不了作用。权当一起吹吹牛逼,增加交际圈,增加企业曝光度。大佬们估计也不情愿,毕竟地主家也有断粮的时候,谁都清楚当下的情况,可是又碍于情面、碍于人家店大,一个不好自己家就会着火,至于怎么着的。。。嘿嘿,你懂的!!!

3、层出不穷的展会

如今的互联网发达,展会已经变得不再那么迫切,特别是当前疫情严重,对于老牌企业,真的无关痛痒。

当然,对于那些财大气粗,有钱的电子烟大佬们,你们可以尽情的"骚扰",须在合法的情况下。毕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企业要曝光度,行媒要生存,适当性的邀请,礼节性的回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不打扰,是我最后的温柔",但是请不要作茧自缚,"温柔"是给那些发展品牌"硬实力"的企业,那些哗众取宠、邪魔歪道、悖于大道。

世界上最弯的路,就是走捷径;不要试图走捷径,努力是最好的捷径。

我们也真心呼吁所有的同行们:少一点峰会,少一点负面;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支持一起同行,共御难关!

疯狂邀请参展、各种赋能活动、行业论坛、行业峰会这种行为如何做到不打扰,大伙儿有什么要说的可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