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的相对红利和优势渐退,最尴尬是那波还没有奋斗出来、“留不下城市,又回不去县城”的“中间人”。

吴力,陕西汉中人,2009年来深圳,来深12年,没买房,也没有混出来,今年36岁,他说,我就是那个“回不去、也不留下”的深圳中年。

01

K266次列车

几个月前,一列被困河南几十小时的绿皮火车登上了热搜。

那是08年春节前夕,吴力正乘坐这趟K226列车从汉中出发南下广州。途经湖南郴州段时遭遇南方雪灾,被迫停车二十几个小时,也是停水断电,一车的慌乱,好在后来车窗外有当地人赶来卖泡面茶蛋。

“茶叶蛋8块,泡面30。”

车窗外的叫卖声声犹在耳。还没回过味茶叶蛋的咸淡,吴力抬头一看,已是人到中年。

回望这十多年在深圳的打拼,就像那列来时的火车,“慌乱”一词正是最佳注解。

来时慌乱,此时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华联大厦

2014年,在深南中路的统建楼电子柜台,30岁的吴力赚得了在深圳的第一个100W。

摆在眼前的选择有两个,交个首付或者创业。

意气奋发小有所成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太多现实的纠结,觉得买房子这种“小事”以后再说,任谁劝也没有用。

于是拿着全部家当搬到华联大厦,租了一间气派办公室,开始了正式创业,方向是大热的新媒体。

很快,二手机柜台小老板成功完成了到新媒体营销专家的身份转化,团队也从几个人扩充到了上百人。

拜访行业大佬,约茶红人新秀,各种沙龙论坛,各种学习课社交场,办公室里放满了各种获奖证书,名片上专家、顾问、协会理事之类的头衔多得有点写不下。

开始一切都很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年底,直播开始出现。吴力敏锐地感觉到一个大机会来了。在广州、北京考察了一圈后,决定公司全力转战直播。彼时直播还没有如今成熟的带货商业模式。

后来事实证明,是风口没错,但进场过早又重成本投入,固定成本过高,盈利模式仍在探索,往往容易成为行业试错者或者炮灰。

谁也没有想到,一间两年前冉冉升起的创业公司,忽然就倒下了。吴力站在23楼办公室,同样看向窗外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几个月前还是万丈豪情,几个月后却是万丈深渊。

变故之后,吴力发现生活中一夜之间几乎没有了朋友。手机上联系人3000多人,有时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说话。原来常在香蜜湖那家胜记吃宵夜,一开始两三个人,散场时往往是十几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世界之窗

2017年,在吴力来深圳的第8年头。

接到一通老家亲戚的电话,“你在广东那边打工打得怎么样了,钱儿挣得怎么样了,出去有年头了,该回来正经过日子吧。”

吴力清晰记得,当时站在世界之窗对面的那座金色写字楼里,看着窗外深南大道,一下怔住了:原来在老家人眼里,自己不过是来广东打工的。

是打工,那迟早要回去。

在吴力心底,来深圳就是要干一番事业的,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来打工的。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要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204末班车

2021年9月,一个晚上,凌晨1点多,兴华宾馆站,204末班车。

有人错过了车,满头大汗,不甘地一边看列车表一边前后张望,顿了很久,又是跺脚,又是叹气,到最后无奈离去。

还是得认:没赶上就是没赶上。

吴力看到这一幕,忽然想到自己与这座城市际遇,就像刚才的赶车人,再跺脚再叹气再满头大汗,到最后还是得认:没赶上就是没赶上。

那些留不下也回不去的深圳中年,不管承认不承认,机遇和年龄的最佳班车已经过站。看着远去的车影,在车站,在心里,一番不甘和张望后,终要离开。

赶不上车的人,可能就此定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深圳南山房价均价已是十万以上,已经没法想象了。

而在6年前的2015年,也是吴力创业第二年,媒体关于深圳房价描述是:

这一年,深圳房价从最低为26691元/㎡,上涨到44761元/㎡!前6月,房价仍维持在“2字头”,直到6月份“破3”为30713元/㎡。直到11月,深圳房价再度突破“4字头”。

有一种买房叫2015年前和2015年后。今日再看,不知会看哭多少深圳人。

吴力在深夜的公交站,站了许久。十年前一个人,可以不考虑房子问题,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没有买房,来了再久,也不算深圳人。

05

发型师

吴力出差前,都习惯去楼下那间熟悉发型工作室剪发。深圳之外不理发。

对着镜子,年轻的发型师谨慎建议:哥,后面很多白头发啊,要不要染一下。

吴力这才想起来,给自己固定剪了多年,知道“后面打短、上面留着、前面微修”,默契到“互相都不提有白头发这件事”的发型师,前段已经回老家了。

有些羡慕回老家的发型师,至少,他还能回去。

在深圳奋斗多年的人,回老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事实上,勇气还好。而是习惯了深圳的种种,很多人不管承不承认,其实已经回不去老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这些年的打拼积累,这些年的生活圈子,这些年所有荣耀泪水,都留在深圳的这片土地上了。

深圳的环境、包容、便捷,深圳的种种好,也总有一样,让你不管从哪里来,就再也回不到哪里去了。在深圳久了的人,都有一身的城市病和被深圳惯就的矫情,他们已经习惯了深圳的便利、简单和高效。

深圳的高房价、高竞争、高不确定性、高生活成本,总有一样让你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

问题是,回,回得去吗?

老家有堂屋三间,却无一张称心的工位;深圳无片瓦遮身,十几年苦心积累、执念不甘全在此间。

吴力每次回老家汉中,发生在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现在居然已经呆不习惯了。十分讽刺,十分真实。

06

地王大厦

像吴力这样,在深圳是不小的群体。一个最常被引用的数据是,深圳2200万+人口,但没能在深圳买上商品房的,高达9成以上。

当初来深圳的人,谁不是怀揣梦想,谁不是一身的抱负。

岁月如一条条穿城的地铁,不经意间,抬头看,下一站,已是人到中年。

吴力有时甚至羡慕,那些一开始就很清晰地把自己定位成进城打工的,挣几年钱就回去的,相比如今似我这样”回不去也留不下“的要好很多。

一个时代的潮水退去,那些创业的激情和造梦神话已不复在,自己的身体和周遭环境一样,已发生巨大变化,我不复年轻,但深圳依然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今年离开深圳回老家岳阳的中年同辈发了一条状态:

“深圳就像那个你苦苦追求了十多年的梦中情人,起初感觉就在眼前,清晰可恋,我辈努力可达。然岁月如车轮,现实如冰刀,滚滚间,渐行渐远,如今我已不做奢望。不奢望,亦难忘。于老家,回将不去;于深圳,留也不下。都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此身安处在何所?

配图是高耸的地王大厦,曾经的深圳地标。

当个体奋斗之门肉眼可见变窄,普通人靠自己勤苦靠机遇打拼出一片天地的窗口越来越小。

赶不上车的人,可能就此定格。一如所见深夜兴华宾馆站204末班车。

更年轻的90后95后一代深圳打拼人,不同于70、80后,在深圳的极高门槛前,一开始就清醒认命:”年轻人在深圳打拼的尽头,是回老家买房“。也从容得多。

那位岳阳同辈回去没几个月,最近跟吴力说又要回深圳,去时也是说“回”,来时也说“回”,他在电话里自嘲:还是心心念着打拼了十几年的城中村、猪脚饭,11号线。

最是可怜这拨人,回不去,留不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会一直留在深圳吗?

留言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