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初,山河残破,家国衰败。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将要面临的也是这个国家各个社会阶层所要面临的,帝王、将相,乃至于平头百姓都将面临着不同的历史抉择,因为历史把他们推到了前台,推到了必须要做选择悬崖边上。不同的人因为不同性格,不同的立场以及不同人生遭遇自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忠臣良将者与国偕亡,留下的叹息和悲哀;官僚投机者自然就要开始选择阵营,做出最利己的选择,这是贵族上层将要发生的必然分化,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承畴——第一个被推到台前做抉择的明末清初名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是明末明廷一位颇有才干和能力的军事统帅。崇祯年,在清军两路南下,京师危急的情况下,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担任蓟辽总督。后,清军发兵围困锦州,洪承畴在和兵部及崇祯皇帝意见相左的情况下不得不贸然进军,被围松山,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后无奈兵败被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皇太极仍不放弃,特命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看他是否果有宁死不屈的决心。范文程至,洪承畴则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太宗:“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的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隔日(五月四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降清之后洪承畴成为清廷礼遇最高的汉臣,也被后世称为“千古贰臣”。

吴三桂——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汉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承畴兵败被俘以后,关外精锐的关宁军落到吴三桂手中,这个率军驻扎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处在犹豫观望中。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寿在 盛京收到吴三桂的来信,祖大寿将来信转交 皇太极,皇太极回信道:“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 吴三桂在动摇中,虽然没有降清,但是已经给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后路。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使吴三桂失去倚靠,为了寻找新主,此后一个多月,吴三桂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大顺 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这个时候被眼前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大顺军开始军纪败坏,李自成的爱将更是已“追赃助饷”之名囚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及其家人,并且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妾陈圆圆。这就是后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真实的历史绝不会这么简单,但是李自成的策略失当彻底将吴三桂推向了清廷。吴三桂联合清军在山海关击溃李自成,清军顺利入关,攻入北京,清定都北京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此后吴三桂称为清廷统一全国平定南方的急先锋和得力干将。

郑芝龙——明末清初中国东南沿海的“海贼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芝龙(原名一官[quan],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或飞龙),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郑芝龙是活跃在福建东南沿海的海商兼海盗,在海上从事海盗活动,同时也同日本、荷兰等国家进行贸易活动。他在日本平户发迹,并且娶了当地名门望族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为妻,也就是郑成功的母亲,在日本其很受尊崇和器重,被称为“最佩服的两个半明朝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郑芝龙归顺明朝政府,并在南明弘光朝其政治生涯发展到顶峰。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一时间权顷朝野。虽然有理想弘光帝想打回自己的老家北京,但他这位不太有理想的部下并不打算北伐,郑芝龙认为:“明朝清朝一回事,不就是换个主子吗?”这为后来他投降清朝埋下伏笔。隆武二年(1646年)五月,降清的明臣洪承畴向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提出招降郑芝龙的建议,与招抚福建御史黄熙胤(晋江人)写信劝郑芝龙降清。六月,清军兵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郑芝龙既得贝勒书,决意降,跟自己的儿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清廷因招降郑成功不成而迁怒郑芝龙,囚禁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