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形成对峙局面,互相看不过眼。但是幸运的是,直到苏联解体,两国都没有进行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就是和和气气,井水不犯河水,在历史大潮下,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当时美苏两国,在情报战线上你来我往,不知道往对方内部安插进了多少间谍,使用了多少窃听手段。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一次次交锋中,两国的情报侦查手段也在不断地升级,到了最后,基本很难从对方获取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但是,在二战刚刚结束之时,苏联曾经完成一件令人不敢相信的壮举,将一枚窃听器放在了美国驻苏联大使的办公室墙上,一挂就是八年。在这八年时间里,美国对苏政策被苏联窃取得干干净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苏联到底用了何种办法,才能瞒天过海,窃听了美国大使长达八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灰尘”也能窃听?

一、“灰尘”也能窃听?

1933年,美苏两国正式建交,这两个国家的社会体制决定了,两国只是面和心不和。因此从建交的那天起,两国就未曾停止过对对方大使馆的渗透工作。

最开始,苏联采取了较为原始的间谍渗透法,通过貌美如花的女间谍,从美国大使官员的床上获取情报。这一办法虽然说颇有成效,苏联方面获取了大量有用情报,以及美国大使馆的内部构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也提高了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获取更多核心机密,苏联政府命令特务机构克格勃,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进美国大使馆内部。克格勃高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谓是绞尽脑汁,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整天就研究如何窃取到美国大使馆内部的核心机密。

经过几年的努力,克格勃终于拿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并且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名为“金唇”的窃听器。这个窃听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蔽。它有多隐蔽呢,就这么说吧,即使现在把它放在你面前,你不仔细研究一段时间,也绝对看不出那是个窃听器。

因为“金唇”这个窃听器很小,就像一只小小的蝌蚪,非常的小,如果不仔细看,基本上会将其当成大点灰尘。在“金唇”研制出来之后,克格勃就开始行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悄悄地将美国大使馆对面居民楼的住户,都换成了克格勃的工作人员,在这之后,这栋居民楼每逢周末,“家庭主妇”们就会在阳台晾晒被单和衣服。这样一来,被克格勃技术人员附着在被褥上的“金唇”,就如同灰尘般,纷纷扬进入了美国大使馆的院子内。

经过一段时间的布置,美国大使馆院内几乎布满了“金唇”,通过这些窃听器,克格勃实现了对整个大使馆进行监听。但是这时的克格勃发现,他们还是无法窃取到美国的核心机密。只有把“金唇”送进美国大使的办公室,才有可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

但是这一想法可谓是天方夜谭,美国大使馆就如此难以突破,更别提美国大使馆最核心的大使办公室了。克格勃最开始的计划是,策划一起火灾,让克格勃伪装成消防人员进入大使馆灭火。但是这一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警惕的大使馆工作人员,拒绝了这些“消防员”的进入。一时间,窃听计划进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美国国徽里的窃听器

二、美国国徽里的窃听器

经过这次计划的挫折,克格勃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依靠人员浑水摸鱼,进入大使馆的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了。那么,怎么才能将窃听器放进大使办公室呢?

这时的克格勃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给美国大使送东西,最好是大件的摆饰。最开始,克格勃想到的是精美贵重的工艺品,他们选取了象牙,盾牌等器物,但是最终因为保密性能差,且大使办公室面积狭小,放不下这些东西,不得不放弃。

在选取载体上面遇到困难的克格勃,再次将精力放在了研究何种材料保密性能较好上,最终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木制品最方便安放窃听器,而且不影响窃听效果。

在得出这一结论后,克格勃经过多次研讨,最终决定制作一枚美国国徽,在合适的时机送给美国大使。至此,“国徽计划”正式开始,一场隐藏在“国徽”里的阴谋即将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二战胜利在望之际,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面,美苏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对于克格勃来说,一个历史难逢的好机会来了。

该年2月,苏联政府宣布要在克里米亚举行一场少先队健身营的开营典礼,并且以苏联少先队的名义向美英两国首脑发去邀请,希望他们可以前来观礼。

当然,美英两国首脑肯定没有时间因为这个小典礼就赶赴苏联,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即使他们不来,也应该要制定特使代表他们进行观礼。那么,两国驻苏大使便是不二人员。

因为所有决定都是美英两国自己做出来的,他们自然没能察觉出来异样。美英两国大使在典礼开始当天如约而至,参加孩子们的开营典礼。在典礼上,克格勃安排了少先队员合唱美国国歌,以降低美国大使的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出克格勃所料,在稚嫩的童声下,美国大使彻底沉迷其中。一曲唱罢之后,四名少先队员将一枚巨大的美国国徽抬到了美国大使的面前,并且为其介绍这个国徽制作背后的“艰辛”,和所用材料之贵重。这让美国大使感动不已。这一刻,他已经完全相信了美苏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

为了彰显美苏友谊,这位大使在典礼结束之后,便将这枚国徽带回了大使馆,并悬挂在了自己办公室内。就此,“金唇”计划宣告成功。这个计划可谓是一环扣一环,天衣无缝,美国大使还沉浸在美苏友谊的美梦中时,克格勃已经开始了窃听计划,并且持续了八年之久。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在这八年时间里,为何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一直都没能发现这个窃听器的存在,而且这个窃听器不需要补充电量吗,它又是如何运行的,最终又是如何暴露的呢?

三、纸终究包不住火

三、纸终究包不住火

“金唇”之所以能藏这么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并不需要任何电源。它其实就是一个衔接着鼓膜的钢针,任何声响都会经过鼓膜,转化成钢针的震动,而克格勃安装在对面的雷达就能接收到这枚钢针的震动,根据震动还原出声波。这种构造让“金唇”的使用寿命无限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这枚国徽实在太过精美,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美国换了三任大使,在每位大使到来的第一时间,大使办公室的所有物品都会进行更换,但是毫无例外的是,这枚国徽始终没有被更换过,甚至就连办公室的装修风格最后都为了与这枚国徽进行配套,而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八年时间里。克格勃通过这枚国徽,窃取了太多美国核心机密。美国中情局的特工们也觉察出不对劲了,最终对美国大使馆内部进行了一次彻底大检查。

在最开始,这枚国徽并非是重点怀疑对象,但是在盘点大使馆内物品时,中情局的特工们便惊奇地发现,这枚国徽始终都存放在大使办公室,而这个时间段,也恰好是自身出现严重信息泄露的时间。

因此,特工们将这枚国徽进行了彻底的拆解,最终在其中的暗格里发现了“金唇”的存在。美国人气坏了,但是这种“丑事”,美国人为了维护自身威信,选择了闭口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60年,苏联击落了美国侦察机,并且指责美国对苏联实施窃听时,美国人才不得不将这件事拿到联合国上说。当时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将这枚国徽带到联合国时,引发了巨大轰动,因为其他国家发现,自己不仅无法研制出如此隐秘的窃听器,而且也没有办法发现。这足以可见“金唇”计划的高明。

在随后的时间里,美国多次组织专门破解“金唇”技术,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这个计划也再也没能成功过,因为在随后的时间里,美苏两国彻底撕破脸,根本也不可能赠送对方礼物,即使赠送了,这个礼物也只有在仓库吃灰的份。因此,这一计划不可复制,成为一段传奇,时至今日都令人叹为观止。

文/乐宇
参考资料:《美 “ 国徽 ”向克格勃发情报》,颜平、王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