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7日晚,“2021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走进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由省淮剧团演出的经典淮剧《祥林嫂》深深震撼了青年学子。巧合的是,当天也是“祥林嫂”的扮演者、“淮剧公主”陈澄的生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陈澄将鲁迅文本的深刻和淮剧特有的唱腔融合,为学子们奉上一场令人叹服的精彩演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色的幕布舞台下,展示的不仅是祥林嫂悲惨一生,更是封建人间的伤痛苦难。在从鲁迅《祝福》到淮剧《祥林嫂》的转化过程中,淮剧艺术和祥林嫂的故事如何成为“天作之合”?在这部经典剧作的背后,又有怎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想当年,三十多岁的陈澄正是凭一部《祥林嫂》, 摘下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各项大奖。这部大获成功的精品之作,是各路名家“风云际会”的造物:曾成功饰演祥林嫂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任艺术总顾问,“淮剧皇帝”、陈澄父亲陈德林任艺术顾问,袁连成编剧,王友理执导,年轻的陈澄为了演好祥林嫂一角,五次登门造访袁雪芬,获得大师慷慨相授。时年八十余岁的袁雪芬看过彩排后给出评价:淮剧《祥林嫂》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的路是如何走出的?编剧袁连成花了一番功夫。他精巧地设计了憨厚善良的贺老六帮助祥林嫂逃离婆家的情节,这贺老六恰是后来祥林嫂的婆家把她典卖的人家。这个情节看起来普通,但正是这样一层铺垫,让两人后来的结合变得美满,这段婚姻也成为祥林嫂一生中唯一的亮色。另一处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巧的设计,在于全剧中不断出现的“卖福”,不仅起到了辛辣的反讽效果,也深层地映照出祥林嫂的形象,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我姑姑的影响,平时经常跟着她看淮剧,今天在现场看了我姑姑喜欢的剧目,我感觉心情还是很激动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樊璐表示,其中卖福人的几次出场,都是祥林嫂人生的转折,我佩服她能在那样的年代下在被婆婆逼着改嫁时出逃的勇气,也很同情她后面的一生。我很庆幸我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剧《祥林嫂》另辟新路的底气,还在于对淮剧艺术表现力的自信。“淮剧的声腔有着巨大的优势:相较于其他剧种,它的声腔张力更大,更能撞击人的心灵。比如剧中哭阿毛一段,用了长达12分钟的大悲调,还用了一系列激烈的过门来辅助表演,起到了控诉命运、控诉黑暗社会的作用。”陈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让学生们感到好奇的,是一位优雅美丽的演员如何“成为”鲁迅笔下“最可怜的人”。陈澄笑着解释,比如最后《天问》一折里,祥林嫂经历了一连串的精神打击后,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苍老女性。“我就戴上了一个花白的头套,先从外形方面接近人物。但这时候的祥林嫂还不能那么老,她不能满脸褶子、不能佝偻着腰,她的实际岁数其实没那么大,她的衰老主要是心理层面的,所以她的外在形象应该是眼神痴呆的、很木木的样子。”陈澄说,“除了外表和眼神,声音的塑造也非常重要。这段唱腔的音区跨度很大,高音高,低音低,唱不好反而会有一种很振奋的感觉。所以唱的时候,要把人物的那种悲凉愤慨,那种无奈和即将离世的气息传递给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福》是鲁迅的名篇,但相较于原作中麻木可怜的祥林嫂形象,淮剧《祥林嫂》更多了几分“理解之同情”,它不仅借陈澄的精彩演绎把人物的内心充分打开,也把一整个时代的氛围气息完整地传递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唐宇晴告诉记者,剧中老师们倾情展示,台词句句入心,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赞叹与眼泪。赞的是老师们精湛演技,完美配合,叹祥林嫂悲苦一生,因天不公,这世道不容,封建恶俗更像是一把刀,刀刀见血。泪她一生勤劳厚道却不得善终。

“在整个唱段中,陈澄的声音统一而又富于变化,而对音色、力度、气息、咬字的松紧、收放的分寸,小腔儿的运用,都处理得极其细致丰富。而且她在表现戏剧情感上的张力极大,既追求唱腔的优美动听,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显示了她对驾驭大段戏曲咏叹所拥有的扎实功力!”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朱老师表示,作为现代戏音乐创作,这部作品在打破老格局之后形成了严谨统一、浑然一体的新结构,为今后现代戏的发展作出了很好的示范。期待以后有更多优秀的戏曲作品走进高校,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戏曲兴趣,从而关注淮剧发展,做好传统戏曲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昆剧《瞿秋白》、 锡剧《烛光在前》、扬剧《阿莲渡江》、越剧《凤凰台》、 淮剧《祥林嫂》这五部剧目还将继续走进校园,戏曲与校园的对话仍将继续。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薛苏阳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