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的新模式,满足当前青少年的垃圾分类科普需求,光明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下称“光明区体验馆”)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宣传思路,与市内中小学开展家校馆合作,以“移动科普馆”的形式进行常态化巡回宣讲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光明区体验馆自今年4月份正式开馆运营以来,充分发挥了垃圾分类科普阵地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场馆资源,利用高科技科普仪器、陈列布展常展常新、策划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把居民吸引过来,进行科普宣教;另一方面还派展馆讲解员走出去,通过现场宣讲、多媒体展示及观众互动等形式,进到学校、社区进行科普宣教活动。

截至目前,光明区体验馆“引进来”共开展了94场活动,“走出去”共开展了37场活动,宣教人群覆盖6975人,亮点频显,成果丰硕,科普工作获得广泛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深圳第二个“11.8垃圾减量日”活动期间,光明区体验馆积极参与,在光明区“以物换物”集市上“出摊营业”,将平日里居民前来体验馆参与“变废为宝”手工活动所创造的手工艺品陈展出来与他人交换。当天,光明区体验馆的“摊位”吸引了大批居民前来“以物换物”,在物品流通交换的过程中不仅引导大家践行了低碳环保生活方式,还“换”醒了大家的减量意识。

光明区体验馆还与小水滴环保中心整合资源,进行家校馆合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进一步拓展垃圾分类科普馆的教育服务功能。光明区体验馆的“移动科普馆”项目相继走进了深圳市光明区新湖新星幼儿园、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碧园幼儿园、深圳市光明区马田根竹园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开展了系列妙趣横生的垃圾分类宣教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该项目还进一步与学校合作,通过学校周末组织师生和家长前往光明区体验馆进一步学习垃圾分类,通过“走出去”达成“引进来”的目标,形成“家-校-馆”互动的良好局面。近一个月来,光明区体验馆每周末都门庭若市,至少得分4个批次接待前来参观的师生和家长。

接下来,光明区体验馆将继续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宣传思路,打破传统科普馆的空间限制,扩大科普体验馆宣教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垃圾分类走进学校、走入社区,融入寻常百姓家。

【撰文】祁觊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