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家有关。道家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为上元赐福(正月十五)
地官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
水官为下元解厄(十月十五)
水官,全称“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
每逢农历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庭,校戒罪福,为人消灾解厄、解冤释结。
《中华风俗志》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下元节在古代颇为重要,上至达官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会在这一日进行祈福消灾仪式。
1.祭祖
古人认为,万物均有灵魂,人的灵魂是独立于肉体的存在。人类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双重构造,即肉体构造和灵魂构造,因此认为肉体可以死亡,灵魂永远活着,这就是“灵魂不死”的观念。
正是这种灵魂观导致享祭祖先习俗的盛行,为了祈求先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孙后代,使他们免于灾难和不幸,人们为祖先亡灵举行祭祀活动。
民间有祖先堂、家庙,通过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

2.拜五谷主
五谷主,传说是掌管五谷的神明。
有些地区会用米粉拌红花末,和上水捏成一尊尊头盘发髻身饰豆麦的五谷主雕像。
用扁担、箩筐、稻穗,蒸成果品,并杀五牲,而后焚香、点烛,以拜五谷主。
一来答谢五谷主的慷慨赐予之恩,二来也告诫孩子珍惜粮食。既寄托了好收成的感恩,也实际教育了后代子孙。
3.祈福
传说每逢下元节,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根据考察,录奏天庭,为人们解除灾难。
这一天,古人少做杀生,就连当时朝廷也禁屠及延缓死刑日期。
道士做道场,民间祭亡灵,人们也不忘祈禳灾邪,祈祷吃好穿暖,远离灾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