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非常喜欢微操,即越过前线将领直接指挥部队。这一点让国民党的将军们非常的头疼,打赢了是蒋介石的功劳,打输了蒋介石又会把责任推给自己。更重要的是,每次蒋介石微操后,要么会打败仗,要么赢了但部队伤亡极大。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喜欢微操,哪怕可能导致失败也在所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后,他就一直希望消灭红军。为此不惜发动大军,对根据地进行五次围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越来越热衷于越级指挥前线部队。根据当时的国民党前线总指挥薛岳回忆,自1935年4月,红军南下乌江后。蒋介石就开始直接调动部队,要么用无线电那么就派飞机空投手令。

受这种情况的影响,薛岳干什么都受到限制,因为蒋介石调动部队,根本不会告诉他。往往是薛岳命令一个部队发动攻击,结果部队回复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无法执行命令。导致薛岳根本无法发起有效攻击,部队调动一片混乱,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军大踏步的向北前进。

而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更是变本加厉,多次直接指挥前线部队,导致部队伤亡严重。冯玉祥将军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痛斥蒋介石的行为。‘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越过司令长官、总司令、军长、师长等前线指挥官,将一个炮兵连给调走了’。同样在凇沪会战中的另一名将军张治中,也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第18军本应该归第9集团军指挥,但蒋介石居然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将18军转调给了第15集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的越级指挥行为,让国民党军队内部怨声载道。抗战末期李宗仁就曾经评价道,‘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指挥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蒋介石本人。如果蒋介石不插手前线指挥,很多仗本来是可以赢得’。但是面对部下与亲信的劝说,蒋介石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在解放战争中,更喜欢越级指挥了。

由于美国的援助,国民党军队拿到了大量军事物资,很多部队都配备了无线电,这给了蒋介石充分的‘发挥空间’。1948年9月12,辽沈战役爆发,东北解放军在半个月内接连攻下六座城市。见到局势如此糟糕,10月18日蒋介石直接飞到了沈阳,架空了当时的国民党军东北战区司令卫立煌,开始自己指挥战斗。

蒋介石的计划是,救出长春被围困的郑洞国部,然后国军主力向锦州发起进攻,然后全力固守山海关,防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华北地区。这个计划让驻扎在东北的国民党将军们大惊失色,东北战区司令卫立煌甚至不惜多次与蒋介石发生冲突,也要驳回这个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众多将领的劝说,都无法让蒋介石改变想法,蒋介石多次当面训斥卫立煌,要求他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而蒋介石的越级指挥也让解放军收获了丰富的战果,随着国民党军主力进攻锦州,东北解放军轻松将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包围歼灭,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蒋介石的越级指挥行为,具体来讲可以按时间段和原因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就是红军长征时期,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除了国民党的中央军外,还有西南地区多个省份的军阀也参与了围剿。而这些军阀在围剿红军时,最担心的其实不是红军,而怕蒋介石以围剿红军之名,夺走他们的权力。因此这些军阀不会认真阻击红军,反而是一直在阻挠中央军进入。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蒋介石不直接指挥这些军阀,那么围堵红军就成了空谈。

这些军阀中,最典型的就是云南军阀龙云。1935年4月下旬,红军南下乌江向西前进进入云南。蒋介石电令龙云务必坚守,等待中央军支援。结果龙云根本没搭理蒋介石的命令,反而是让滇军稳守昆明与云贵边界,接着派出了一个营跟在红军屁股后面,美曰其名为‘追击’,一直追到红军离开云南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抗日的民族大义,很多军阀将部队指挥权转交给蒋介石。因此这一时间段中,蒋介石越级指挥行为,往往是为了国民党政府的颜面。在淞沪战场上,蒋介石就曾经多次电令前线指挥官,发动大规模进攻必须取得蒋介石的同意。而李宗仁则对蒋介石的行为有更加深刻的评价,‘蒋介石对1932年128事变中,中央军反应迟钝,错失了积极抗日的名头感到耿耿于怀,因此想要在凇沪会战中让中央军先动手,以挽回颜面。’

而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之所以频繁越级指挥,根本原因则在于他自己。一旦国军某个部队在战斗中被歼灭或重创,不论原因蒋介石都会将其撤职或冷处理。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军将领陈明仁,1947年陈明仁在东北四平市死守,麾下部队几乎全灭,使解放军没有攻克四平。但面对这样的功臣,蒋介石却将他明升暗调,先是升为兵团司令,随后又调往南京担任一个闲职,事实上剥夺了他的兵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导致各个指挥官都开始尝试保存实力,逼得蒋介石不得不再次开始频繁越级指挥。而且一旦战役失败,蒋介石就会把责任扔给原本的指挥官,完全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可能才是失败的原因。典型案例就是辽沈战役中,蒋介石飞往沈阳督战,把原本的总司令卫立煌给架空了。结果辽沈战役失败后,蒋介石在北平开会,痛骂卫立煌。

如此往复循环后,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们,开始出现普遍的避战畏战情绪。生怕开打后蒋介石又来越级指挥,打输了又把责任扔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