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景点,美食,滤镜诈骗的重灾区!

现在想要看一部电视剧,要做好坚信自己没有近视或者带上了眼镜的心理建设,因为看了你会发现,所有人物磨皮磨的五官都是模糊的,场景都是虚幻的;

现在想要去一个网红景点打卡,要做好肯定会失望的心理建设,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摄影师把一个多么不起眼的地方,拍出了“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史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想要在网络上买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要做好心如止水的心理建设,看得过去就算成功,吃起来不算难吃就算胜利,没有发霉变质过期等安全隐患就算赚到了!

滤镜的出现,已经逐渐让我们的生活“失真”了,这种失真,会让你觉得从前的图片仅供参考都要真实太多了。

一、影视滤镜

影视滤镜原本无可厚非,因为影视作品本身就属于艺术品,需要滤镜烘托氛围、衬托情绪和刺激冲突等,但是现在的电视剧,尤其是偶像剧,通篇的10级美颜,分分钟劝退。

艺术本应是源于生活的,而当这种真实感消失,影视就成为了假大空的无病呻吟,观众无法共情更无法入戏,最后彻底沦为流量小生的写真集,还是剧情不顺的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引战,就不举例子了,懂的都懂,不懂得也不必懂。还是希望滤镜乱用,演技不用,逻辑没有,打斗不动的现象可以远离影视作品吧。

真的,缺钱可以找粉丝众筹,不必折磨我们的视听,非要这么做就活该被骂了。

二、景点滤镜

如果说影视滤镜是美化过度,那么景点滤镜就是狸猫换太子。随便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得很好,以后不许再拍了~

三、美食滤镜

美食的照片是怎么拍摄的?前一段看到了美食真实拍摄视频震惊了我一整年。

牙签、螺丝固定,各种不能吃的东西加量,各种颜料和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东西上色,拍出来确实好看,就是不能吃,而且真实的情况也肯定不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样的图片,买了买了,到手之后,亏了亏了,这种所谓的美食,一定不会再买第二次了,好吃也不买,谁叫它欺骗了消费者的感情。

其实归根结底,滤镜诈骗不过源自于流量时代的虚假精致,发个美美的照片,流量有了,认同感有了,谁还会在意后续呢?上当是别人的事,我得到了想要的,就够了。

现在想想,明码标价,清清楚楚“图片仅供参考”实在是太良心了,尤其是美食,如果披着美丽的滤镜,还存在安全隐患,那就是赤裸裸的欺诈加伤害了。

影视滤镜阻碍观感,景点滤镜破坏心情,美食滤镜危害健康,充分证明了不要相信眼睛这一客观事实,与其盲目被种草,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理降低期待值,或多搜集一些信息,按需消费,才是明智的选择。

货真价实其实不难,因为有保障的店铺、品牌、美景和人物,就在你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比如老片子的纯粹,九寨沟的壮丽和生态食品的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