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

嚼了一年的槟榔,小李突然张不开嘴了。

他努力把嘴张到最大,也只能勉强放进去两只手指,医生说他得了口腔粘膜下纤维化,是口腔癌前病变。

旁人都为小李感到庆幸,毕竟上一条新闻里,吃了几年槟榔的张先生已经因为口腔癌被切掉食道、喉咙和半个舌头。

医生在他大腿割了四斤肉,为他做了一套人造的消化器官,从此张先生只能吃流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被割掉舌头,他们被切去牙床,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了他们的脸庞,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了他们的脸庞,癌变的噩梦宣布着他们的死亡......他们曾经都是槟榔的痴迷者,是那颗黑色的果子,将他们带入了病魔的深渊。”——《槟榔王国的割脸人》

这篇文章里,有槟榔王国中6000万“割脸人”被反噬的人生,刘桑果是最为人熟知的那个。

因为长期嚼槟榔,刘桑果患了口腔癌。

手术切去了他的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这个43岁男人的半边脸已经凹陷萎缩,整张脸带着头骨一起变形,嘴巴无法合拢,像极了被挤压过五官的“变异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刘桑果

更惨的是,由于左眼神经被压迫,刘桑果已彻底瞎了。

后来再检查时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部和大脑,“切脸”对他来说已经不够用了。

刘桑果的后半生被小小的槟榔打入地狱,这是许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刘桑果所在的病床旁的柜子里,仍放着许多的槟榔,这些是他用来招待探访的亲友的。

他们都爱吃槟榔,因此在许多时候,刘桑果的病房里,经常有一群人一边嚼槟榔,一边对刘桑果报以同情的目光。

虽然魔幻,但这就是当下许多槟榔爱好者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经常能看到新闻上的“割脸人”,但从不觉得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倒霉鬼,直到自己也进了医院被割掉舌头,才开始痛骂自己悔不当初。

还有一些人终于下定决心要戒掉槟榔,结果因为无法忍受口干、胃酸的后遗症,一次次破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戒槟榔”贴吧里,最多的帖子就是“立个flag,今天开始戒槟榔”,可戳进帖子发现,许多人打了几天卡后就没有了下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叶知秋,贴吧里的他们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缩影。

我国宣传槟榔危害已经有30多年,但在这30多年里,槟榔的销售量不减反增,以至于槟榔王国的子民逐年壮大,截止到2020年,槟榔在中国已有1亿人食用。

湖南省是口腔癌的重灾区,仅从2005年到2016年就有8000多个口腔癌患者的病例,而这些病例90%以上都与槟榔有关。

那些患者们在做了“割脸切舌”手术后,超半数的患者会再次复发,癌细胞扩散,五年生存率也只占了五成。

“这种手术只能暂时保住病人性命,癌细胞侵犯到哪儿,哪儿的颌面部组织就要全部切除,然后再重建,从别的部位移植修复器官。”这是医生给出治疗口腔癌最佳的方案。

可即便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槟榔的成交量还在上涨,去口腔科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雅二医院的口腔科在“槟榔子民”里十分有名,因为这里有个坐镇的大佬凌天牖。

他是“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方面的权威,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发现槟榔和口腔疾病关系的医生之一,那些病人都把凌医生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他们都明白,如果凌老都治不了,那自己大概是没救了。

因此凌医生的号十分难挂,只要逢他坐诊,他的诊室门口就永远围满了病人,那些没有挂上号的就直接来堵门,因为上午十一点半还能临时加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剩下的那些加不上号的人只能遗憾离开,然后再打开“病友交流”的微信群,和群里的病友讨论“如何成功抢到凌医生的号”的小技巧。

小林发现自己嘴巴已经只能张开两指宽的时候,抢了四次才挂到凌医生的号。

看到凌医生的时候,他欲言又止,满脸的悲痛,因为两个月前他就发现自己口腔出现了问题,当时医生告诉他:把槟榔戒了,问题不大。

只是戒槟榔的过程太痛苦,整日口干无味失眠惊梦,不到一个星期,他就破了戒。

所以,今日他终于等到凌医生的诊断,“口腔粘膜纤维化”。

这是癌变的前兆,小林在第一次接触槟榔的时候身边人就告诉过他。

凌医生似乎见惯了患者这副神情,他温和地叮嘱小林:“这个病是可逆的,只是情况复杂。但无论如何都要戒掉槟榔,一定不能再吃了,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回想起自己治病的经历,小林仍感到胆颤。

“那几个月里,凌老无数次告诉我,只要积极治疗希望非常大,真的特别感激他让我走出恐癌的情绪,否则可能病还没治好,我的精神就先崩溃了。”

护士说小林是难得配合治疗的病人。

毕竟仅看凌医生诊室外排队复诊的那群人,方形的脸,大到变形的咬肌,乌色的嘴角,黑色的牙缝已经腐烂,而他们的嘴里仍在嚼着槟榔。

他在医院里听到凌医生跟病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戒不掉槟榔,真的就没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湘雅二医院口腔科,凌天牖正在出诊。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有人知,凌医生在研究口腔问题之前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全科医生,只因36年前的一场际遇让他意识到,这个像毒品一样的槟榔竟堂而皇之地藏在人群里。

而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翦新春,是中国首位发现长期嚼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病变的口腔医生

1985年,一个中年男性走进了医院,他的口腔粘膜是大片的白色,口腔里还有溃烂的疱疮,他之前看过很多医生,但没人能说出这是什么病,就连凌天牖也以为是酸碱腐蚀导致。

恰逢当时有个叫Pingbord的外国学者在中国交流学习,他此前多年一直在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对于这个患者的病例,颇似长时间咀嚼槟榔的原因。

凌天牖听到Pingbord的解释后,便组织同行对湖南湘潭的1万多人进行流行病调查,发现竟有335人患有“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而这群人几乎都是槟榔爱好者。

他去研究槟榔的成分,发现槟榔的成分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都会对人体发挥作用。

而它在对口腔粘膜高强度的刺激性后,又在人们口腔中反复咀嚼摩擦,会直接导致人们“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总之,槟榔对人们百害无一利。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凌天牖开始以湖南为核心地宣传“禁槟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效果是有的,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与此同等级的还有砒霜和黄曲霉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效果是有限的,凌天牖的结论并没让槟榔的受众群体在意,反而槟榔成了湖南的社交文化。

在湘潭,逢熟人见面,无论是街头相遇,还是亲友做客,先递支烟和一个槟榔才开始聊天,这是再常见不过的景象。

当地人甚至将其发展成社交的礼节,和中国人的“吃了吗”打招呼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碰上结婚,湘潭农村许多闹新房的人都高兴地接受新郎、新娘送的槟榔,并喊着:新娘槟榔两头翘,一口两口我不要,三口四口不为多,我要五子大登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湘潭市疾控中心调查,当地人的槟榔咀嚼率就有58.81%,其中当地男性槟榔咀嚼率高达62.45%。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湖南人会录一些在腰间别着某牌子的槟榔的视频,他们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十分得意拉风,颇有上世纪90年代腰挎大哥大的潇洒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常说“10个嚼槟榔的人,有8个是湖南人”,虽然夸张,但也说明了湖南人对槟榔的执着。

其实不仅仅是湖南,随着槟榔消费市场的扩大,槟榔已经无形地融进了全国各地。

小巷子的小卖部里,一进门就能看到,小袋装的槟榔一沓沓地摆在货架上,大人孩子随手就能买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街上的超市里,付款的收银台旁边,它们和口香糖、计生用品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起,包装精致,价格不菲;

甚至在中小学门口的便利店里,槟榔也被摆在显眼的位置。

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袋袋槟榔背后是能毁掉人一生的病,是让许多人戒不掉的瘾。

随着咀嚼槟榔的人越来越多,口腔癌在亚洲的病发率也逐渐名列前茅。

宣传了30多年“槟榔有害”的凌天牖每每想到这里也只能摇头叹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8月份,多名中国公民在乘坐不同航班入境土耳其时因携带槟榔被捕。

槟榔中的槟榔碱因具有致幻性,因此土耳其法律将其判定为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槟榔当作毒品,这在中国是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竟就在那天,某热播综艺的槟榔广告还在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地宣传,广告词是:“xxx槟榔,提神很快,不然怎么秀翻全场。”

现实更加夸张。

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广告,我们看到槟榔宣传最多的是“上网熬夜来一颗,精神百倍,好过吸烟;冬天来一颗,汗流浃背,好过保暖内衣。”

数十年下来,槟榔厂家的宣传可以说是十分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凌天牖以湖南为中心宣传“槟榔的危害”,无人听到。

八年后的1993年,湖南就形成了槟榔的的产业链,销向全国各地。

1994年,厦门政府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相反,此时湖南的槟榔产业在迅速扩张,它甚至成了湘潭的“名片”。

前两年,《湘潭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槟榔产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槟榔产业销售收入3年实现300亿元,5年实现500亿元的目标。

就在几个月之前,湖南省相关部门提出将通过地方立法将槟榔确定为“地方特色产品”。

很显然,槟榔已经成了地方产业,凌天牖的呼吁根本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担任湖南省委政协委员的十几年来,数次在会议上提出槟榔的危害,但总是因为各部门意见不一没了下文。

提的意见无人应声,但凌天牖却成了挡人财路的眼中钉。

“被威胁封口”——在湖南口腔医学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凌天牖的亲友常常担心他的安危,就连医院也会出于对凌天牖的安全考虑挡掉了媒体对他的采访。

大家都知道,凌医生在媒体面前一定会嘱咐“不要咀嚼槟榔”,这不一定是件好事,毕竟有翦新春医生的前车之鉴。

翦新春和凌天牖一样都是最早研究口腔病变的医生,但他在早年宣传“槟榔有害”时,遭遇了“80万买人头”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翦新春

只不过凌天牖仍没有放弃宣传,他甚至联络他的学生一起普及槟榔的危害,“作为一名医生,最想做的就是保卫大家的健康。而有机会做科普,是一件好事。”

凌天牖七十多岁时被远在佛山的学生邀请去宣教“槟榔和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关系”的内容,还没走到高铁站就摔了一跤。

同行的人把他扶起来,担心道:“还去不去?”,毕竟这么大年纪摔了一跤不算小事。

凌天牖拍拍身上的灰尘:“去,一定要去。”

他不想放过任何一次宣传科普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9月17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停止宣传推销槟榔及制品”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各大生产厂家纷纷纷纷撤去了在各大平台上的广告。

“枸杞加槟榔,好吃又健康”的宣传语从此变成了荒谬的过去式。

凌天牖的宣传之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助力。

即使槟榔产业还在蓬勃发展,槟榔所承载的社交习俗依旧存在,但最起码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尤其对于“槟榔王国”里的几千万人来说,这更是光明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为国馆读书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糖味的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