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级动物,是十分珍稀的。伴随着如今大熊猫保护力度越来越大,终于在今年喜提降级,实现了长期以来的短期保护目标。当然,这也不是终点,此前因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太大,很多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甚至极度濒危几乎要灭绝的状态,想要挽救它们并非朝夕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云南的动植物可谓喜提大丰收,很多稀缺性物种纷纷出现,而于近日在云南发现的这一堪称“植物界大熊猫”的我国特有、云南独有的极危物种漾濞槭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这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物种,它为何被称为“世界上最稀有和最濒危”物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云南!2021年云南都发现了哪些稀缺物种?

云南,是我国23个省份之一,地处西南地区。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地势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占主要,其中山地面积占据总面积的88.64%。据最新数据显示,云南“十三五”期间林地面积增加到了4.24亿亩,森林蓄积量增加到了20.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65.04%,各项数据都高居全国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环境自然也就孕育出了云南相当丰富的各种动植物资源,在拥有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的基础上,云南的动植物种类都是全国最多,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动物资源1737种,占全国58.9%;而植物资源就更牛,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种中遇难几乎60%以上的物种都有,列入国家保护的罕见珍稀物种都高达150多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2021年更是“丰收年”,在不断的环境保护以及物种恢复努力下,云南又有了诸多新发现!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重现云南天坑底下的3大“消失百年”罕见物种:大花石蝴蝶、竹生羊奶子和异叶苣苔。它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上次见到它们还是在一百多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花石蝴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生羊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异叶苣苔

时隔122年!2021年极度濒危物种“华白及”再现云南。专家们在云南镇康县进行野外植物数据采集的时候意外发现这一身高15厘米到18厘米的罕见物种,经过鉴定发现它就是时隔百年后再现的濒危物种“华白及”。这种物种十分稀缺,在采集过程中,也仅仅采集到2份种子,而总的种群数量目前也不超过300株,可以说是相当稀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度濒危物种“华白及”

不足200头!云南发现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印度野牛的幼崽。这一物种又称“白肢野牛”、“白袜子”,最大的长到3.5米,体重1600斤,有记录的成年雄性野牛体重可以高达1吨半。再者,比如在云南大盈江流域发现的不足3000只的极危“牢底坐穿鸟”黑鹳。西双版纳地区发现一只能跳57米高的神奇物种黑蹼树蛙,再创世界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云南由于生态环境太好,2021年发现的罕见物种还不仅以上例举的那些,比如石块滚落意外发现的稀缺物种“五爪金龙”圆鼻巨蜥、濒危物种熊猴、迁徙外出旅游的亚洲大象......等等。而此次又新发现了曾经一度全球仅4株的“世界最稀有和濒危物种”之一的漾濞槭,不得不说,确实十分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爪金龙”圆鼻巨蜥

仅6株!“世界最稀有和濒危的物种”极危漾濞槭惊现云南

因为其罕见性、珍稀性以及濒危性,漾濞槭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而此次发现它也是比较偶然,据悉是在云南云龙县漕涧林场工作人员进行野外巡护的时候发现,当时只是觉得疑似,为了肯定又送往相关样本到专家处鉴定。经过鉴定,正式确认它就是极其罕见的漾濞槭野生植株。而此次一次就发现了6株,可谓收获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该林场的高级工程师吴翠芬介绍,此次发现的6株漾濞槭长势良好,生在灌木林和阔叶林中间。她表示,此次发现的漾濞槭种群中最大的一颗漾濞槭胸径高达36厘米,高度在9米多,而冠幅在6米左右。此次新发现的6棵漾濞槭其实分布在3个不同的区域,只有其中4株长得比较近。可以说,这一物种在林场还有很大的生长、保护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之所以漕涧林场此次有所发现,还是得益于从2008年开始的与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目前来说,在该林场已经建立了近200亩的迁地保护基地,希望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促进漾濞槭这一物种的进一步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漾濞槭是何物种?为何会濒危、会如此稀有?

漾濞槭,一种我国特有,云南独有的稀有物种。官方资料显示,漾濞槭是因为2002年被首次发现生长于大理州漾濞县境内,于是由此命名。据悉,当时发现时候只有残存的4株,其中仅2株能开花结实,经过全世界范围的考察论证,一直到5年后回到当地也仅仅发现那4株,由此,这一物种基本情况被确认。从2005年开始就加入了云南启动的20个极小物种野生植物拯救优先保护行动,开始精准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观上来说,漾濞槭属于落叶乔木,先开花后长叶,大约在每年3月到4月开花。漾濞槭的叶子比较浅,典型特征就是5裂,在叶子背面覆盖着短且柔软的细毛,而叶子边缘是完整的或者是带一些稀疏的波状齿。翅果张开近直立,像翅膀一样,而小坚果都长有柔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漾濞槭会濒危、会如此稀有呢?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人类自身!漾濞槭对于生长环境十分敏感,就目前来说都还是云南独有。因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越来越靠近它们的栖息地。一方面源于生态环境遭破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为的滥砍滥伐。加之这一物种本新分布区呈现狭窄、零星分布的特点,因此漾濞槭的野生生存备受考验,非常容易出现种群灭绝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不得不承认,确实云南省被誉为我国的“动植物天堂”名号不是浪得虚名。不仅本身就已经拥有最优质的生态环境,更存活着诸多动植物种群,加之本身走在前列的保护力度、日渐增长的居民环境保护物种保护意识,2021年居然又有这么的珍稀、罕见物种出现,可以说这些都是累积的结果,也可能说是齐心努力保护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发现200余株的桫椤群,桫椤王高达14米多

云南拥有16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每一个都是动植物天堂。本身云南的生态环境就很好,也期待通过持续的保护,能为更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大的生存机遇。大自然本就是人与动植物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同处一个圈,"地球村"只有一个,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的头等大事,只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